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大展宏图(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题记
西元1023宋朝政府正式印制交子,成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西元1171意大利成立威尼斯银行,成为世界上最早的银行。
两者都是现代金融制度的雏形,可惜前者最终被扼杀,后者却茁壮成长。
————选自《一个QH学生的金融学习笔记》
有宋一代,不抑商业,经济发达是真的,可是慢慢的人们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手里的钱不够用,称为钱慌,算是宋代的一大特色,究竟为什么会出现钱慌又如何解决,真是众说纷纭。一个最基本的原因当然是货币不足,比如现在有四个人,一人手中有米,一人有布,一人有铁,一人有盐,价值都是一贯,可流通中的货币总共只有一贯,这一贯如果在卖米的人手中,其他三人就只有东西没有钱,无法进行商品的交换,必须卖米的人先花出这一贯钱买布,卖布的才能去买铁,再进行下去。若是流通中的货币总共有四贯,这四人一人一贯,那买卖就可以随时随地在任意两人中发生,百姓就不会觉得手里没钱了。群臣听赵佶问起这老大难的问题,均是面有难色。
韩忠彦第一个道:“臣以为我朝钱慌之因,实在由于铜钱发行之量太少,不能满足百姓日常所需,根本解决之道,还在于增铸铜钱。”当时流通的货币还是铜钱,金银还比较稀少,主要用于收藏和装饰。
赵佶点点头,韩忠彦这提议吗,也不能说不对,只是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果然曾布接到:“我朝产铜之地,均已全部开发,增铸铜钱,谈何容易。而且韩相所言,只怕并非问题根本,当年神宗年造铜钱两千万贯,钱荒非但未见好转,反倒加剧,可见钱荒之根本,并非铜钱不够,乃是民间私毁铜钱,制造铜器所致。我朝虽有铜禁,可惩处不够,令行不止,以臣所见,若要解决钱荒,还在惩治私毁铜钱。”当时金银不足,铜既要充当货币,本身又是生活必须品,朝廷为了增加铜钱的产量,在民间实行铜禁,控制了全部的产铜区,除了军需,全部用来铸钱,可百姓不管那一套,常常将朝廷铸好的铜钱再融成铜,这样本来朝廷发行了两千万贯铜钱,结果市面上只剩下一千万,不缺钱才怪。
赵佶点点头,这个不错,看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可惜解决办法有点粗暴了。
三司使吴能道:“臣也有话说。”
赵佶一看,这无能居然也有发挥的时候,来了兴致,道:“爱卿快快道来。”
吴能道:“臣自掌三司以来,一直思考钱荒的解决之法,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我朝各地钱荒所苦轻重不同,即便同一地区,一年之中,不同时期钱荒的轻重也不相同。”看赵佶颇有嘉许之意,继续说道:“那东南繁华之地,反倒是钱荒最剧的,而最严重的时候,乃是在朝廷收了税之后,所以臣以为这钱荒实在和我朝收税直接收取铜钱有关。不如改回收取实物。”最后自己也觉得这个建议实在糟糕,自己摇了摇头。
果然李格非马上道:“臣以为此策实在扰民,而且也给朝廷收税之人造成不便,实不可行。”
吴能不服道:“却不知李大人又有何良策?”
李格非却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只好道:“臣以为韩相所言,最有道理。”
张商英对这钱荒没什么研究,索性不言不语,反倒是已经分配到括田任务的赵挺之受了鼓舞,跳出来道:“臣有一法,必可彻底解决我朝钱荒问题。”
赵佶一听,以为他真有什么高见呢,翘首以待。
赵挺之道:“先朝之时,从未有钱荒一说,可见钱荒之根本,乃是我朝不抑商人所致,那些商人贱买贵卖,囤积居奇,东西都让他们买去了,百姓再无法以物易物,必须使用铜钱,所以才有了钱荒,只要将这些奸商都抓了,钱荒自然迎刃而解。”
赵佶一听,真想对他说一句I服了U。算了,这满朝文武全部是经济白痴,你们的水平也就这样了,继续在殿上站桩吧,点头道:“众位爱卿所言均有道理,朕今天真是受教良多啊,不过此事体大,还待从长计议,今日就先议到这吧。”看了看帘后的向太后。
向太后显然对赵佶不急不躁的态度很是赞赏,夸了赵佶几句,退了朝。
赵佶对朝廷的官员颇为失望,没精打采的来到洗冤台,正好小昭和杨震在下棋。
赵佶道:“天威今天怎么得闲,居然有时间下棋了。”
杨震道:“那大宋驿报已经立了规矩,倒也不必臣事事操心,上次官家说的旬刊,臣倒是找到了一人去办,那人名气不小,又不要工钱,臣是特地来向官家请示的。”
这时候的牛人太多,赵佶也猜不到他说的是谁,问道:“不知是何人?”

杨震道:“此人的文章是大大有名的,想必官家也听说过,少年时还受过苏大学士的赏识,叫做黄庭坚。”
赵佶一听,是被后世称为苏门四学士的黄庭坚,想到当日诗会,另外两人晁补之,张耒也有参加,可惜名气最大的秦观已经死了,只有待苏轼回来,他们才能重新凑成一桌麻将了。
原来杨震办这《大宋风流》,自然要和作者联系。黄庭坚听说此事,乐不可支,主动请缨替杨震当苦力,拜访作者,收集诗文,校对稿件,干的不亦乐乎,杨震也就乐得清闲,不过也怕赵佶生气,所以来请示一下。
赵佶道:“无妨,那《大宋风流》并不要紧,以后就让他负责吧,工钱吗,多少发一点就行了。朕倒是另有一事,你在近日的大宋驿报上发个朕的求策诏书,求解决我朝的钱荒之法。”
杨震一震道:“官家要解决我朝钱荒,属下倒有一法。”
赵佶知道杨震的办法一般都是比较实用的,总应该比今早听到的好些吧,道:“爱卿有何良策,朕洗耳恭听。”
杨震道:“钱荒乃是铜钱不足和民间用铜所致,官家只要反其道而行之,其祸自销,最简单的办法无如毁天下的佛像铸钱。”
赵佶看看杨震,心想佛家跟你有仇啊,摇头道:“那岂不是与佛家为敌,得不偿失。”
杨震道:“佛家不事生产,遁世逃税,使人蔑视朝廷,实在是国家的蠹虫,他若反抗,正好趁机清理干净,于国于民都是好事。”
赵佶只好道:“这朕却要好好想想,过些时日再说吧,看看还有没有人提出别的办法。”
杨震知道赵佶素来心软,这样的手段只怕是不会用的,叹了一口气,转身离开。
赵佶看着杨震的背影对小昭笑笑道:“杨爱卿人不错,可惜计谋总是有点过于狠辣了。”
小昭看赵佶表情很是轻松,问道:“官家不是正为钱荒的事烦恼吗,怎地还这么轻松?”
赵佶搂住小昭道:“区区一个钱荒,还不放在公子我眼中。”
小昭被赵佶搂住,怕被人看见,又不愿挣脱,小脸红红的道:“公子别骗人了,你若是有办法,又何必问杨管家,还发什么诏书。”
赵佶将手伸到小昭的上衣里一阵抚摸,惊喜的发现两个小乳猪居然已经养肥了不少,弹性增加,手感不错,边享受边道:“让手下献策好处多多,一来嘛,不管策略最后有没有被采纳,你让他们说了,他们就会感觉被重视了,可以提高忠诚度和积极性吗;二来嘛,可以通过这些建议看看他们的见识高低,背后代表的又是什么,以便将来使用;三来嘛,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些计策也偶有能用的;四来”摸的太过瘾,看着小昭小小的嘴唇,再也忍不住,吻了上去。小昭起初怕被人看到,还挣脱了几下,后来慢慢迷失在赵佶法式香吻的攻击之下,好不容易赵佶的嘴唇才离开,马上哼道:“公子,进屋吧。”
赵佶下身早已经支起了帐篷,抱着小昭进了卧室,小昭低下身子,轻启朱唇,赵佶一时之间仿佛置身云端,很快就大叫一声,倒在了床上。
赵佶恢复了体力,才奇道:“小昭怎么这么厉害了?”
小昭靠在赵佶身上,痴痴的道:“是郑姐姐(皇妃)教给我的,官家还喜欢吗?”
赵佶心想你这小嘴没技术含量就能让人死了,现在又得了宫内的秘技,看来以后自己恐怕真要精尽而亡了,再次惋惜怎么就没有点床上的武功呢,要不下个诏书求求?
小昭见赵佶发呆,道:“官家,官家,你怎么了?”
赵佶回过神来道:“太爽了,以后咱们一天一发吧。”
小昭将头埋在赵佶胸膛里,幸福的道:“这样躺在公子怀里,真是好像做梦一样。”
赵佶想到自己似乎还没陪小昭逛过街,也没送过她什么像样的礼物,心里有些过意不去。这次干一票大的,以后是真的不愁钱了,忍不住道:“明天咱们去街上逛逛吧。”
小昭听了乐得不得了,兴奋的道:“不如把柔妹妹和红玉姐姐也带上吧,还有淡如姐姐,”越说越兴奋,“还有郑姐姐,真是太好了。”
赵佶一听,搞什么,带那么多人还怎么逛,道:“人多了反倒不自在,就你和我就得了,那些姐妹,大不了买些东西带个她们。”小昭自然也是愿意的,两人又调笑了一阵,用过午饭,赵佶才传来张三,不舍的离开。
赵佶和张三来到军中,指指远处的士兵道:“你看这些士兵怎么样?”
张三不知赵佶何意,赞道:“官家练出的兵个个都是好样的。”
赵佶笑道:“拨五千给你怎么样?”
张三从没带过兵,当下傻了眼。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