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一见钟情(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立强答道:“青西镇储蓄所虽然储蓄余额只有800多万元,但我听县上说那儿准备建一个火力发电厂,国家和省上来人都考察过几次啦。从长远考虑,这个点需要留下。”杨敬信一听,点了点头。
大家讨论一阵,也都同意了他的意见。最后裁撤了桥西所、城关所和药厂所三个网点。辞退了张微、吕玉玲、李梅、吴芸、王好学等一批代办员。桥西所的王兰,由郑光伟提名,聘用到业务股。
杨敬信带着工作组离去了。留下的网点,都进行了全面的改造装修,铺设了大理石砖,设置了防弹柜台,扩大了营业面积,增设了服务窗口,更换了醒目招牌,涌泉办事处还购置地皮自建成了支行的资产。
过了三个来月,就象一个人翻越一条深沟,支行储蓄余额的曲线图,从下降到谷底开始回升,且愈升愈快,呈现出总余额的增长趋势。
这时,杨敬信已升任省分行的副行长。他继续关注着这个试点行的变化,让杨立强坚持实事求是的汇报,当听到余额开始增长的好形势,高兴地说道:“明年这项工作就可以在全省铺开啦!”
民谚道:“开锅不响,响锅不开。”杨立强没有食言,但也没有向马明芝讨好而故意张扬,只是实实在在地去干他该干的事情。
年初,他就给中支人事科写过报告,竭力推荐今年省财专的应届毕业生林淑惠,即马明芝的女儿,希望J行接收且分配到青埂县支行,说基层行确实需要这些科班出身的会计人才。王科长告诉他已将情况反映给省行人事教育处。
他借到省行办事的机会,又为此事去找人事教育处的吴处长,再三表明这不仅是为基层行引进人才,办件好事,且关乎一家大客户的关系。几句话说的吴处长笑了,答道:“省行这两年都去相关的大专院校招聘毕业生。只要这孩子应聘,我注意一下就行了,满足你的要求。”
老杨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回到家又急忙给老马打电话。叮咛她早点嘱咐女儿注意省J行的招聘动态,一定要及时应聘。办完这些事后,他才在备忘录那条记事上打了个勾儿。
炽烈炎炎的暑日滚落到西边天际,燥热渐渐退去,丝丝凉风吹来。人们为享受大自然赐给的这份爽意,纷纷走上街头。
杨立强和张文君刚迈出门,一阵脚步声伴着笑声迎面扑来。马明芝哈哈笑着嚷道:“进屋吧,进屋吧,我们一家都来啦!”果然后边跟着林淑惠和她爸爸林茂生。杨立强两口忙把他们迎进家里。
放暑假在家的杨丹妮闻声出来,打过招呼之后,拉着林淑惠进了自己房间,讨论她们的话题去了。马明芝笑问:“咋不见你家儿子呢?”“早耐不住性儿,飞出去了。”张文君边热情地沏茶边说道。茶杯刚端到马明芝面前,老马就变戏法似地从身后拿出两筒“龙井”茶叶,说道:“我知道老杨爱喝茶,就送他两筒好茶叶,这可是姑娘采的上等货啊!”林茂生在一旁接口道:“给了就对啦,又胡扯个什么。”

马明芝瞪一眼丈夫,嚷道:“你懂得个什么!这龙井茶采摘很有讲究哩。童男、童女采的是嫩尖尖茶,姑娘采的是嫩茶,都是上等好茶;年轻媳妇采的也算高品级呢!以后的档次就低了。”
杨立强颇感兴趣,开玩笑道:“象你和文君这些快做奶奶的老太婆,那采的就是末等的粗茶啦?”边说边拿过茶叶筒,旋开盖子,捏了几片,在嘴里嚼着,连夸“好茶,好茶!”却没有看到老马在一旁早吊了脸子。
张文君过来拍了丈夫一下,笑道:“连个话都不会说。我是个老太婆了,但马嫂子看着还年轻哩,你就胡比喻!”林茂生忙笑道:“实话实说嘛,她还年轻啥呢!”
马明芝不好意思地说道:“老了,就不值钱了。”杨立强醒悟过来,故做一本正经地说道:“老了才值钱呢。老来伴,金不换嘛!林局长,你说是不是呀?”老林连着点头道:“是,是。”老马看着丈夫就笑道:“说假话呢,成天都嫌我烦人哩。”又接着说道:“快讲吧,说说今天的正事。”
林茂生便说道:“淑惠的事已经定啦,九月一日分配到你行正式上班。我们全家人都感谢你啊!”杨立强忙笑道:“自己人,客气啥呀!小林的事,我已经接到中支通知啦,支行很欢迎呢!”
马明芝眼盯着杨立强,说道:“孩子就在你手下干事哩,照顾点啊!先安排个重要岗位,过一、二年再弄个股长干干,也不枉她把你叫叔哩。”林局长忙挡住老伴,嚷道:“你说这是啥话吗!单位上的事又不是家庭私事。孩子上班让她自己锻炼去,别得寸进尺地乱提要求。”马明芝杏眼一睁,也对丈夫嚷道:“自己人嘛,说说怕啥的。不给米了,还把升子挡住啦!”
林茂生生气地说:“看看,又不踏犁沟了!”杨立强两口忙把夫妻俩劝开。张文君笑着对马明芝说道:“老杨那脾性,你还不知道,是个榆木疙瘩不开窍的人,好些事办不来呢!还是靠你妹子我哇,咱的姑娘长得那么俊,我给她挑个好女婿吧!”
说到这儿,马明芝高兴起来,绘声绘色说道:“媒人把门槛都踏断了。刘副县长想给他儿子说哩,还有王局长、李局长、赵局长都请媒人登门啦。咱现在是瓜园里挑瓜,挑的眼花。”
林茂生望了望她,张嘴想挡住,却让杨立强用手势止住了。忽然,老林对老伴大声道:“你咋忘了,她姥姥要去咱家呢!”马明芝忙停住嘴巴,慌慌地站起来,叫过女儿,一家人急急告辞,匆匆忙忙地离去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