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程本直二见袁崇焕(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月七,牛郎会织女——宁锦之战结束一月之后,宁远城在平静的气氛之中迎来了战后第一个七夕节。
这时,袁崇焕闭门谢客也已经整整十天了。
“老爷,前门护卫禀报:有人求见老爷。”佘洪给袁崇焕送水来,走进书房,一边沏茶、一边向正在看书的袁崇焕报告。
“不见!”袁崇焕道,“不是说过了闭门谢客么?”
“我也给他们说了,可他们说,那个年轻人……”
“是个年轻人?”袁崇焕放下书,问道。
“是啊!噢,就是大战前来见过老爷的那个年轻人——他姓程……”
“哦,一定是程秀才——”袁崇焕忽地站起身,道:“佘洪,速去告知前门护卫:这程秀才例外,请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程本直就随在佘洪身后来到了书房,他的胳膊还缠着绷带、吊在脖子上。
“伤见轻了?”程本直受伤时,袁崇焕曾去问候过,当时正在激战,也只廖廖几句,但也一直挂在心上。此时一见面,袁崇焕便关切地问起来。
“谢大人关心——已经好多了,只因伤到了骨头,所以大夫再三交待这劳什子还得吊一些时间。”程本直连忙起身道谢,随即便说明来意:“大人,程某今天特来向大人道别——”
“这么急着要走?再住些日子,说不定我们还能一道走,多好!哎,你坐呀,坐——程秀才,上次一见,我就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有许多话还没有说完没有说透,可惜让皇太极给打断了。现在总算是有时间了,咱们再给补上,好不好?留几天吧,就搬到这儿住。”
“程某不能再留了,大人——上次求见大人,原本话说完就要走的。可是,却偏偏遇上鞑子的即将来犯,所以我没走,也不能走,是想为守宁远城尽份心出点力。谁知不小心又给伤着了,只得再留一阵。谁知这一留呢,就留下了这么长的时间。如今心愿已了,伤也无甚大碍,我真得走了。”
“唉,不留也罢——”袁崇焕轻轻叹了一口气。
“大人,程某临行之际,觉得还有几句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程本直没注意到袁崇焕情绪的变化,依旧是直来直去,“所以,敢在大人闭门谢客之时,斗胆再次求见,也再言大人之非……”

“唉,说到我的闭门谢客,也自有难言之苦衷啊。程秀才,也许要不了多久,你就全都明白了。”袁崇焕又是一声长叹,脸上流露出了一丝苦笑——前些时,去京师公干回来的毕自肃告诉他,朝廷上又开始了一轮对他的弹劾。还有传言说皇上与九千岁指责他“不援锦州,暮气难鼓”……他当然明白魏忠贤这就要卸磨杀驴了。因此,他才考虑决定将告假改为乞休,像孙承宗那样一走了之——此刻,他没有向程本直多作解释,其实也没有必要再作什么解释了,只是振作精神道:“不过——程秀才,我更愿意听你再言我之所非,而且还是上次见面时的那句话:有话尽管说来,我一定洗耳恭听。”
“大人,那程某就又要放肆了——”程本直又一次站起来,接着向袁崇焕躬身一拜,“就先说说前朝张居正和戚继光的几段奇闻轶事……”
“请讲。”袁崇焕正襟危坐道。
“这些奇闻轶事,虽然来自野史,却也很有意思的——”程本直滔滔不绝说起来:“隆庆朝,张居正开始崛起,到了万历朝,便一鸣惊人。他为万历朝的一度辉煌立下了不朽的功绩,更是常常为人们所称道,且被称为一代名相。可有谁知道,在他崛起与一鸣惊人的年复一年里,也有不少让他自己蒙羞、更让许多推崇他的人们尴尬的故事。比如,为了抓权,他不惜与太监交结:先是暗中与太监李芳谋划,赶走了首辅李春芳、次辅陈以勤和辅臣赵贞吉等;接着又勾结太监冯保,将矛头指向新进首辅高拱,他们向皇太后打小报告,以激其对高拱之怒,终于如愿以偿;为了提防高拱东山再起,他们甚至不择手段诬陷高拱,说他就是潜入皇宫的刺客的主使人,欲置之于死地。如此不择手段,正是小人所为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