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新皇帝的三把火(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体乾何尝不是这样!他刚才的回答只是为了应急,自己也有点不大满意,又想了一阵,拿定了主意:“魏爷,要不这样?奴才明日也向皇上请辞,再试探一番虚实,再作打算?”
魏忠贤似乎还有心事:“若皇上也准了你,咱家不就又失去一只臂膀了么?”
王体乾立时显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魏爷,奴才一人的去留无关紧要,魏爷的事大呀:皇上准了奴才,说明皇上对爷已有异心,那爷就早作退的打算;没有允准,说明皇上还记着先帝爷的嘱托,爷迟早还会坐到九千岁的位置上。奴才么,也依旧能跟着爷办差……”
魏忠贤开心地笑了起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体乾哪,你的这一番忠心,咱家永远也是不会忘记的——明日,咱家与你一起上朝,一道再去会会这个新皇上!”
次日,王体乾向朱由检请辞。
朱由检照旧没有同意,也照旧说了许多劝慰的话——魏忠贤悬起来的那颗心又放了下来……
没过几天,朱由检又特别宣布:赐给魏忠贤侄魏良卿、从孙魏鹏翼铁券——所谓铁券,就是免死牌,这种铁券除了朱元璋在洪武年间赐给一些功臣之外,后来很少再有赏赐的。而此时,朱由检将铁券赐给魏忠贤的侄子和从孙,这就再一次表明他对魏忠贤的倚重和信任。魏忠贤当然感激涕零,不禁又洋洋得意起来。
但是,客氏出宫这件小事,同样也惊动了对朝政十分敏感的那些大臣,尤其是魏忠贤圈子里的那些人,他们从中看出新皇帝对魏忠贤的态度有了或多或少但却非常微妙的变化。
首先发难的是左副都御史兼管南京通政司事的杨所修,他也是魏忠贤的一个亲信——九月中,杨所修上疏弹劾“五虎”之首崔呈秀以及“十狗”之首周应秋等,说崔呈秀夺情贪位、不孝至极;说周应秋漫无主持、贪墨种种。

崔呈秀、周应秋等毕竟心虚,虽然恨得咬牙切齿,却也无可奈何,只好学着干爹魏忠贤的样子:一个上疏请求辞宫回乡守制,一个请求罢官。
想不到朱由检依旧下旨慰留,不允所请,而且对杨所修严词予以斥责。
新皇帝的这些举措,让老奸巨滑的魏忠贤一时摸不着头脑如堕五里雾中。为了进一步试探虚实,魏忠贤故伎重演,在九月二十五日上疏请求停止各地为他建造生祠,并称“微臣久抱建祠之愧”。
朱由检自然明白魏忠贤的用意,于是一方面说各地建祠,自是舆论之公,“厂臣有功不居,更见劳谦之美”,一方面则又特别批了一笔:“以后各处生祠,其欲举未行者,概行停止。”
刚刚隔了两日,朱由检又特别嘉奖魏忠贤等人赞襄登极典礼之功,并给他们的亲属荫锦衣卫指挥佥事。
接受嘉奖和赏赐的第二天,魏忠贤进宫面圣谢恩。
高高的丹墀上,朱由检正在猜枚。只见他一次次将那枚佛头银转动着高高地抛起,一次次地任它落下,然后又一次次地看它是正是反,瘦削的脸上似乎流露出得意非常的神色……当跪在地上的魏忠贤刚刚说完叩谢天恩的话,朱由检也结束了猜枚,手里那枚佛头银正面的西班牙皇帝头像正好对着他。
就在魏忠贤抬头去望朱由检时,却见通常不苟言笑的这位新皇上正似笑非笑地也望着他。
也不知道为什么,魏忠贤突然之间感到身子哆嗦了两下,内心深处不自由主地生出一丝恐惧,抬起的头在不知不觉中就耷拉了下去。从这个时候起,魏忠贤便一直心神不宁,恐惧的感觉甚或日甚一日,往日总在企盼的那一丝侥幸似乎再也不见了踪影。难怪还没有入冬呢,他就常常觉着有一股股的寒气逼人,从脚底一直凉到他的后脑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