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蓟门堪忧(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月中旬,赵率教正要安排去各路巡视防务事宜时,谢尚政——他和宋世英因为平变有功刚刚升任游击——带着都司、守备等十多人来了,说是奉大帅之命来山海关听赵将军调遣。赵率教十分高兴,他打算这次对蓟镇防务的巡视来一个明察暗访,摸一摸实底,正愁没有合适的暗访人员,大帅给他派来了谢尚政。
巡视很快就开始了,但结果却让赵率教非常失望。
他虽然也知道蓟镇防务薄弱——袁崇焕被罢之后,赵率教受到牵连,被调到蓟镇任总兵官,却又有名无实。在职数月,能够泛泛了解一些表象就算不错了——可如今,“兵马瘦弱,钱粮不敷,边堡空虚,戈甲朽坏”处处可见,整个防务竟然差到了让他也想象不到的地步!
更有甚者,是许多守将的懈怠,这在谢尚政等人的暗访中发现不少,而其言其行更让人触目惊心……
喜峰口一路之汉儿庄,有副将三:易爱、李丰、郭阿四,李丰好赌、郭阿四好酒,只有易爱没有恶习、尚且注重城守。谢尚政等到汉儿庄那天,路过一酒馆,正碰到两个士兵架着喝得烂醉的郭阿四往回走,这郭阿四嘴里还在不住地喊:“老……老子没醉……银子有……有的是,再来两……两……两坛!”
谢尚政问路旁一小摊贩:“这是谁呀?”
那小摊贩笑了起来:“咳,你还不认识?这可是我们汉儿庄出了名的醉将军,城里头谁人不知?三天两头就这模样……”
谢尚政又问:“那……有了警报咋办?”
那小摊贩却道:“警报?放心!醉将军说,仗都在广宁、宁远那儿打,离我们远天远地,轮都轮不到!”
谢尚政道:“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用得着的时候,还能用吗?”
那小摊贩道:“能用不能用,都由上头的官儿们说了算,都由朝廷说了算,咱老百姓哪说了不算也管不着——你瞧瞧,这汉儿庄的兵营里有仨将军,还有一个赌将军。这个是三天两头醉,那个是三天两头赌,上头的官儿们还不是照常用他们?朝廷还不是没有说个‘不’字?……”
谢尚政笑了:“一个醉,一个赌,好嘛,都凑到一块儿啦!还有一个呢?”
那小摊贩道:“还有一个易爱易将军,汉儿庄兵营只有他还象一个带兵打仗的将军。平日里操练、带队巡逻还挺认真——可是,这样的将军如今少见哪!”

人群里有人道:“哎——是少见!兵营里喝的、赌的、逛窑子的……多啦!听说潘家口那儿有个守备叫金有光,为了升官,十天里就有六七天窝在三屯营,和一个叫朱来同的副将又是喝又是赌,喝不醉、赌总输。这输可有讲究:大把银子送出去,那参将的乌纱帽也就捞到手了!”
一个年轻人起哄道:“捞到手就该回家陪老婆了,光呆在三屯营冷落了老婆,也不是个事吧?”
那小摊贩撇了撇嘴,道:“就是当上了参将,他怕也不会歇手罢休,横竖有钱哪!只要再拿大把大把的银子去孝敬巡抚、总督们,他还愁弄不到副将、总兵官的乌纱帽?副将总兵到手了,不也就更有钱了?”
年轻人笑起来:“这话不错,官越大、兵越多,到手的银子数都数不清,再弄俩小妾,和老婆滚在一个炕上,一个也不让落下,不就更热闹了!”
又有人道:“哟——这酒桌上、赌桌上还能出将军,咱大明国里的稀奇事真不少呢!”
那小摊贩又道:“咳,这事可一点也不稀奇——眼下,只要你找得出来一个两个不拿钱买官的,那才真叫稀奇呐!”
原先插话的那人接道:“这小哥说的在理。不过呢,话又说回来,人家金守备那是有钱。像你我这些穷得叮噹响的人,心里就是想买可两手空空,拿什么去买?除去这税那赋这捐那饷,一天要是还有三顿稀饭吃就算不错了,还想当官?就是做梦连那门也怕都它摸不着!”
两天之后,谢尚政在三屯营还真的遇上了金有光。
那是在一家规模不小而且十分豪华的酒馆里,谢尚政和同行几位包了楼上一间雅座正在用餐。
不一会儿又来了几位,乍乍呼呼就到了隔壁的另一间雅座。看来他们和酒馆掌柜很熟悉,还没有坐下呢,掌柜就带着一个伙计端着茶水上楼来了。
掌柜一进隔壁雅座,就热情地叫起来:“朱将军,金守备,还有这几位军爷,诸位光临,小人不胜荣幸之至。这是上好的龙井茶,几位爷先慢慢品着,润润嗓子解解乏,小人这就下厨备酒弄菜——伙计,还不快快给各位爷们斟茶,伺候好了爷们,我不会亏待你……”
酒菜就上齐了——几个人几杯酒下肚,话也就不知不觉地多了起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