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老乐拒礼(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记录的何主任边记边想:“自己有宣传任务,行长讲他的这件事必须得写呀!但也不能写的太过份了,闹不好会招惹别人反感,那就点到为止吧。”后来,他以“乐行长拒礼的故事”为题,写了篇小通讯,登在了《大泉日报》上。
杨立强接到叶白莲送来的贷款申请,初看一遍,就觉得有点冒进的味道。本来想在工作会议结束之后,组织行务会成员认真议一议。这次听乐行长一讲,明白是叶家姐弟急于求贷,自找没趣,这笔贷款的推荐报告,看来报不成啦,便想到没有上会研究的必要了。
虽然如此,他开会回来,还是很仔细地把贷款申请与所附方案看了两遍,觉得想法有新意,也有竞争意识,一些点子还行,就是超出了眼下实际情况,风险性太大了。
此时,会计股长方元闿找他,说道:“青叶公司好长时间不见来行里结算了,春节过后的帐户上,几乎没有帐务来往啦。”杨立强就说道:“走吧,咱俩去他们那里看看。”
叶家姐弟正在房间议事。叶白莲说:“你们不是说另开立户头,贷款就会很快下来吗?昨天人家又把贷款申请退回来了,说是解决不了。看来,换个开户行不是个办法呀!”叶登魁板着脸想心事,回过神应道:“已经换过三家啦,都不济事。人家银行希罕的是存款,说到申请贷款就慎重了,不会象老三想得那么简单哪。”
叶登高则辩解道:“我想得简单吗?有人点醒说,现在社会上的事虽然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但只要金钱开路,一下子就变得容易了。钱财是润滑剂呀,要办事情首先得把渠渗到。我们没有花钱渗渠哪,自然是碰壁了。”叶登魁连连摇头,说道:“再别说渗渠的话,我对上门去找老乐,很后悔呢。”
叶登高则笑道:“你那件事做得太笨了,该让人家老乐说嘴。渗渠也是门艺术呀,要讲点巧劲哩。我同学的朋友叫沈可西,在J行福塬县支行和壁办事处当主任。前几天,我与朋友到和壁办事处拜访他,听他讲了一番话,茅塞顿开。”
叶白莲急忙训道:“你年纪轻轻的,别交往那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别听他们那些歪门邪理.....。”叶登高打断姐姐的话,笑道:“人家小沈可是省、市分行都挂上号的储蓄先进个人哩,红得很!经常在大会、小会上讲经验,怎么能说是不三不四的人呢?”叶登魁瞅他一眼,说道:“别卖关子了,把你想说的话说完吧。”
叶登高就挺了挺身子,讲道:“这个沈可西,年令不大,思想可老道呢,懂得人情世故。他说乐行长是个大能人,表面上憨憨的,挺严肃,心里的道道多的很哩,手中的耙耙既不见形却又极厉害,底下同志都暗地里叫他‘乐百万’呢!那有象登魁哥那样的,贸然登门给人家送袋面,送桶油,既不入眼,又是几个人结伴,蹬的楼梯蛮响,岂不是叫人家惹身臊吗?乐行长不抓住这件事,做倡廉典型,那才怪呢!”叶登魁似有所悟,点了点头。

叶登高以为哥哥赞许,来了精神,继续说道:“小沈说心急吃不上热豆腐,要让乐行长办事,得动动脑子,慢慢来,要等到豆花凝成豆腐时才能吃嘛。他还说搭勾渗渠就像开锁,先要找把合适的钥匙,待认上锁簧了,才能打开呀!他说乐行长其实是个挺通情达理的人,也很讲义气,不白受别人钱财,只要挂上关系了,可说是有求必应哩。不过,乐行长胃口不小,千把元现钞只算粘个牙缝,而且又特别小心谨慎,做事诡秘,搭钩挂牢的难度很大呢!他还对我说,乐行长对你哥送礼的事在大会上都批评啦,你们要是现在和他拉关系,不可能哇!”
停顿了一下,叶登高又说道:“小沈很惋惜地对我说:你哥心太实了,也不打听一下乐行长的为人,就急着上门,把事情办砸了!你们要是找到我们柴行长,托他疏通关系,这事准成!柴行长和乐行长那可是至交哇!接着他又关心的对我说:你们想办的事我也清楚啦,不就是贷1000万元吗?这个忙我可以想点办法,帮扶一下呀!”叶白莲和叶登魁同时问道:“怎么个帮法?”
叶登高说道:“沈可西答应从他那里给我们解决1000万元借款,一年期限,合同与他签定,结算户开到他们那儿。但是,他说借款只能分批兑现,而且除按银行贷款利率付息外,每次还要提取10%的回扣。”
叶白莲瞥了弟弟一眼,说道:“不通过市分行和县上的支行,他那个办事处能贷成款吗?他的心也太黑了,回扣收那么多,折算下来,利息比基金会都高了。”
叶登高答道:“我也问他这个问题呢。他回答说这就是灵活变通呀!还说我们的心太实了,别嫌利息高嘛,要学会算计,只要把钱搞到手,就能往大的发展,把调子唱高。他说你们若是变成了大泉市叫得响的名牌企业,再和乐行长拉成铁杆关系,下一步贷个几千万元都没问题。到了那个时候,用贷款先还清前边借他的款子。剩下国家银行的贷款,你们少还一点,多拖一点,拖的时间长了,让银行设法核销了。核销的贷款,还不等于是白拾下的吗!他让我算算这个大帐,看划算不划算哪?”
叶白莲急忙摇头,说道:“这可是耍奸取巧啊,逗心眼套银行哩,和老爸要我们‘立身之本讲诚信’、‘儿女不做昧心事’的告诫刚好唱反调呢!这样的事万万做不得。”
叶登高笑道:“老爸的话是不是过时了?不适应当前超常发展的竞争形势呀!沈可西说超常发展就要有超常思维,要敢于冲破传统哪。关键是看你胆子大不大,胆子越大事情越好办。他还说咱们私营企业条条框框少,帐务上更容易遮掩,‘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不刮国家油水捞点横财,怎么能‘发’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