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诚信三性(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这类书读的多了,也就修炼成了先生,有时还能写出几篇古风味颇浓的文章。不过,他毕竟是党教育多年的干部,并没有读到“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的地步,而是汲取营养,弃去糟粕,融合现实,为我所用,尤其能对建立青叶公司的企业文化提出一些有创意的见解,更让众人心服。何况他又排在兄长位置,自然就成了公司领导班子的顾问了。
韦兴主持会议,说道:“每逢佳节倍思亲啊!我们以这种形式怀念老爸,更有意义。他老人家虽然文化不高,但很明白‘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的道理。他懂得‘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的话,把人的德性放在第一位。他留下的‘诫儿女’诗,就是要求我们以修身为本,以诚信为贵,是比留下的厂子更重要的遗产。”
他喝口茶水,停顿一下,又讲道:“**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老爸的这种精神比什么都宝贵。我们今天重学‘诫儿女’诗,就是要发扬光大这种精神,更好地发展他留下来的未竟事业。”
接着他面对妻子,说道:“你最了解老爸写这首诗的前前后后,就先谈吧。”
叶白莲便先念了一遍父亲的“诫儿女”诗,接着把老人如何开始创业,被骗后孤立无援,如何咬紧牙关苦熬八年还清信用社贷款,用行动赢得了社会声誉,企业又重新振兴的故事讲了一遍。说到动情处,她涕泪俱下,呜咽不止,引得弟兄们也唏嘘不已。她突然声调激昂,斥责有的人忘了老爸的话,甚至说出老人的告诫过时了,想入非非,抵制不住诱惑的不贤不孝之语;接着声色俱厉的质问:“你到底想干什么?你知不知道你已经滑到了危险的边缘?”
几句话说得老三叶登高耳朵发烧,坐立不宁,待姐姐讲完,便急忙说道:“要允许人家改正错误嘛。自姐姐那次批评之后,我就把老爸的诗揣在怀里,一有空闲就拿出来琢磨,结合生意场上的实践,还真的嚼出味了。立身之本讲诚信,路子才能越走越宽哪。”接着他把自己对诚信的三点感悟大致讲了一遍。叶登魁听了耳目一新,便让他讲慢点,将要点记录下来。
韦兴笑道:“老三不枉多喝了几瓶墨水,归纳的挺好呢!‘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再用心总结一下,那就是篇好文章了。”于是,叶家兄弟执笔,韦兴修改,就搞出了那份材料。
省分行的“知名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由杨敬信副行长主持,省行办公室、研究室、项目处、筹资处、信贷处等主要处室都派人参加。杨敬信副行长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几句话讲完,便请与会企业家围绕议题,不拘形式,畅所欲言。
来者人才济济,不乏高明之士。发言的人一个接着一个,有的聪敏睿智,眼光深远;有的风趣幽默,视角独特;让叶登魁豁然开朗,大受启发,在笔记本上记个不停。

当别人都讲完了,杨副行长点到他时,叶登魁才抬起头来,拿出打印好的一沓“诫儿女”诗,先分发给大家。
待会场静下来,他发言道:“银企联姻,共求发展,应该靠什么?靠诚信。我从我父亲的实践和他写的诗中悟到了一些东西,尝试着提出了诚信的三性。”众人觉得新鲜,都注意听着他的发言。
他继续讲道:“虽然诚信这个词大家不陌生,经常讲,算老生常谈了,但它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属性呢?这些都很需要深究呀。从字面上讲,诚信可注解成言行一致的诚实和履约求真的信用,但这个概念仍属泛论。应该给它一个较严格较科学的解释,让大家都明白诚信的优点和好处,感到这的确是个‘好东西’,都坚持它,爱护它,增强大家实践它的自觉性。如果都能这样的话,那么银企联姻的纽带就会越来越牢固,共求发展的速度就会更快了。”
他稍停顿一下,感到会场上很静。他本来想照本宣科地念稿子,忽觉呆板不妥,便择起要点接着讲道:“我父亲‘诫儿女’诗中有这么两句‘靠个诚字换人心,左右逢源人人帮。苦尽甘来传美名,基业牢固又腾扬。’我从这儿悟到了第一点,诚信的稳定性。通俗点讲,相互诚信的人,交朋友就能处得久远。用我父亲的实践来说,他对信用社讲诚信,信用社也坚定不移地支持他,而且赢得了更多朋友,敢把钱借给他,愿与他在生意场上来往。他就是靠着这样众多的稳定关系,又腾扬起来了。所以说诚信具有稳定性。”
“哗,哗”响起一片掌声,待掌音落下,他又讲道:“第二点是诚信的互惠性,这一点好理解。我们讲诚信,遵守对银行的承诺,按期清偿贷款,也算支持了他们,对银行有利惠;同时他们也敢积极扶持我们,企业急需的周转资金不用发愁,我们不是也加快发展,得到了实惠吗?”杨敬信副行长带头鼓掌,还夸了一句“讲得好!”
叶登魁继续讲道:“父亲的诗里还有两句,‘儿女与人签合同,当示此嘱戒法盲。字字句句细细抠,敲响锣鼓好开场。’这里讲到了第三点,诚信的严肃性。诚信不等于轻信啊!它体现在对法规制度,相互制约条件的自觉落实上,也提醒人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哪!双方都得把话说明叫响,文字合同得细细抠,谁不履约,谁就得受法规制裁。诚信要靠法律法规来保障,这就是它的严肃性呀。”他的话刚落音,就又响起了一片掌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