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一波三折(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程三从桌斗里取出纸笔,让小曹打了个临时欠条,说一会回来了用存款单换取这个条子。王好学吊起的心才放了下来。
到底两人年龄相仿,路上很快混熟了,王好学说道:“你们老板很精哩。”小曹道:“不过,他待人好,说一不二,挺讲信义呢。”王好学就说明天自己还来,请小曹帮他揽储。“行,没问题,我还熟识几家养殖大户哩。”小曹爽快地答道。
办完存款手续,送走小曹,王好学精神也振作起来,两位姑娘就嬉笑道:“这还像个男子汉样子。”
一个多月过去了,港商还没有来的消息。社会上却传言,许家在旧社会本是当地大户,现在怕政策变化,二次被分光财产,不敢回家乡投资了。
招商局赵局长便打电话询问杨立强,说道:“改革开放发展到现在,许开昌不会有怕政策变的想法吧?是不是另有原因不来投资啦?”杨立强回答:“不会的,没听说许大哥改变主意啊!”
但老杨也不放心,便在电话上催问罗豪。罗豪笑答:“我大哥吐出的唾沫星子就是钉子,板上钉钉哩。”且说道:“他动身就在最近,快了。”
这天晚饭后,张文君见丈夫心不在焉的看电视,一副神不守舍的样子,就削了一个苹果递给他,说道:“还有啥烦心事吗?说过多少遍了,回到家里就该把它忘了。对啦,丹妮快考大学了,你也得关心关心呀,她舅舅来电话建议她考医学院呢!”杨丹妮舅舅张鸣当年分配到青埂县医院工作。文化革命结束后,恢复高考制度,他考上了省城医学院的研究生,后来就被分配到省城一家大医院上班,带走了妻儿,一家人迁住到省城。
杨立强似听非听,没有搭话。突然电话铃声响了,他迅即抓起了话筒。
就如心有灵犀带预感一样,果然是罗豪打来的电话。话筒那边道“我家许大哥今天已经到省城了,一行四人,明天要来县城哩。”
“好,好。知道了。我告诉赵局长,以后再和你联系。”杨立强一下子来了精神,立即给赵局长打了个传呼。
张文君看着丈夫的样子,笑道:“这会儿把魂收回来了。丹妮报考医学院,你看行不行?”
“行,行。女孩子学医是个好事。这两天我有点忙,丹妮的事你就多操点心吧!”说完,他歉疚的望了一眼妻子。
赵局长很快回过来电话,问明情况后说:“我马上给张县长汇报。”停了一会儿,他又打过来电话:“明天早上七点,县政府安排两辆桥车去省城迎接。请你问一下罗豪,港商住在哪里,让他联系好了,告诉我一声。”
杨立强道:“这么办吧,明早七点我把罗豪夫妇接到县政府门口,陪他俩坐支行的车,给政府的桥车带路。”
“好,你告诉罗豪,张县长和我明天都去。”赵局长特地叮咛了一句。
第二天,三辆桥车把港商许开昌一行四人,接到了涌泉镇新建成的青埂宾馆。
青埂宾馆坐北向南,迎面一座六层高的主楼,称作醉溪楼。四周有回廊、小亭,曲径流水、水池水榭,东侧是三层高的宾馆餐厅及游乐场所。院内树青草绿花香,是一座园林式的宾馆。
安顿好港商住处,稍事休息后,张县长、政府办吴主任、赵局长等人请港商到饭厅雅间吃饭。杨行长、罗豪和许大女也都陪着客人。

许开昌个子较高,前额有点秃,身材魁梧,五十岁出头。他带来的三个人中,一位叫刘宇,40多岁,身材高大,精力充沛,是位董事;一位姓高,30来岁,文质彬彬的,是位工程师;另一位姓邓,30多岁,中等身材,机敏精干,看样子是秘书。
招待客人的饭菜自然丰盛。许开昌坐在饭桌旁显得很兴奋,应付了几杯敬酒之后,便打开了话匣子。他说道:“人活在世上,就像漂浮的风筝,魂牵梦绕的还是长线的这一头,这头是‘根’呀。有‘根’人才活的踏实。”扭过身对他带来的三人说:“我们的县名有些来头呢,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青埂县吗?”三人笑着摇头。
张县长故意惊讶的说:“哎呀,我都说不上来呢,许总经理对家乡的事还知道的这么多?”
许开昌笑道:“你是父母官,咋能不知道呢?我家罗豪说不上来倒是真的。”
吴主任替他斟酒一杯,举起说道:“请许总喝了这杯敬酒,就开始说吧,我们也想听哩。”
许开昌并不推辞,一饮而尽,说道:“青埂山两边的山峰葱茏翠郁,泛着一股青气,比起周围的高山峻岭来,略低一些,看似两条山埂。《山海经》中记载:‘西王母梯已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传说这三只青鸟,替西王母取食时,常路过翠绿的山埂,停下来休息。人们就把山叫做青埂山,峪道称作青埂峪,县名也因此而来。有一次,青鸟把衔着的酒囊不小心掉了下来,生出青湖与涌泉河。因此,涌泉河也别称醉溪。宾馆这座大楼称醉溪楼,大概就是这个缘由吧。张县长,是不是呢?”
张县长点点头,笑道:“讲得好,不愧是青埂县人。”
罗豪咧嘴一笑,望着张县长说:“怪不得县城有条青鸟路,原来有说法呢!”许大女暗暗拉了一下他的衣襟,待他转过脸时,又瞪了他一下,意思说人家当官的说话呢,你加什么热闹。罗豪朝妻子咧咧嘴,仍然是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赵局长却接过话头说:“县城这些街名、路名都有些典故哩。许总肯定知道,也给大家讲讲吧!”
许开昌笑着看了赵局长一眼,说道:“地方官考我们这些游子呢,那我就说说吧。原来老县城只有一条东西向街,因其繁华,远近闻名,而且城北河滩沼泽地常有白鹤栖息,便借《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这句话,起名‘鹤鸣街’,后来县城又有了两条南北路和一条新街,其中一条叫‘青鸟路’,这个典故不必说了,东边的一条叫‘灵石路’,这是因为青埂山东峰之下有块较象元宝的巨石,很像曹雪芹《红楼梦》里那块灵性已通的顽石,我们便借这‘灵石’二字做路名了。至于玉禾街,这还是借‘青鸟’的典故起名的,唐朝刘禹锡有句诗‘青鸟自爱玉山禾,仙禽独贵华亭露’,那条街原来又是一大片绿莹莹的玉米田,寄景借典,街名即由此而来。各位地方官,我说的对不对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