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你的创造力,来源于坚持不懈的努力。
——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说:所谓的奇迹,不过是坚持的结果。
坚持是获得成功的必经之道,只有在不断地对目标的坚持中,才能实现你的梦想。就像房屋是由一砖一瓦堆砌成的;足球比赛的最后胜利是由一次一次的得分累积而成的;商店的繁荣也是靠着一个一个的顾客的购买造成的。如果这当中你放弃了坚持,后果可想而知。
西华·莱德先生是个著名的作家兼战地记者,他曾在1957年4月号的《读者文摘》上撰文表示,他所收到的最好忠告是“坚持走完下一里路”,接下来的其中一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跟几个人不得不从一架破损的运输机上跳伞逃生,结果迫降在缅印交界处的树林里。当时惟一能做的就是拖着沉重的步伐往印度走,全程长达140英里,要在8月的酷热和季风所带来的暴雨的侵袭下,翻山越岭长途跋涉。才走了1个小时,我的脚被一只长统靴的鞋钉扎了一只脚,傍晚时双脚都起泡出血,像硬币那般大小。我能一瘸一拐地走完140英里吗?别人的情况也差不多,甚至更糟糕。他们能不能走呢?我们以为完蛋了,但是又不能不走。为了在晚上找个地方休息,我们别无选择,只好硬着头皮走完下一英里路。”
“当我推掉其他工作,开始写一本25万字的书时,心一直定不下,我差点放弃一直引以为荣的教授尊严,也就是说几乎想不开。最后,我强迫自己只去想下一个段落怎么写,而非下一页,当然更不是下一章。整整6个月的时间,除了一段一段不停地写以外,什么事情也没做,结果居然写成了。”
“几年以前,我接了一件每天写一个广播剧本的差事,到目前为止一共写了2000个。如果当时签一张‘
写作2000个剧本’的合同,一定会被这个庞大的数目吓倒,甚至把它推掉。好在只是写一个剧本,接着又写一个,就这样日积月累真的写出这么多了。”
“坚持走完下一里路”的原则不仅对西华·莱德很有用,当然对你也很有用。
比尔·盖茨说:按部就班做下去是实现任何目标惟一的聪明做法。最好的戒烟方法就是“一小时又一小时”坚持下去。很多人用这种方法戒烟,成功的比例比别的方法高。这个方法并不是要求他们下决心永远不抽,只是要他们决心不在下一个小时抽烟而已。当这个小时结束时,只需把他的决心改在下一小时就行了。当抽烟的**渐渐减轻时,时间就延长到两小时,又延长到一天,最后终于完全戒除。那些一下子就想戒除的人一定会失败,因为心理上的感觉受不了。一小时的忍耐很容易,可是永远不抽那就难了。
想要实现任何目标都必须按部就班做下去才行。对于那些初级经理人员来讲,不管被指派的工作多么不重要,都应该看成是“使自己向前跨一步”的好机会。推销员每促成一笔交易,就为迈向更高的管理职位积累了条件。
教授每一次的演讲,科学家每一次的实验,都是向前跨一步,更上一层楼的好机会。
有时某些人看似一夜成名,但是,如果你仔细看看他们的历史,就知道他们的成功并不是偶然得来的,他们早已投入无数心血,打好坚固的基础了。那些暴起暴落的人物,声名来得快,去得也快。他们的成功往往只是昙花一现而已,他们并没有深厚的根基与雄厚的实力。
富丽堂皇的建筑物都是由一块块独立的石块砌成的。石块本身并不美观,成功的生活也是如此。
我们无法一下子成功,只能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所谓优良的计划,就是自行确定的每个月的配额或清单。
尽力实现你的目标吧。要全力以赴,并且让目标为你带来达到目标所需要的那种“自动调整能力”。那些高阶层的成功人物都完全投入自己的目标。
我们常常会在假日早上醒来时觉得,今天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急着做,于是东摸摸、西摸摸,就这样糊里糊涂过了一天,什么事情也没做。但是,当我们有个非做不可的计划时,不管怎样多少都会有点成绩。
这个普通的经验含有一个重要的教训:想要完成某件事,就必须先有计划。
请做到下面的事情:把你下一个想法(不论看来多么不重要),变成迈向最终目标的一个步骤,并且马上去进行。时时记住下面的问题,用它来评估你做的每一件事。“这件事对我的目标有没有帮助?”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马上停止;如果是肯定的,就要加紧推进。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科学家已经了解了原子内部的能量,但是当时对于“如何分裂”以及“如何应用”所知不多。美国参战后,准备尽快发明原子武器,并拟出了计划。经过无数的改良与研究,终于有了结果,美国首次在日本使用了原子弹。如果没有那个计划来推动的话,原子分裂可能延后10年或更久才办得到。
所以说,只有坚持才会使目标早日完成。
点滴智慧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能创造奇迹,只要他有决心比别人干得更好,并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收获。

5只要坚持就有未来
坚持,是每一个成功者的秘诀。
——比尔·盖茨
在《未来之路》一书里,比尔·盖茨反复地告诉人们: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而人们要不断适应这种时代的变化,而不要坐等未来,失去自我发展的良好时机。
“未来几年最大的进步之一,便是从个人电脑到各种大小的智能工具的发展。你会目睹从呼机、手机到笔记本电脑、电子书籍的一切事物(电子书籍阅读起来和纸上阅读一样容易)。所有这些都将和互联网相连,连接方式严密,而且对用户透明。总有一天,软件会使计算机学会说、听、看和学习。将来如果我们回头看看今天的个人电脑和软件,会发现它们难以置信的做作和初级。”
盖茨很清楚他在软件行业的地位。他阅读了大量有关新兴工业的文章书籍。他指出:“汽车工业过去的发展历程,与个人电脑行业刚刚开始发展的历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这也是他多次讲话的主题。
早期汽车的购买者是汽车爱好者,个人电脑情况也是这样。购买最早期个人电脑的人们,总试图用电脑来做事情,尽管这不是最有效的方式。
“过去人们喜欢开车出门,有点卖弄的意思。在汽车行业刚开始时,有些很好的汽车杂志,如《我的汽车》和《无马时代》,你会发现它与个人电脑行业的《比特》杂志很相似。它试图包括所有型号车的详细资料,并讲解其内部构成。尽管《无马时代》并没有获得持久的成功,但它对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早期的汽车有一些严重的缺陷。我回顾早期汽车的发展历程,不禁感到好笑,你必须下车,然后人工启动车子。
“我不知道个人电脑的启动过程是不是更糟,但的确是过时了。过去有一段时间,如果人们想使用个人电脑,就必须打开机箱,**一张卡片,必须了解里面不同的开关各有什么用途,甚至还要知道当他们发出了一个命令时,里面会发生什么样的冲突。甚至是那些坚忍不拔的人,也会觉得去给电脑添加一些外围设备,以便充分发挥其潜力,其实是一件麻烦可怕的事情。
“早期的汽车行驶起来不很平稳。道路泥泞时,车子会陷入泥里。最初的司机的概念不是指为你开车的人。司机更重要的职责是车子抛锚时能够修车,以便保证你能到达目的地。当然,这种概念不是很好。制造商必须使汽车更加稳固可靠。这样人人都可以自己开车。个人电脑现在还不完全是这种情况。”
比尔·盖茨指出,“随着产量和销售量俱增,汽车也经历了重大的革新。有几个制造中心尤其重要,例如底特律,使全国各地很多新公司参加进来,提出新的创意。很多新创意没能实现,也有很多已付诸实践,而且成为汽车上的重要部件。”
“就像在车上安装蓄电池,这样就可以使用收音机和车灯,晚上也可以开车。汽车公司还想出主意,引入动力转向装置,使用电力来协助驾驶,甚至协助摇动玻璃窗。这样驾驶车的人就不必非得强壮有力。
“个人电脑行业也需要很多这样的创意。当然,汽车发展的速度快得惊人,但我们的速度更快。尽管个人电脑已有巨大的改善,但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盖茨说,个人电脑业可以学习汽车业的发展历程,从而获得启发和创意。
我最喜欢的有关企业的书之一,便是艾尔弗雷德·斯隆写的《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就是他接管通用之后,领导通用取得了重大的成功。斯隆创造了很多现代管理技巧。
“他相信集成化的必要性。我认为个人电脑行业也需要集成化。他指出汽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是要提高效率,这就意味着提高集成化水平,因为它是一种非常复杂、高度综合的机器。个人电脑业在很多层次上情况也相似,例如在芯片这一层次上。现在你不再需要去买芯片,安装到自己的计算机上。计算机上本来就装有芯片。软件层次情况也类似。例如设想一下视窗98,你需要多少不同的软件组装在一起才能获得像视窗98一样的功能,答案是很多很多。
“现在为了帮助人们充分利用汽车,大量的相关行业发展了起来。需要有汽车展、私车培训、遍布各地的加油站,以便你随时都可加油。如果做长途旅行,还需要有停车休息的地方。第一家汽车旅馆出现于1925年。
“对计算机行业来说。情况很有意思,因为可能会有瓶颈状况出现;我们不得不培训大量人员,使他们了解操作系统。高技术行业的新工作和服务岗位的增长要快于供给。计算机行业是一个出人意料的领域。不论是新兴的提供服务的小公司还是大公司,发展速度都是很惊人的。”
点滴智慧:不打无准备之仗,是盖茨在开创事业一贯坚持的一个宗旨。正是由于他始终坚持这一宗旨,才使微软得到了稳步的发展,并把微软推向了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