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不解之缘(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轻的李丁生了头一个儿子,高兴得满脸裂开笑纹,兴奋得蹦蹦跳跳的,谁料想给儿子起名字却困住了他,作难的几天睡不好觉。后来,他夜深人静辗转反侧时,忽然心生一个巧主意,即早上若打开大门,碰见什么活东西,就把儿子叫什么。于是,翌日清晨他开门瞥见一条狗跑过,就把大儿子叫了狗娃。
二儿子生下来如法炮制,清晨开门却见一头肥猪卧在门口,只好起名猪娃了。
到老三时,他晨起刚开大门,就见一匹驮着水筲的骡子从沟里上来,一掠而过,心想老三该叫骡娃了,忽然寻思骡子是无后的,此名断然叫不得,便赶紧追出来瞅那骡子,高高大大的,分明是匹马骡,便改叫老三马娃了。
当他以“农业学大寨”积极分子的身份,去山西大寨参观回来,开阔了眼界,心里激动不已,对陈永贵十分崇拜。之后便把三个儿子的名字依次改为学陈、学永、学贵了。光阴荏苒,李学贵长大参军入了党,复员后又回到这个小村,被村民推选为村委会主任。
李学贵望了望杨立强夫妇,还有同来的朱久安、司机石奇等人,笑道:“我当上村长几年了,为了治穷致富,法子想的不少,什么能都逞了,还是个不行。年初到山东我的战友那儿去了一趟,收获不小。他劝我立足当地土特产,靠科技致富,把我算点灵醒了。我和老爸一商量,他也同意紧抓两样宝。”
杨立强一怔,笑道:“我知道你们那两样宝啦,是不是酸枣和蝎子?”李丁悲苦的脸好不容易笑了一下,说道:“蝎子没白蜇啊。”
李学贵急忙接道:“是呀,是呀,就是酸枣接大枣和家养蝎子这两个项目。我战友哪儿是个大枣专业村,他能直接帮忙呀!现在有两个问题,一是村里大多数人听不进去,响应的只有五六个年轻人;二是我们几个年轻人想承包一块沟坡地搞试点,但起步资金还差一大截子!”朱久安笑道:“农民是看实惠哩,你们几个人如果拧成一股绳,好好干,要是发了大财,村里人都会跟着学啦!”
李学贵手一拍高兴地说:“对,对呀。我们六个年轻人,就准备学人家样子按股份合作制成立一个经济合作社,专搞这两个项目呢”
杨立强笑对李学贵,问道:“你们起步资金还差多少钱?”李学贵答道:“还差5000多元。”
杨立强想了想说:“我们回去商量以下,争取扶持你们5000元。不过,支行扶贫对的是村,不是你们那个合作社呀!”李学贵马上说道;“你们的扶贫款自然是对着村上的。我们合作社用钱算是借村里的,打借条,算利息,到时侯偿还了,这笔钱又可派上别的用场,井水、河水算清楚还不行吗?”
杨立强与朱久安相视而笑,都点点头,说道;“这个法子能行!”张文君笑着对李丁道“你家这个马娃是个人才呢!”
李丁却苦笑道;“就是这个名字起得糟了,到现在也讨不下个媳妇儿。”杨立强笑道:“急什么呀,马娃发财了,媳妇就来啦!”李丁老伴正擦了桌子准备端饭,接口说道:“托你们这些贵人的福,愿这话灵验啊!”说着还虔诚的合起两手,默念了两句佛,惹得众人都笑了,也都围过来吃饭。
一晃几年过去了,县支行一直扶持着东沟村。今日的李学贵给杨立强汇报说:“我们经济合作社的事成功啦!嫁接的大枣大部分挂果,养蝎子也有了一整套经验,都有了收益,今天在你们行里存了两万多元哩。现在申请参股入社的人不少。不入社的象我家二哥也可以在社里打工,挣个工资。局面算是打开了,过个五六年就想奔小康呢!”

杨立强关切地问道:“你谈下对象没有?”李学贵带点腼腆地说道:“谈下了,是汉台村的。年令比我小,文化比我高。我准备接她回来当技术夜校的老师哩。”
这时,吴道兴进来说道:“杨行长,事,事都办完了,东、东西都装到他们的蹦蹦车(农用三轮车)上啦。”李学贵便站起来准备告辞。杨立强拉着他说道:“去大门口吧,我给你们写几副对联。”
站到写对联的桌旁,杨立强拿起笔问道:“先给那里写呀?”李学贵笑答:“先给我们经济合作社写一副吧。”老杨提笔呆了一会,写道:
酸枣接大枣果实累累红
土蝎变家蝎财富滚滚来
门楣写的是:脱贫致富
李学贵连声叫好,拥在旁边的人也啧啧赞叹。李学贵又道:“请杨行长给我家大门口也写一副吧,看能不能把我的名字嵌添进去呢?”
杨立强又想了一会,说道:“编了这副对联,你看咋样?”便念道:
学以致用凭科技翻身
贵在实干靠劳动脱贫
门楣是:日日更新
李学贵挠挠头,说道:“好是好,但我想让第二句改动一下,把脱贫换成致富,要表现我前进了一步嘛!”杨立强笑道:“我见上联已经用了个致字,下联就不想用啦!”
李学贵则笑道:“我要的是贴心窝子的话,不咬文嚼字。你就给我写吧。”杨立强点点头,说道:“有道理。”便提笔一挥而就。李学贵高兴的接过春联,告辞而去。
连续五天写春联,杨立强等人胳膊都写得酸困,但看见支行在电视上有影,街谈巷议有声,相互间自我安慰道:“下这点苦值得!”
话分两头,就在J行青埂县支行实施CIS企业文化战略时,接待客户的第一线会计柜台里,全部换成了清一色的年轻人。年龄偏大的白石柱,已经调整到办公室干后勤。林淑惠接任了出纳员岗位。她和方元闿的热恋正炽,成天在一块儿上班还看不够,下班之后,又要瞅空儿约会,单独相处。眼看着春节将临,两人都有心把这事向家里挑明了。
方元闿一家已经搬进服务公司新盖的家属楼。单元房在四层,三室两厅,有100多平方米,住着父母和哥嫂一大家子。底层一楼门面房,父亲与哥哥各租了一间,做着各自的生意,日子过得风平浪静的。
这一日晚上,方元闿回家给母亲悄声说:“我交女朋友啦,这个星期天引回家来,让我爸和你见见。”妈妈高兴地说:“这段日子正愁这事哩。你谈下了更好,咱全家人都聚聚吧。”
方元闿笑道:“别耽搁我哥嫂的生意。再说,头一次来家,只见你二老吧!”妈妈想想也好,便盘根问底的。方元闿仍笑道:“甭多问啦,见面就知道了。早早说破你就没热劲啰!”妈妈笑道:“好,好,还给我卖关子。不说也罢,只要你看上的,妈都愿意。”
小方即把信息透露给小林。乍一听,小林还蛮紧张的。星期日这天,她给妈说行里加班,按约定来到小方在支行五楼的单人宿舍,对着镜子,又是描眉又是抹脸,穿上妈买的那件高档红色短大衣,前后比试地看,总觉得不甚合身。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