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不解之缘(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来李冬梅累得气喘吁吁,说不出话来。她休息了好一会,才缓过气来,说道:“没有完,还能照十来张,你的呢?”“早照完啦,用你的相机给大家合个影吧!”
照罢合影,杨立强陪岳父站在岭脊,举目四望,山岭连绵,林木苍莽,烟云浩渺,不禁慨叹道:“如此气势磅礴,善养人浩然之气,育包藏宇宙之心啊!”张德昭笑道:“这就是仁者乐山的道理呀!”
大家沿原路返回,到了停车场,面包车司机早等在那儿。回到县城,恰晚霞满天,十分的好看。
到县城赶集的人流,一集比一集多.有的农户忙着把自家的土特产变成钱,再去商店给家里人买几件新衣,置办点年货。
做生意的也趁着这段日子,起早贪黑,多赚点利钱.理发厅,美容店都挤满了人,生意火爆;街市上比往日多出了几条贩卖鞭炮、红纸、年画、还有柿饼、核桃、落花生、瓜子、糖块等等的长蛇阵;农历年的年味越来越浓。
县J行营业厅和下边网点,存取结算频繁,同样比往日忙碌。杨立强、刘义和朱久安几位领导班子成员,刚集中精力度过了年终结算关,这时候又为抓住春节有利之机,争取新年度开门红而费心筹谋了。
J行青埂县支行1996年存款余额跨上了两亿元的新台阶,市场份额上升到20%,就如一棵生命力旺盛的大树,根越扎越深,枝干愈来愈粗,树冠也越来越大。
J行的改革深化犹如及时雨,既吸纳国外银行的经验,又结合自身特色,溶化着丰富养料把水浇到树根上,开始实施CIS战略。
这是一种推动明确地认识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活动的战略。市中心支行已改称市分行,县支行及下属各所柜的门面都按照新的规范要求统一更换、整修,焕然一新。员工的着装及行为规范依照新标准统一执行。一切都发生着变化,让客户更容易识别了J行。
杨立强等几个领导班子成员,此时正讨论着一个议题,如何借助这次变化,搞一个新花样,促进储蓄宣传,扩大县J行的知名度,争取更多储户。年轻的刘义先提出了几种方案,大家仔细思谋,再一算帐,都觉得有场面太大,费用太高的问题,便委婉地否定了。
朱久安忽然笑了笑,说道:“我倒有一个法子,只看行不行。市、县文明办年终组织检查挂牌的文明单位,来我行的时候,咱县上那位书法家郭明也来了。我负责着接待,中午吃饭前后,他嘟嘟不停地讲书法艺术,还夸奖我字写得可以,鼓动我在支行组织书法学习小组、、、、、、”杨立强插了一句:“这个主意不错,发展企业文化嘛,支行可以办。”
朱久安就接着道:“行长同意了,事就好说啦。我设想的法子就是把小组成立起来,为储户写春联,赠春联,既练了笔,又搞了宣传,还和储户加深了感情,三全其美,不正好吗”?刘义笑道:“实用,省钱,合了杨行长的心哇!”
于是,三人统一了意见,接着便掐算毛笔字写的较好、还能拿出手的人。算来算去,竟掐不下几个。原来年轻员工的手指敲击电脑键盘十分灵巧,但握起毛笔来却显得笨拙,毛笔字大都写的较差,拉不出场。末了,只有杨立强、朱久安、钱长存、葛五星、白玉柱等年龄较长者毛笔字还算可以,就先由这几个人成立起书法学习小组。

最后大家议定,支行门口由书法学习小组这些人赠写春联;各储蓄所由所长从社会上寻找一名写春联的老先生,在网点门前自行去搞赠春联活动。农历年前统一搞上五天,安排妥当,方才散会。
听说县J行无偿赠送春联,只要你选、编下合心合意的内容,执笔者就刷刷地写出来了。这真是件惹人心动的好事,风声很快传遍城区,支行和各所柜门口,都拥来了不少群众。
支行大门口一摆溜放着五张桌子。杨立强等五人在各自桌前大显身手。从各股、室抽调出的几个年轻人当下手服务,既给写对联者帮忙,又散发储蓄传单,解答储户咨询。虽然周围拥来的人不少,但秩序较好,气氛融洽。
桌上摆着几本“楹联集锦”,有人从中挑选下中意的,便不断从老杨等几位的笔端涌出:
春光日朗人增寿
事瑞家康福满堂
载歌载舞过佳节
群策群力奔小康
户满春光春满户
门盈福气福盈门
、、、、、、
有的人原以为银行是在写宣传储蓄的春联,不好在门上张贴,及至看见如此实用,来的人就更多了。
忽然人群一阵骚动,几个人拥着一位四十多岁,个儿不高,面皮白净的中年人挤了过来,原来他就是县里小有名气的书法家郭明。他笑着和大家握手,笑眯眯地欣赏几位写手的书法,尔后“哼、哈”几声想要发话,场子也随之静了下来。
他先夸赞杨行长的字遒劲飘逸,有王右军之风。杨立强惊叹道;“我闲暇时间,喜欢临摹王羲之兰亭序的唐摹本,练的不好,还让你看出来了,厉害!”众人一听,这名家出言果然不凡!都肃然起敬,书法家也就有点飘然了。
他说钱长存的字带有颜味,工整浑厚;朱久安的字是摹写柳体的,峻整遒劲;虽然都学的不错,但还是显得僵直拙硬,少了些灵气。又说葛五星大概常临摹欧阳询的<<九成宫>>贴,却形似而神不似,有点板滞;白石柱看来是学过赵体的,但太拘泥,不显柔中有刚的灵秀。
在稠人广众面前,如此指指点点,几个人虽表面恭维,内心却不大美气。恰好,此时刘义和方元闿引着县电视台的小邓和小王采访来了。他才停止了说教。
杨立强请他写几副对联,好摄下这场面。但郭明再三婉辞。杨行长忽然意识到他并非不愿意上镜,而是不屑于写这种小春联,便说道:“请郭先生给我们支行门口写副大对联吧,大家也好观赏!”郭明果然笑道:“盛情难却,那就献丑吧!”众人很快裁好红纸,铺到桌上,小王扛起摄像机,镜头也对好了角度。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