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五年复辽(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他的想象中,袁崇焕应当是那种相貌伟岸高大威猛的非凡人物,就象去年他所见到如同“门神”、名叫王洽的那个工部侍郎一样,那该多好。
可是站在眼前的袁崇焕,身材不高、脸庞微黑,颧骨稍凸,胡须稀疏——“这副模样,能担起朕交付的重任吗?”朱由检的脑际突然闪过这样一个念头。
但几乎同时,他又从袁崇焕那炯炯有神的一双眼睛里,看到了那闪现着咄咄逼人的英气,这和许多朝臣似有不同。于是,在朱由检的脑海里,那念头也便转瞬即逝,他和颜悦色地慰问了袁崇焕几句,就直入主题:“建州跳梁,野心勃勃,自万历四十六年犯我大明,已经十年有余了。十年多来,我大明国土沦陷,辽民涂炭,朕每思之,痛心疾首。爱卿今万里赴召,忠勇可嘉,朕亦寄厚望于爱卿。所有平辽方略,爱卿可具实奏来。”
新皇帝的一番话让袁崇焕十分激动,他当即从衣袖中取出奏本,恭恭敬敬捧在手里:“皇上——臣所有方略已具疏中,请皇上玉览。”
临值太监立刻走过来,从袁崇焕手里取了奏本,又轻轻地放在朱由检面前的案几上。
朱由检随手取了翻了翻,颇为赞赏地点点头又放下,道:“爱卿接着说。”
袁崇焕道:“臣受皇上特达之知,起臣于万里之外。倘皇上假臣便宜,计五年则建州可平,全辽可复。”
朱由检眼睛突然一亮,不自觉地站起了身,朗声道:“五年复辽?好,这五年复辽,便是方略。朕知爱卿昔日在宁、锦抗拒建虏,功勋卓著;也知爱卿此番赴辽,一定还能再立新功。待爱卿功成之日,朕将不吝封侯之赏——爱卿为朕为国尽忠尽力,既解天下倒悬之苦,爱卿子孙亦受其福。”
袁崇焕又奏道:“皇上,建虏处心积虑四十年,其势已渐趋强盛,这局面原本也不易结。皇上关注边事,惜爱辽民,为此而日夜忧心。臣知皇上之忧即臣之忧,辽民之苦即臣之苦,臣又岂敢言难?惟愿与辽事相始终——只是五年之中,臣必须事事应手才是……”

朱由检道:“知难而进,方显英雄本色,更是为臣者之耿耿忠心。有什么事,爱卿勿疑虑、但说不妨,朕自有主持。”
这正是袁崇焕和程本直这些天特别是昨晚的商议中多次提到并且十分需要的!
于是,他就说了钱粮、说了器械、说了马匹、说了用人……
朱由检一一允准,当即宣召户、工、吏、兵各部主官,严辞谕知各部:五年之中平辽事大,务必尽职尽责,不可怡误军机,误事者势必严惩不贷!
各部主官也都一一表白:一定竭力用心!
接下来,袁崇焕又说出了他所一直担心的事:“皇上圣明,各部臣具公忠,无有不应臣手者。但是,以臣之力,制建虏则有余,调众口则不足。臣一出京师,便成万里,忌功妒能者,夫岂无人?这些人即使凛然于皇上之法度,不敢滥施权力制臣之肘亦能以意乱臣之复辽方略,到那时,臣便难以应付了……”
朱由检听得非常仔细,在袁崇焕讲完之后,起身立在案几旁边,神色十分庄重地一字一句认真说道:“爱卿方略井井有条,甚合朕意,甚慰朕心。所奏之事,朕已全知,爱卿且放心放手去干,朕自有主持,即有浮言亦不听也!”
钱龙锡等阁臣又奏请皇上赐袁崇焕上方宝剑。
朱由检也都照准,并再次面谕袁崇焕:“卿早平辽,以纾四海苍生之困。”
袁崇焕又被感动了:“皇上念及四海苍生,天地鬼神降鉴,臣所学何事?所做何官?一定竭力早结此局,勿烦皇上焦劳……”
平台召对后,袁崇焕去了一趟顺天府,看了严处良乡县知县党还醇及县氶、书吏、杨老五的公文。
再一次拜访钱龙锡之后,袁崇焕便关门谢客,和程本直一道详细筹划起平辽事宜来。直到觉得满意了,这才又向皇上呈递了一份奏折,进一步阐述自己对平辽的主张以及对今后诸事的疑虑与担心。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