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罗雀掘鼠:皇上听得入耳(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数十位大臣无一人应,大殿上静得出奇。
朱由检终于耐不住性子,先点了没有说话的成基命的名字,问:“成大人,你也以为如此?”
成基命虽曾有过许多犹豫,但这时也终于鼓足了勇气:“皇上,臣以为此法虽非上策,但眼下毕竟总比无策为好。边关事大,臣亦请皇上恩准。”
朱由检没有再问下去,他感到很失望:他一向倚重的刘鸿训竟然也同钱龙锡、袁崇焕站到了一起,连老成持重的成基命也竟如此。
可他又不那么甘心,略略思索片刻,便提高些声音说道:“七月十四日,朕于平台召见袁崇焕,问其平辽方略,袁崇焕慨然答曰:‘五年复辽’,并说要以清慎为己任。彼时,宁远驻兵已生变乱,朕因此又问之平乱之法,袁崇焕回道:‘此去宁锦,当尽行安抚,料兵变立时可弥。’。然则而今上疏,却又说‘兵欲鼓噪,求发内帑’。这究竟是为什么?嗯!为什么前后如此矛盾?嗯!众卿,可有人为朕一解其中之谜否?”
“……”大殿上依然静寂,群臣个个低头不语。
就在此时,周延儒慢慢抬起头来,看了看高高坐在龙椅上的皇上,又悄悄往四周看了看,这才又缓步出班,打破静寂,奏道:“皇上,臣以为士兵鼓噪,意在要挟,恐怕并不单单只是为了索饷——古人也有罗雀掘鼠之事,然其军心不变。而今宁、锦、蓟、遵等镇士兵却动辄鼓噪,其中必有原故。”
朱由检听周延儒说到“罗雀掘鼠”这一典故,顿觉十分入耳,颇合自己心意,立时便面带喜色。
他非常满意地看了周延儒一眼,道:“周爱卿说的是啊——古人尚且有罗雀掘鼠之举,今虽缺饷,却如何会闹到如此地步?带兵之人,果能待部属如家人父子,兵卒自是不敢叛不忍叛。不敢叛者,乃畏其威也;不忍叛者,乃怀其德也。今之将帅,倘能如此,又如何会有鼓噪之事?”
此时的周延儒真个是春风得意,他极适时地迎合了皇上的心意,自然也得到了皇上的欢心,而且是极不寻常的一次啊——袁崇焕是钱龙锡极力举荐去辽东的人,想当初,皇上对他何其倚重,不只升官,还赐尚方宝剑,何其风光!着实让周延儒眼红甚至妒忌了许久时间,他想这些东西都应当是他周延儒的。而今也只过去三个月,就在皇上已经开始忌恨钱龙锡的时候,钱龙锡所极力推举而得以复出的袁崇焕又来了一个令皇上猜忌的奏折。真是时来运转了,这是一个多么难得的机会呀。周延儒在心里盘算着:今日这一番奏对,只是“罗雀掘鼠”这四个字,说不准已经让自己向着内阁的位子走出了不小的一步。

“依周爱卿之见,对袁崇焕此疏该作如何了断?”周延儒正自得意之际,耳边又传来了朱由检的声音。
“皇上,臣也不敢阻止发内帑——”周延儒转动着眼珠子再一次偷偷向两旁瞄了几眼,又将话巧妙地转了回去:“眼下边关安危已近呼吸之间,因此臣亦请皇上发内帑以抚边兵。然而……”
“然而什么?”朱由检急急问道。
“然而——朝廷设置关门,乃为防外敌侵犯,而今却用于治兵之变。虽说急则治标,不得不发内帑,但决非久长之计,还须商定一个经久之策才是。”周延儒早就揣摩到了朱由检的心意,他那舌头上似乎装着辘轳,一个“然而”出口便将那话又转了回来,不知不觉中与朱由检心中所想又合上了拍子。
“周爱卿此说甚是。倘若动不动就来请发内帑,各边效尤,如何得了!皇家内库即使有金山银山,岂有不干涸之理?何况早已空虚,也没有多少银两了!”朱由检心里高兴,也更加感到周延儒的见识非同常人,即如钱龙锡、刘鸿训等一班大员也难与之相比,因之对这位才高貌美的礼部侍郎也就格外器重倚信,他向两旁肃立的文武大臣们狠狠地瞪了一眼,方才冷冷说道:“朕以天下托付众卿,然众卿如果能像周爱卿如此忧国忠君,朕何以如此日夜操劳?嗯!边关又何以乱事迭生?嗯!退朝——都下去好好想想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