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且看朝廷的加恩示酬(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们都知道魏忠贤是怎样对自己“加恩示酬”的——
他已经把自己加恩加到了“九千岁”,算是已经到顶了。可他还不罢休,就开始加恩于侄儿魏良卿,加恩于外甥傅应星……就在此前,他又给自己的族孙及姻戚魏希孔、希孟、希尧、希舜、鹏程、董芳名、杨六奇等人加恩,都已加到了左、右都督或都督同知或佥事等官了!
但这还不够,一个襁褓中的从孙魏鹏翼因为没有赶上过去的加恩,可宁锦大捷偏让魏忠贤又有了机会。于是,由“王八尚书”王永光启奏,魏忠贤那尚在襁褓中的从孙魏鹏翼被封为平安伯——想想看吧,那些提着脑袋在疆场上拼杀的将士们如何不感到憋气、不感到别扭呢?
圣旨接下来又将“恩”加到了魏忠贤的心腹太监李永贞、王体乾等人的身上,加到了魏忠贤门下“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如崔呈秀、吴淳夫、倪文焕、杨环、孙云鹤、李鲁生、孙杰等人的身上,加到了遍布朝廷上下的属于“阉党”以及会看风向又善钻营的那些“有心人”如曾经的“煨蹄侍郎”、现今的蓟辽总督阎鸣泰,昔日的辽东巡抚、原已被罢而今又官复原职的张凤翼等人的身上——所有这些,又如何让那些提着脑袋在疆场上拼杀的将士们服气呢?
圣旨再接下来,总算轮到嘉奖在宁锦前钱拼杀的将士们了:袁崇焕加衔一级,赏银三十两;满桂加太子太师,赏银四十两;赵率教加太子少傅,赏银四十两;尤世禄、左辅各加右都督,赏银三十两;朱梅加升一级,赏银三十两;祖大寿升总兵,赏银三十两;何可纲升参将,赏银三十两;宋世英、谢尚政俱升都司,赏银二十两……一长串的嘉奖名升职名单过后,则是对罗立等一千多名阵亡将士们的赠职、袭升和抚恤……
宣旨太监走了,听“旨”的将士们却炸了“窝”——他们对袁大人只是象征性地“加衔一级”不服!
何可纲首先忿忿不平道:“仗是袁大人带着我们打赢的,这样对待袁大人,明摆着是不公平么!”

赵率教跟着表示不满:“看看那些没打仗的人,升两级的还少!阎鸣泰只把兵马往前挪了两步,一下就升了两级。张凤翼呢,皇太极都滚蛋了,他才上折说增援宁远锦州,结果连窝也没挪就提了一级……唯独对袁大人如此另眼相看,实在说不过去。”
满桂和尤世禄也一齐说道:“不要说窝没挪,就连话也没说一句的一些人,也都一一高升了,这哪还像个朝廷样子嘛……”
宋世英更是怒形于色:“仗打赢了,一瓢冷水也泼了来——让人能不寒心么?今后还让人舍生忘死守边关吗?”
谢尚政也嚷嚷道:“守他娘的狗屁!”
“一飞,骂什么呀?”袁崇焕刚送宣旨太监出门,转身回到大堂,听谢尚政骂娘,随即又责备道:“大庭广众之下骂娘,也不觉得害臊!”
“大家在议论朝廷不公——”谢尚政低声嘟囔道。
“叙功奏折是我写的,我只想朝廷诸公知道我做了点事,不问罪就成,哪敢居功?”袁崇焕神色严肃:“再说,仗是大家打的,我并没有做多少事——这些,今后都不要再提了。何况我疾病在身,也已上疏请求回乡了……”
“大人要走?不能,千万不能啊!”众将顿时惊呼道,“我们不能没有大人,辽东更不能没有大人哪……!”
“咳,身不由己,也到了该走的时候了——”袁崇焕一边摆手,一边说,一边移步向后堂走去。
“大人不要走!”众将齐声喊道。
“辽东,只要你们还在,只要你们还坚持主“守”重“渐”务“实”的战守方略,我大可以放心了。”袁崇焕停住脚步,回过头看了看和自己同甘共苦经历过患难的众将,充满**地说了他想对他们说的临别赠言,紧接着又道:“大家都回去吧——乞休疏前几日我已拜发,从今日起,我也效法孙承宗孙大人,闭门谢客,在家坐等朝廷批复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