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大展宏图(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佶看看眼前的诸葛淡如,周云清和林冲,问道:“爱卿挑选血刃将士不知进行的如何?”
林冲道:“臣等已经挑选了高手近五千人,只待官家查看。”
赵佶点点头道:“不急,这支部队朕会亲自训练。爱卿均身有武功,不知对武林人士,是如何看的?”
林冲道:“属下一直跟随师傅习武,并未闯荡过江湖,听说武林人士多性格暴烈,动辄拔刀相向,百姓甚苦之。”
周云清想到父亲说的江湖险恶,道:“家父曾道,江湖上鱼龙混杂,既有为我大宋击杀敌国将领的豪杰,也不乏奸人妻女的匪徒。”
赵佶问道:“那选出的五千人,又有多少是江湖人士?”
林冲为难道:“这,若说武功流派,倒有一大半和江湖扯上关系,不过从军前曾在江湖上闯荡的想来也就几十人而已。”
赵佶道:“好,周云清,诸葛淡如听令,即日起从这五千人中选出和江湖瓜葛最少的一千八百人,再从京中差役中选出两百人,成立我大宋一直特别的部队——飞虎队,专门查办江湖案件,缉拿武林人士。周爱卿,你就任这支部队的队长吧。淡如,你还是兼任特别助理。”锦衣卫听起来别扭,还是飞虎队好听点。
诸葛淡如道:“听闻侠以武犯禁,小女子所查之案,也多有武林人士仗着武艺高强,胡作非为的,官家此举实在英明。”
赵佶道:“此事不可一概而论,习武者固有为非作歹者,亦多为国捐躯,行侠仗义的英雄。朕要抓的乃是恶贼,周爱卿和淡如可要小心在意,不然朕可要受到天下英雄的耻笑了。”
周云清道:“臣不敢有负官家所托,凡事必与诸葛姑娘商议,绝不胡乱抓人。”他性子怯懦,多少是怕死的,虽然在国内抓那江洋大盗也不能说没有危险,可毕竟比卢俊义的活安全多了,至于抓谁不抓谁交给诸葛淡如去操心不就得了。
诸葛淡如皱眉道:“江湖上的恩怨多半难说,若是武林之人的仇杀,不知飞虎队到底该不该管。”
这倒是个问题,赵佶暂时也想不出办法,只好道:“他们江湖门派之间的事,暂时不要管,朕以后自有解决办法。不过你们要记住,只管抓人,审问的事情交给皇城司办理,不可越权,否则朕可饶不了你们。”又转向林冲道:“至于剩下的三千二百人,林爱卿先将名单交给朕,过几日再训练,爱卿还是任这血刃的统领。”又交代了诸葛淡如和周云清整顿好部队后启程剿灭金钱帮,并查办沈家商队被劫一案,同时暗中秘密查访赵似的下落,几人退下。
是日,大宋飞虎队成立,队长周云清,特别助理诸葛淡如,专查江湖人士所犯大案,江湖上的黑道人士谈之色变。
此时,大宋驻扎在京城的三十万禁军终于也被几员大将被从头到尾训练了个遍。这三十万人,前些天赵佶斩杀卢俊义时逃掉的有几百人;转业到玻璃厂,造镜子厂,肥皂厂,牙膏厂,造纸厂,卫生巾厂,炼钢厂等的有一万人;拨到邮局的有三千人;转到隆兴镖局的有五千人;成立飞虎队一千五人;林冲的特种部队三千多人。剩下的二十七万多人中,认识字的倒也有一千多人,都进了军校学习。剩下的人经过这么多天的体力训练,能满足连续十天每日负重五十斤行军四十里的士兵只有二十万多一点,剩下还有七万多人满足不了标准。这还亏了这殿前司和侍卫军乃是大宋的精锐,若是换成厢军只怕结果更是惨不忍睹了。
怎么处理这剩余的七万多士兵成了摆在赵佶面前的一个问题,好在这却也难不倒他。先是挑出了善于水性的五千士兵,命其每日在船上训练,为后日的大宋水军打点基础。又分别拨了一千成绩最差的人去耕种荒地。至于其他人,早在逛街的时候,他就在心里盘算着再搞些产业,毕竟这些士兵难得,正好可以直接转为产业工人,连血腥的圈地运动都免了。
要解决就业的问题当然最好是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像那卫生巾厂是女的就要用,这年头的木材又免费,所以实在解决了不少士兵的就业问题。
赵佶想了整整一夜,第二日,开始了兴办事业的历程。他现在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差的不过是发明产品,自然是手到擒来。
第一项发明:火柴。这念头他见了那火折子就已经有了,不过一直没开得急搞。此时去火不便,没有天然气,没有打火机,仅有的火柴雏形是用木头沾点硫磺很不方便。最早的火柴用的乃是白磷,容易自燃还有毒,后来的火柴用了燃点更高的红磷,而且将可燃物和红磷分开保存。火柴头上的就是硫磺等可燃物,红磷、细沙等做成胶粘涂在火柴盒的侧面做成火柴皮。火柴头只有在火柴盒的侧面上摩擦时,才会点着。这种火柴既没有毒害,有不易引起火灾。因此,被人们称为“安全火柴”。赵佶自然是直接生产安全火柴的。先是从动物骨头,砂子在高温反应炉中翻炒得到的蒸汽冷凝后就得到了白磷,在将这些白磷隔绝空气加热260度得到了红磷。将红磷涂在木条上,又造出了火柴盒,试用了一下,摩擦之下,木棒嗖的一声,燃着了,隆兴火柴厂的第一盒火柴横空出世。赵佶看着火光,意气风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自己这些产业,总有一天会照亮整个世界的。
第二项发明:赵老大菜刀。这菜刀赵佶本来是想等找到铬铁矿直接生产不锈钢的,可铬铁矿难找,暂时只能生产点好钢的刀了。他既然有了精钢,连锋利的军刀都能生产,菜刀自然不再话下。赵老大菜刀一上市就以经久耐用,吹毛短发著称,成为百姓追捧的宝刀,至卖了脱销。赵佶又搞出什么后厨套装,按不同用途制造不同用途的刀具,一时成为热门礼品,每个主妇都以家中有一套赵老大菜刀为荣。

第三项发明:赵老大剪刀。这时候的剪刀样式和后代已经差不多,不过因为钢不好,加上没有螺丝,所以使用不如后世方便。赵佶在中间加了螺丝,用好钢制造,命手下仔细打磨,自然是锋利无比。这时候还没有服装厂,衣服乃是手工制作,剪刀用途广泛,自然也是大卖。
第四项发明:高度酒。这蒸馏酒自然是要发明的,以后往辽国和西夏走私还少不了它。不过开始时因为粮食有限,赵佶没敢动手,此时看样子明年的粮食应该有剩余,也就开始着手,技术上简单的很,跟蒸馏水的生产是一个道理。不过开始的时候还是严格控制产量,每月只生产不超过一百瓶,这烈酒一口下去,仿佛一把刀子插到胸口烧了起来,所以起名烧刀子,专门用于向塞外走私,一瓶居然可以换五匹好马。
第五项发明:药厂。赵佶虽然搞出了天道医馆,有接种牛痘,外科手术等绝活,可药品太少也是不行的。何况药品出口乃是暴利,何况这玩意能救人也能害人,想弄弄哪个国家就在出口的药品里添点料,别说咱太阴险,咱也是跟人学的,不是有人往出口到中国的化妆品里加砒霜吗。当然国内的药是一定要保证质量的。
先是弄出了后世大名鼎鼎一些中成药,什么六味地黄丸,藿香正气丸,牛黄解毒丸,板蓝根,跌打药膏,又从柳树皮中提取了著名止疼药水杨酸,其他可以提取的药物因为有的是没有植物来源,有的是量太难控制(比如激素),所以暂时就没搞。
这些药自然是卖的,天道医馆扩展缓慢,其他地方的百姓也得治病啊,索性将这些成药放在百货超市中一起卖。
第六项:房地产。这时候土地还不紧张,房地产貌似没什么搞头,可后世什么地方的房子最贵,当然是有超市,学校,医院,又能逛街的地方。赵佶既然控制了这些建筑的选址地点,炒楼自然是一本万利。不过他倒也不在乎这钱,更多的是借着隆兴钱庄开展了贷款建楼的业务。这时候地不缺,农民手里有了钱一是买地,二是建房。不过建筑还是很危险的,不少被砸死的。赵佶这隆兴建筑从审计到施工,速度飞快,质量还好,自然成了大宋排名第一的建筑商家。又解决了一大堆军人的转业问题。
最后一项不能算是发明了,而是一方面大力开展印刷业,将图书的成本降下来。另一方面却又令沈浪派人收购当时其他的印刷厂。沈浪很是不解,问道:“官家何必如此,那些商家的设备老旧,买了也用不上,我们直接开新店不是更好。”赵佶道:“三姑娘说的自然是好,不过朕乃是大宋的天子,士农工商均是大宋的子民,我们开印刷厂将书价降下去了,天下的学子都能看得起书,这是好事,可那些印书的商家不免血本无归,何况他们自有现成的销售渠道和老客户,我们一时半会哪能全都接手。现在书价下跌,我们去买,他们也不会漫天要价,此后整个大宋印刷业全在我手,岂不省事。这些商家也可以少赔点。”
沈浪听了,若有所思。
其实赵佶的这些产业,早晚要分出大半给其他商家做的,大宋如此广阔,仅他一人生产,什么时候才能让寻常百姓也用上镜子?不过每一个产业要怎么处理还要费点心思,比如肥皂的生产就算流传出去也没什么大不了,那玻璃和镜子什么的倒是可以搞个技术拍卖会,他现在看的严不过是先赚点专利费罢了,任何发明若是不能服务大众,生命力终究有限。
最后还是剩下了五万多人,打又不能打,总不能白养着吧,当然要分派点任务。后世有著名的万里长城,可赵佶既然回来了,这长城自然可以消失了,在自己院子里修堵墙,没必要啊。有修长城的时间和精力,够把全国的道路修一遍的了。所以他不修长城,改修路了。这时代的粮食短缺,一方面固然是生产量不够,另一方面还是由于运输不便啊。即使到了后世,也常有山里产的东西运不出来白白烂掉的时候。不过这路怎么修也要小心。当年元朝不就是拉了一帮人治理黄河完蛋的吗,可见这聚众于闹事连在一起还是很有道理的。万一这些士兵习惯了干吃饭不敢活的日子,觉的修路太苦,闹起来可就麻烦了。所以只跳了体力最差的一万人分成十组去修路,由李诫带队,配上了向太后的两个亲戚,这时候对外戚看的太严,向宗回,向宗民虽是太后的亲弟弟,可不能当官,又不敢为非作歹,日子过的急巴巴的,赵佶看了都可怜,也算趁机报答太后的恩情吧。不过路的质量可是要保证的。
后世的道路都是水泥路和柏油路,有些小巷倒还有青砖路,不过石油工业赵佶暂时还不想搞,所以需要沥青的柏油马路也就没有,多数路还是要用青砖的。当时大宋共有东京开封府,北京大名府,西京河南府,南京应天府,而苏杭等地乃是前朝国都,也甚是繁华,所以仅连接这几处的道路修成了水泥路,其他的仍然是青砖路面。
即便如此还是剩下四万多人,赵佶大笔一挥,戍边,将这四万多废物送到了西军去屯田,又下了一道圣旨,各路边军轮番回京受训,继续挑选合格的士兵。
此时还不到五月,赵佶登基不过短短三月,已经不动声色解决了困扰大宋多年的冗兵和钱荒问题,后人读史,均是拍案叫绝,不过这些跟他一生的功绩相较自然亦是微不足道。
又一日,终于到了检阅这二十万禁军的训练成果的时候。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