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鏖战洪魔(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招很灵,各家**的粮食都交给了青叶公司。然后老杨又与吉利商量,给两处地方搭建了大塑料棚,用专人管理的办法,把灾民的摩托车、自行车、三轮车、拖拉机等集中一处存放。他还请吉利用钢管架子,帮村民在居住区内搭出许多隔断来,小财物自行保管。一下子整个安置点就变得井然有序了。
第三件事是银企三家合力捐资五万元,把市民政局分配来的部分捐款和面粉等,转让给了更需要的灾民点。银企和村民联手自己解决困难,按片开设了八个大灶,集中解决了灾民的吃饭问题。办完这三件事,杨立强绷紧的弦,才稍微放松一些。
谁知方元闿急匆匆的找到他和老曹,着急地说:“我们片有个姓赵的小姐弟俩,哭着说他奶奶还躲在家里呢!”老曹气得跺脚说:“这个老太太,净和我们捉迷藏。”
老杨掏出手机看了一下时间,说道:“还差一个多小时,三号洪峰就要来了,先赶紧救人吧!”他与老曹和方元闿,叫上司机石奇,急忙冒雨驱车去河口村。路上,老曹说:“这小姐弟俩告诉我们,说他奶奶去他姑姑家了,不让我们操心啦。我和王秋花几个人去他家两次,也没找见赵老太呀。”
老杨问道:“孩子的爸妈呢?”“他们的爸妈,在京城卖豆腐脑,没有回来,家里日子不错呢!”老曹刚说完,方元闿道:“是他爸妈的电话,打到城里亲戚家。亲戚找到安置点询问情况,小姐弟俩才说了老实话。他奶奶说家里地势高,自己躲在二楼上,水淹不到,还能看住自家粮食和东西。亲戚一听急了,忙告诉了我。”
老曹叹口气道:“这个老太呀,按老皇历说话。我们这个村子,过去是长满芦苇的沼泽地,后来才改造成农田的,地势低洼,几乎年年遭水灾,但都淹不了房子。她不知道今年洪水的势头厉害啊!”
老杨又问:“老太太身体还刚强?”老曹答道:“那能呢,她快八十岁了,腿脚不灵便,不愿撤离,大概也怕拖累孙女、孙儿逃命吧!”
当车停到南堤,几个人急忙下来往村里奔去。
赵老太躲在麦囤角避过了检查,这时眼望窗外冷清的村落和连绵阴雨,耳边似乎还响起呼呼的风吼,才觉得有点慌乱起来,寻思自己是不是做错了。无奈间又回忆起故去的亲人,心想逃不过这一劫,也就快见到他们啦!正胡思乱想,忽见冲上来几个人,一个小伙子将她背起,另一个人扶着,其余两人夹着她的被褥,匆匆下楼,出门,往南堤一路小跑。
赵老太趴在方元闿背上,嘟囔道:“我老了,救我干啥呀!”扶着他的杨立强大声说:“您老好糊涂呀,孩子爸妈不在家,全靠你给孩子遮风挡雨呢!你不知道你的孙子,在哪里都哭成啥啦!能忍心丢下他俩吗?”老太再不吭声了。几个人刚跨上南堤,那边就传来了河堤决口,洪水冲进村子的“轰轰”声。
三号洪峰过去,四号洪峰又凶虐了一阵,五号洪峰就没有后劲了,到底没有冲破南堤。天气放晴,大泉河水逐日下落,洪水日渐退去,一场与洪魔的搏斗总算结束了。

炎热的天气,又为挤住在一起的灾民带来难题。临时党支部立即排忧解难,大屋里装了许多吊扇,每片每组都有值日的卫生员,负责清洁和消毒,晚上协管员坚持给每户发放蚊香、清凉油,协助市卫生局组织的医疗队,为灾民瞧病治病,讲防疫知识。城里学校开学啦,安置点的孩子,也眼巴巴的盼望着上学,临时党支部就建起了帐篷小学,及时让灾民的孩子入了学。
罗士兴市长陪着省长和大泉市市长,来看望灾民。赵老太在王秋花搀扶下,颤巍巍地站起来连声夸道:“党好,政府好!”更多的村民连声称颂着临时党支部。省长和市长看到安置工作做得这么好,灾民情绪稳定,高兴地说:“我们放心了。”
随着而来的大小报社、电视台的记者们,其中也有赵菁,都对临时党支部的做法啧啧赞赏。不久,省报和大泉日报,还有青埂报,都登出了一篇《临时党支部,灾民主心骨》的文章。省市电视台,还对临时党支部的事迹作了专题报导。
水势退了,市上又组织专门工作队,到灾区进行清理消毒,待符合要求,才允许灾民陆续返村。等河口村的灾民全部撤离了安置点,杨立强才带着本行员工回到市支行。
在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抗洪救灾表彰会”上,杨立强胸戴红花,代表市J行领取了一面奖旗。市委书记张向东紧握住他的手,用力摇了两摇,眼中噙满激动的泪花。
涌泉河又变得清澈透底,浪花激荡,一路欢歌的奔腾着。青埂市这次特大洪灾,淹没了众多村庄和大片农田,带来了劫难。但市委市政府早有防洪预案,临危不惧,组织军民齐心抗洪,保护灾民从容撤离,没有一人死亡,把损失降低到了最小程度。
灾后,全国各地人民奉献爱心,捐款捐物不断送来,帮助灾区灾民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市上的经济建设就如雨后春笋,又是一片蓬勃景象。
青叶粮油公司大院内,打扫得干干净净,前边办公楼周围,除了门卫来回走动着巡逻,不见其他人,显得静悄悄的;后边厂区工人们统一着装,都忙碌着手中活儿,事各有序。
往日住在大仓库里灾民的嘈杂声没有了,堆积的杂物清理打扫了,方便灾民进出掏开的后门也封堵了。
那段**的日子存进了无垠的时空,已经看不出印痕。办公楼二楼小会议室的墙壁上,挂着一面“抗洪救灾先进单位”的锦旗,向人们提醒着,这里曾经发生过闪光的事迹。
此时,就在这个小会议室里,一位不到三十岁,身材瘦高,精力充沛,说话亦有点气盛的小伙子正在发言。叶白莲和叶登魁姐弟俩听着,听着,却觉得愈来愈不入耳,打起了问号:你这个老三,到底讲的是什么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