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老乐拒礼(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言的小伙子,就是自费到大学上学,本科毕业刚刚归来的叶家老三叶登高。
他指点江山,话语激扬,批评自家的公司落后,还是脱不掉“农”皮,象个家庭小作坊,建议用积累的资金,去投资先进的高科技产业,发展“知识经济”。而且引据新经新典,说眼下最前卫的项目是信息化产业,也就是搞电脑,搞软件开发,最好“另起炉灶”,开一个什么电脑公司,这样才好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叶白莲和叶登魁姐弟俩听着不入耳,脑海翻腾:寄予莫大希望学成回来的小弟,竟对从老爸到自己两代人,含辛茹苦创下的事业如此小觑,心里真不是滋味。但两人毕竟经历过许多风雨,都耐着性子听小弟说完。
然后,叶白莲缓缓地对小弟说道:“你在外边看的、学的多了,眼界宽是个好事,但两只脚总得踏在地上走路呀,想啥事情还是求实际一点为好。你想想,咱们这家人就这么点本事,干到这个程度也不容易,另换个事情,干得了吗?虽然咱们干的是传统加工业,但事实上不管啥人都张嘴要吃饭哩,产品不愁卖不出去。我看还得讲实在点,把你学的本事用在发展咱们的事业上。”
叶登魁盯着小弟看了一会,说道:“姐夫也经常叫我和大姐,多听听专家学者讲课,常说磨镰不误砍柴功,学习能让人开窍哩。他推崇的一位讲经济管理的学者,在大泉市办了次讲座。我们都去了。学者说‘别迷信有些报纸登的二十一世纪最吃香的行业是什么,都去赶时髦。吃香行业永远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关键是看自己的基础优势。咱们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当前的经济现状就象一条龙。龙头高耸入云,我们的人造卫星已经上天,龙尾却还在海面以下,一些局部仍然非常落后。我们办企业,就是在这条龙身上的不同地方,寻找适合自己的立足点,抓住机遇,都有发展机会。’他的结论说干事业要量力而行,发挥自己的优势,那就有奔头,也容易成功。”
停了一下,他又说道:“咱们家的人只有你懂得一点儿电脑,其他人现在都不会。放着咱们会干的优势不干,却去干那还搞不懂的生疏东西,这合适吗?”
叶登高在学校常和几位意气相投的年轻挚友,高谈阔论,言语间气冲霄汉,把什么都看的容易,大有“可下五洋捉鳖,可上九天揽月”之势;今天听到大姐和哥哥如此低调结实的话,就象迎头被浇了几瓢凉水;尤其是姐夫所推崇的那位学者,讲的一番道理,更触动了他,脑瓜便有些降温。
分管销售的公司副总经理鲁石笑道:“小叶哇!你咋能说咱们厂子是家庭小作坊呢?你是没有见过真正的小油坊哪。说个笑话吧,文革年代,农村姑娘都盼着嫁个在外边吃皇粮、干公事的,有个小伙子,就说他是铁沟榨油厂的厂长,很快就找了个漂亮姑娘结了婚。小两口来到他的厂子,竟是我原来插队那道塬下一条深沟里的小油坊。榨油办法就是利用沟里水磨,磨碎油籽,然后装到榨套里,用塞木楔的法子挤压出油来。只见七、八个光膀子的小伙子,浑身油污,一齐抱着大木撞,喊着号子撞击木楔。情景就像《红高粱》里酒坊榨酒的那伙人,实际上比他们还脏。媳妇一见就哭了,说小伙子骗了她。小伙子说没骗你呀,这就是铁沟嘛,我就是这个厂子的头儿。”他停顿了一下,边说边表演道:“小媳妇气得嚎啕大哭,拉着哭腔唱:我眼睁睁嫁了个油耗子哎,哎,哎、、、、、、”

众人逗得哈哈大笑,刚才稍显凝重的气氛,一下子搅活了。笑罢,叶登高也轻松了一些,说道:“我年轻,说话冒失,请原谅啊!我听姐姐的,要把心思用在发展咱们的事业上。”稍停,他又说道:“虽然鲁总说的故事,让我明白咱们公司不是个小作坊了,但还是落后哇!我在省城参观过几家大厂子,人家的生产工艺都用电脑管理了,咱们还是人工操作;人家是立足全国,眼望全球,咱们还没有闯进省城哩!我看还得再发展快一点,把蛋糕做大呀。”
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老梁,是他们的表兄,接着说道:“老三年轻,思想新,要发展快点,这个话对呀!不妨让他提出个方案来,咱们也试一试。”
叶登魁寻思:家里现在就数老三学历高,他提出的东西还是有些新意的,按专家说法就是思想前卫,敢于想象。自己觉得他有点冒,该不是太保守吧?想到此,便表态道:“可以,就让登高先拿出个方案,把他的设想都写出来。”叶白莲和鲁石的想法可能与叶登魁差不多,犹豫之后,都表态同意。
年终之前,叶登高把方案写成了。公司几位总经理又聚在小会议室里讨论。叶白莲仔细一看,主要有两项花大钱的地方,一是要在省城购置土地建个分公司,为总公司将来搬迁到都市做好准备;二是要买进国外先进设备更新换代。几个人大致匡算一下,资金缺口就有3000余万元,需要银行贷款。
叶白莲眉头皱得很紧,连连摇头说:“不可能啊!咱们的资产打足算尽还不足两千万元,就想贷三千万元,这是说空话哩。”老三辩解道:“姐呀,你思想还是保守,这就叫超常发展!”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