第219章 罗雀掘鼠:皇上听得入耳(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没有过去两日,朱由检又在西暖阁召见周延儒,再问应对之计。
周延儒与侍立在侧的曹化淳相视一笑,随即从容说道:“皇上,据臣所知,蓟州、遵化并不缺银,只是缺粮而已。然士卒也欲鼓噪,但不知是否为骄兵悍将故意居间煽惑以为要挟呢?”
这话正是周延儒与曹化淳昨日会面之后,反复考虑想出来应付朱由检的,恰与朱由检的心意暗合——他知道,这位自视为大明中兴之君的年轻皇帝比常人更需要奉迎,谁要在“奉迎”这两个字上多下些功夫,谁就必然无往而不胜呢。他也更清楚,在请发内帑这件事情上,皇上是一毛也不想拔的!所以,只要围着这个思路转圈圈,也就不愁与皇上合不上辙。
的确,朱由检和他的皇祖、皇兄一样从来不愿从内库中拿银出来,他也早就怀疑“兵欲鼓噪”是边将要挟所致,当即对周延儒大加赞赏道:“卿才华出众,既知忧国,又有远谋,乃朕之肱股之臣,当可大用也。”
“皇上,臣以为,内帑虽说可发,但一定不可足额——要让他们今日既感知圣恩,以后又不敢随意滥求。谨请皇上明断。”周延儒一副受宠若惊状。
“说得好!此事——朕就依周爱卿之奏。”朱由检想了又想,终于咬咬牙批准从内库拿出三十五万两银子——三十万两发往宁远、锦州,把袁崇焕所请补欠之数打了个四折;五万两发往蓟州、遵化。(十六年后,当李自成率大顺军打进北京时,朱由检的内帑金银则尽归大顺政权,其数相当惊人:“括各库金三千七百万两有奇……”人们这才知道,年轻皇帝朱由检当年声称内帑早已空虚的说法,原来竟是骗人的!难怪当时就有人感叹道:“呜呼,三千七百万!捐其奇零,即可代二年加派。乃今日考成,明日搜刮,使海内骚然,而扃钥如故,策安在也?……吁,其亦可悲也矣!”)

再说周延儒,回到私宅后心里还在盘算着:皇上属意于他,这已无疑了,但还只是个开头,他还需要有更多一些人的帮助。
想到这里,周延儒自然想到十分交好的御史曹永祚、袁弘勋、高捷等几个言官。这些人和他一样,在天启朝时附和魏忠贤。朱由检即位后钦定逆案,他们虽千方百计逃脱了严惩,却也整日夹着尾巴。而在此之后,耿耿于怀的他们更是迁怒于力主惩奸、办理逆案的钱龙锡和刘鸿训等,时时伺机而动。钱龙锡上疏批评皇上,曹永祚等已经蠢蠢欲动了。如今为袁崇焕请发内帑之事,钱龙锡、刘鸿训又直言冒犯了皇上,这对他而言当然是一个好机会,对曹永祚、袁弘勋、高捷这些心怀怨忿的言官来说,无疑也十分难得。何况钱龙锡和刘鸿训等又同是东林党人,与他们历来都水火不相容呢。
周延儒想:时机已到,无须再等了,应当抓紧行动!
“是啊,内宫已有曹化淳这个在皇帝身边的知己太监,外廷又有袁弘勋、曹永祚、高捷这些愿受躯使的言官,我周某人何愁大事不成?”就这样想着想着,周延儒不由地就在心底笑了起来:“过不了多久,我周延儒也就将成为东阁大学士,晋身内阁、入直办事、有权又有势啦!”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