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一见钟情(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她当即止住了哭声,取出手帕拭干泪珠。白石柱与李娟也轻言轻语地关怀劝说,让她颇感慰藉,便又振作精神,抬起头来。
下班时,她出门刚骑上自行车,忽觉后座被人拉住,回头一看,原来是方元闿。只见小方满脸抱歉样子,递过十元钱,说道:“钱我已经交过了,这钱你就收回吧!中午是不是批评的太重了,要原谅啊!”林淑惠没有接钱,抬头看他两眼放电,第一次勇敢地接住了电光,娇媚一笑,说道:“我迟到了,又不是你迟到,为什么让你交钱?讲究当股长哩,批评人就象用小绸绢拍打,还回过头对人告饶说,重了,重了,请原谅呀。你看你,有个啥威气嘛!”边说边嘻嘻的笑着,蹬动了自行车。
方元闿望着她的背影,一阵欣喜。此后,两人上班找空儿切磋英语的事儿少了,却藕断丝连,害上了相思病。
“吉经理,您好!”记帐员马碧娥见吉利站在柜台前,忙起身热情问候。“我办一笔购买钢材的汇款。”吉利说道。站在一旁的公司出纳老余提醒说:“还要取一万元现金呢!”马碧娥则缓缓坐下,口中应道:“好,好,马上办理。”
方元闿走过来向吉经理打了个招呼,问清事由,便说:“让余师办业务吧,请你到大户室来,啦啦闲话嘛!余师,办完业务你也过来坐坐。”
吉利见小方邀请,便点头向大户室走去。实际上大户室就设在柜台隔壁的业务股,有一扇门通着营业大厅,还有一扇小门连着柜台内。两人分别从两门过去也仅十余步之遥。
小方和郑光伟请吉经理坐到柔软舒适的皮沙发上,业务股的韩乐忙着取烟,王兰也热情地端来一杯热茶。宾主寒暄一阵,方元闿笑问:“吉经理是建筑上的灵通人士,最近有什么新闻吗?”
吉利笑道:“新闻倒有一条,那就是县上计划在城北新开一条街,各单位要建的家属楼,都集中盖到那条街上呢。”
郑光伟一下子来了精神,急切地问道:“方案定了吗?”吉利答道:“这个话说过好些日子了。方案已经有了眉目,只是还没有正式定下来,承建合同还没法签订呢!”
郑光伟摸了摸显得开阔的前额,说道:“城北那片地,可全都是坑洼不平,满是砂石坑,水坑,芦苇坑呀?”
吉利点点头答道:“就是,就是。”又接着说道:“县上这次来了个以地换工的置换办法,把地皮以市场开发价售给我们吉利、拓展和隆盛三家建筑公司。让我们采取自己联系的方法,由县上统一协调管理,给单位盖家属楼和开发居民商品房。虽然地价不让我们付现款,却让我们三家分段包修城区所有街道,按规定标准修成水泥路面,最后统一结算,多退少补。”

郑光伟拍了一下手,说道:“嗬!这可是个妙法子呀,即开发了荒地,又不让县财政上出钱,说不定三算两算县上还赚一点呢!”小方想了想道:“这么多路面也不好修,可能县上还得贴哩。”韩乐笑道:“不管赚和贴,县上再不像过去那样工程未动,先在筹资上发愁啦!”
方元闿笑着说道:“就是嘛,县上领导不单单盯着银行贷款了,现在筹资的门道多啦,既有招商引资,又有向上边‘跑部’争项要资,现在这个法子可以叫做盘活潜资吧。”众人皆笑,夸赞总结的好。
王兰忽然问吉经理:“这项工程,是不是城建局管呀?”吉经理答道:“自然是的。不过局下边设了一个城建开发公司,将来由他们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统一验收。如果方案谈成了,也是他们和我们三家公司签合同。”方元闿笑问:“难度不大吧?”
吉经理苦笑了一下,说道:“县上决心大,难度当然不大。听说县上整修好街道,就想申报县级市呢!只是我们的难过大呀,这起步资金得自己找门路哩。我和县电力局联系过了,局长答应在我们那块地段上,盖两幢家属楼,搞集资建房,先收上来一部分资金。我和你们杨行长也联系过了,他答应证求一下员工意见,也想在那儿盖幢家属楼呢!他还说你们这儿可以提供个人住房贷款,是不是呢?”
郑光伟连连点头,答道:“是呀,有句话说:‘要住房,找J行’嘛!”吉利来了精神,高兴地说道:“那大问题就解决了。只要有了资金,事就好办,合同也敢签了。开饭店的,还怕客人吃八碗?我们下这号苦的,就不怕水泥浆子多!”
此时,老余已经办完业务,走了进来。吉利见状,站起身想离去,却被方元闿挡住了。
小方微笑着问道:“说了半天,还没说出街名呀。新街名起下了没有?”
吉经理也就示意老余坐下,兴奋地说:“县上下了番功夫,请了几位老先生专门讨论起名的事呢。现在初步定下来的街名叫‘熙和街’,是其中一位县政协文史委员,参与过写县志的老先生给起的。说起来,这位老先生还和你们县J行有着割不断的缘分哩,猜猜,是谁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