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借饷(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颜洪友说罢,和几们同行一起走到一旁的那张桌子边,拿过笔,一一在纸本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和挪借的银两数,然后又一起
回到席间坐下。
程本直又一一向他们敬酒,而后便朗声说道:“程某乃江南一介书生,家资不足,学亦无多。按理在这里无立足之地、无所坐之席。但程某今日多事多嘴,实在也是一为边关士兵着想,二也是为在座各位着想——试想想,没有边关士兵日夜站岗放哨,没有他们拼了性命去打仗,各位能安安稳稳做生意、能有今日之偌大产业?记得宋代名臣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流传至今,令人难忘。其中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对范仲淹这样的名臣名篇名言,程某佩服之至;今日又有象颜兄等四位也能为君忧、为民忧、为边关忧的商界楷模,程某亦是佩服之至。颜兄,还有这三位仁兄,程某这厢有礼了——”
席间又有几个人来到那张桌子前,也写了自己的名字和挪借的银两数,有的一万、两万,有的三万、四万,程本直也一一向他们致礼。
这时候的董瑞图等人红着脸、流着汗,十分尴尬。
何可纲适时向身边的一个亲兵低声吩咐了几句,那亲兵出去了一会,又回来请示何可纲:“何大人,门外已备好车轿,是否有客人要回,请示下。”
程本直立刻接了过来:“我来送送颜兄和这几位仁兄。”
何可纲则起身站立,按照和程本直事先的谋划,高声叫道:“其余各位,暂且委屈一下,在这里多坐一会儿,还有一个人也要大家见一见——”
花园门口,立刻来了一队士兵,分作两排威风凛凛地站在那儿。
紧接着,被五花大绑着的吴国琦被两名士兵押进花园。
一看到吴国琦,孟大用和孟乔圆不禁大吃一惊,头也随之低了下去,孟乔圆甚至不自主地哆嗦起来,孟大用倒还镇静,不过心里头也忍不住扑通扑通地直跳。
袁崇焕冷冷地看了他们一眼,明白了程本直何可纲如此安排的良苦用心,于是起身,声色俱厉道:“宁远士兵饥肠辘辘,又几为通判张世荣、推官苏涵淳之贪虐致变。可这个吴国琦,身为中军,不设法安抚,却幸灾乐祸,甚至利用操纵一伙兵痞图谋不规,本督师岂能轻饶了他!哦,还有——听说有人还教此人学蝗虫吃庄稼,你教也好,他学也罢,只要本本分分吃你自家的东西,本督师自然管不着,可有一条:无论是谁,要是吃了不该吃的庄稼,本督师也决不轻饶!”

督师大人话里明显有话——至此,连孟大用也坐不住了,看了看浑身哆嗦的儿子,又瞄了瞄低了头的总督、巡抚、道台、知府以及董瑞图等人,只好涎着一张老脸,起身向袁崇焕连连拱手施礼:“大人,老朽一家略有积蓄,愿意挪借十万两银,犬子一时身体不适,也由老朽代为答应挪借八万两,我们父子两处一共挪借十八万两,可成?”
袁崇焕带理不理地哼了一声:“那就多谢了。”
送走颜洪友等人、随即进来的程本直看着孟大用去桌子那边写完,便一直走到董瑞图等所在的桌席,态度不愠不火道:“今日之事,全是程某一人所为,也不过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各位若心存怨愤,尽可上告朝廷——这不?总督大人、巡抚大人、道台大人还有知府大人都在这儿,可作见证。哦,孟老爷子和孟乔圆孟老板该回府了,来人,备轿!啊?孟老板这是怎么啦?来人,快快扶起孟老板……”
在座众人也被这局面惊呆了,倒是董瑞图老练些,想想不拿银子不只是过不了眼前这道关,说不定过去那些昧着良心干的丑事也可能给抖落出来,到那时候岂不更加糟糕!于是也学孟大用老着脸皮道:“督师大人,董某世代受朝廷恩泽,岂有不思报效之理,且又何忍再看边关士兵穷困潦倒、饥肠辘辘?只是……生意不太景气,拿不出许多。但为报朝廷之恩、督师之德,尽全力挪借九万两银,如何?”
袁崇焕也还是那一句:“多谢了。”
朱家隆见董瑞图九万过了关,也抢着道:“朱某也九万。”
申超营原本就想应承挪借,只是不知就里想随大流跟着董、朱等他们瞎跑,这时也嗫嗫嚅嚅道:“药店要差些,我只能挪借五万……五万可以吗?”
程本直心中有数,立刻应道:“申公子能如此慷慨,已经很难为了。”
大户中只剩吴宪清一个,也报道:“吴某也出五万。”
其余十数家商户也都一个接一个地报起数来,这个三万、那个两万的,也只大半天的功夫,借饷一事便大功告成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