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起恶与向善(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袁崇焕明白玄通大师为什么说起人的本性了:是啊,既然选择了出山,选择了辽东,还能有什么怨有什么悔呢?
一个声音突然在他耳边响起:“一切都顺其自然吧,这也许就是佛的旨意!”这不是六年前他第一次来崇福寺时,玄通大师对他说过的话么?在崇福寺这个佛门净地,在玄通大师这位高僧面前,他仿佛又经过了一次禅的洗礼,也好象又走进了禅的世界……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将近中午了。
午饭后,袁崇焕在躺椅上小憩,恍惚之中又见智信和尚进来,便直起身,问:“高僧何在?”
智信答道:“在大殿听师祖说法。”
袁崇焕很想再听听,道:“带我去见师祖。”
智信道:“请随我来。”
袁崇焕随着智信来到了一处高大的殿堂——大殿正中有一张供桌,桌子后面是金妆的释迦牟尼,结跏跌坐,左手横置足上,右手直伸下垂;其左是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琉璃光佛,左手持钵,右手持药丸;其右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双手迭置足上,掌中有一莲台。三佛旁边又各有两位菩萨,殿堂的周围又有许多天王和罗汉,有坐有立。
“这就是横三世佛,代表着中、东、西三方空间世界。东方为日出之处,象征万物生长,佛以东方为生之乐园;西方为日落之处,象征万物归宿,佛以西方为死之妙境。横三世佛包罗了空间世界的无穷广袤,包容了一切的吉祥。”袁崇焕耳边响着一个庄严的声音,听着似乎很是熟悉,但却想不起究竟是什么人了——而当他仔细再看时,只见供桌一侧的香案后面端坐着一位身披金光闪闪袈裟、戴着长长一串念珠的老和尚,两眼微闭,两手合什,正在喃喃地念叨着,玄通大师以及一些不认识的和尚也都两手合什、端坐在一个个的蒲团之上仔细地聆听着。他信步走进殿堂,而且不自觉地将双手也作了合什状。
看到袁崇焕进殿,香案后面的那个老和尚不再念叨,而是向袁崇焕发问:“施主可是从广西刚来京的袁崇焕?”
“是。”袁崇焕十分惊诧,慌忙施礼答道。
“来此何事?”老和尚又问。
“来求治边良策……”袁崇焕想了想,才又答道。

“又是一个骑骡找骡者——”老和尚哈哈笑了起来,接着又讲道:“昔有马祖问大珠慧海:‘你从何来?’慧海答曰:‘从越州大云寺来。’马祖又问:‘来此何事?’慧海又答:‘来求佛法。’马祖便道:‘我这里空空如也,有什么佛法可求?况你自己有宝,还来向我求什么?’慧海又问:‘什么是我宝?’马祖则答:‘佛就在你身上,你自不知,我怎么给你!’”
袁崇焕不解,再拜道:“望大师明示。”
老和尚手捻念珠,朗声道:“你已经历过了,何况也与一个程姓秀才一路谈过来?用来治边已足够了!不过,你今日来,也算有缘,我只说说你的今后吧。且近前来,听我为你说偈——”
偈曰:
酒未过三巡,难言天命贵。
泽国伏蛟龙,天街现鬼魅。
一夜北风吹,长堤千里溃。
催命日遭瘟,倾城月不悔。
汝不见,
满天明月满天黑,遍地金甲遍地碎。
袁崇焕用心记下了,又听老和尚道:“世间万物皆有劫数,人事难知,天意难料,外物不可勉强。此亦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然则,天命虽不可违,而悟之愈早,则遇必成者可促之速成,遇必失者或避或缓而令其失之少矣。施主当有所悟,切记,切记。”
袁崇焕正欲离去,却见狂风骤起,殿堂陡然暗下来。狂风过后,佛祖和菩萨不见了,老和尚不见了,玄通大师和众禅师也都不见了,袁崇焕发觉自己置身于一片空地之间,四周也空无人迹。
就在他不胜惊讶之际,又见那片空地突然间就变得血红血红……他不由叫喊起来:“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好半天他才听到有人回应,先是袁天赦的声音:“老爷醒醒!”
接着是程本直:“大人做梦了。”
袁崇焕使劲地揉了揉眼睛,从躺椅上一骨碌爬起来,这才明白:原来刚才所见所闻,只是南柯一梦。
他努力回忆着梦中的一切,最后又将它归结为八个字:治边不愁,于己则忧。想着想着,他又笑了——既然治边不愁,那还忧什么?只要能五年平辽,其他都算不了什么,即使身有不测,也只好豁出去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