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文章是狗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怀瑾原本大学微言58章胡扯乱谈蒙古
老南《原本大学微言》这一章的标题是蒙古西征与西方人的误解。其实,老南老老实实照抄史料就行了,何必还要自我发挥一通!你越发挥越体现你是外行充内行,你经纶三大教也就罢了,居然还来指手划脚乱讲历史,装蒜也要装得像一点吧!可老南连最起码的勘误工作都不耐烦去做。老南装蒜固然可恶,但他那一帮徒子徒孙拍马屁更可恶!什么“学界楷模,一代宗师”,什么“继续著孔圣、释迦文佛以来的伟大教化”,让我不由想起日月神教中那帮大喊“文成武德,仁义英明,中兴圣教,泽被苍生”的群魔小丑。
我已经连续指出老南原本大学微言里两章的历史认识错误,现在继续义正词严指出老南更为显著的历史认识错误!我要让爱好历史的网友们看清楚,所谓的“学界楷模,一代宗师”其实既不堪作楷模,也不配为宗师,他的历史认识水平登大雅之堂不足,令我等捧腹有余!
大家看,老南俨然以“楷模”、“宗师”自居,居然要来——“提出几个观点,以供诸位及将来学者研究作参考。”^_^
老南的第一个观点是:蒙古这个名词的来源,很可能是从西汉初期“冒顿”这个名词的变音而来。等于现在西方人称中国为china,是从秦的变音而来。冒顿,就是汉高祖亲征时,把他围困于白登的那个氏族。
匈奴单于冒顿居然是蒙古一词来源?居然还拿china与秦来附会?老南还真敢信口开河!我们知道蒙古跟蒙兀室韦有关。而蒙兀室韦原在中国东北部,它跟匈奴族是两个不同的民族。老南口中的二者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如果说蒙古是冒顿(单于)的变音,那我还想说女真是军臣(单于)的变音呢!^_^
老南的第二个观点是:自汉以后,匈奴、乌桓等族,喜欢尊称他们所敬服的君长叫“汗”。事实上,是从仰慕汉朝的用意而来的。“汗”就是“汉”的同音语,只是为了区别,中国的历史上便采用“汗”字,而表示刘氏王朝所建国的“汉”字,是华夏民族文化的正统。匈奴、突厥因景仰汉室的威风,也自己尊称为汉,是要降格以从,所以便用一个同音的“汗”字来替代了。换言之,“汉”字也好,“汗”字也好,反正都是自认同样是一个“大汉”的民族。所以到了唐代,因唐太宗李世民和李靖在武功上的威望,突厥便全体降服,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这个尊称的含义,就是把中原皇帝称“天子”的“天”字,加在“汗”字前面,便成为“天可汗”了。换言之,就是推崇唐太宗为皇帝的皇帝。因此,在十三世纪的开始,铁木真崛起蒙古,便自称为成吉思汗,也正由这种传统观念而来,并不是从“汗马功劳”的“汗”字取名的。
我要告诉大家,老南说“自汉以后,匈奴、乌桓等族,喜欢尊称他们所敬服的君长叫‘汗’”完全是胡扯,自汉以后,匈奴、乌桓等族的君长还是叫单于!曹操征乌桓,三郡乌桓的君长就是单于,一个单于叫蹋顿,还有一个单于叫楼班(见三国志)。至于匈奴,一直就叫单于,五胡乱华中汉化的匈奴族人刘渊还称单于呢!没有汉化的,如《魏书》中的匈奴后裔宇文莫廆也自称单于,“塞外诸部咸惮之。”从《资治通鉴》里我们还看到“燕主垂以魏王珪为西单于,封上谷王,珪不受。”“汗”是怎么来的呢?“汗”是从“可汗”来的!可汗,又作可寒,原为“神灵”、“上天”之意,初为尊崇神祗上天之称,其后假借为臣民对君主之尊称。鲜卑族的拓跋部、乞伏部、慕容部等首领都有被尊称为可汗的。《资治通鉴》中魏纪九的景元二年就提到鲜卑族拓跋氏“至可汗毛,始强大”(这里的魏是三国时代的曹魏)。但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那是在《魏书》中的蠕蠕(柔然)族首领社仑自号丘豆伐可汗(《资治通鉴》作豆代可汗)的时期(这里的魏是北魏,为鲜卑族拓跋部所建)。《魏书》作者解释说“丘豆伐,犹魏言驾驭开张也;可汗,犹魏言皇帝也。” 老南连历史书都不看清楚,就自我感觉良好地声称“事实上,是从仰慕汉朝的用意而来的。”还胡说什么“汗”就是“汉”的同音语,只是为了区别,中国的历史上便采用“汗”字,而表示刘氏王朝所建国的“汉”字,是华夏民族文化的正统。照老南的这个逻辑倒可以推出“可汗”是“克汉”的同音语,是从藐视汉朝的用意而来的!^_^
老南的第三个观点是:在中外的历史上,凡是原先居住在北方地区的民族,如果崛起南征,大多数必定会占领南方,统一全国的。中国的历史,是有很多次的先例。欧洲各国的历史也是如此。甚至十七世纪新兴的美国,也不例外。孔子也曾经说过北方之强与南方之强的异同,那是从地球物理,与地区民族性的科学观点上立论,理由太多,一时说不完,而并不是本书的正题,就不多说了。
当我看到“十七世纪新兴的美国”这一句,捧腹大笑不止,十七世纪美国在哪里啊?而接下来看到有关孔子的言论,不由得一阵恶心反胃,简直都要呕吐了,孔子在老南心目中不愧是“万古常新”,居然能从地球物理,与地区民族性的科学观点上立论,高!实在是高!
老南的第四个观点是:成吉思汗在蒙古的崛起,包括他的子孙,在几十年间之所以西征东讨,南征北伐,无往不利的条件,并非天助,也不是蒙古军别有好勇善战的武功。实事求是来说,那是因为蒙古军在当时,拥有了世界上强大兵种的关系。这也就是佛学上说轮王须有七宝中之一的“马宝”。十三世纪的东西各国,虽然也早已知道使用骑兵,但使战马繁殖群生,加以严格训练骑射等武功,而成为集团作战的骑兵,却以蒙古军最为成功。这等于是二十世纪初期,用拥有大量机械化的坦克部队,以压倒性的攻势,歼灭地面上的陆军,当然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了。但也不要忘了,能够崛起而领导人群的人物,胸怀大志,腹有良谋,加以宽大坦诚的作风,有德才有威的形象,最为主要。成吉思汗便是这样的一代之雄,才能培养发展出史无前例的骑兵威力。

这个观点总的来说我不否认!因为这种观点并非你老南独创!^_^历史学家们早有认识!并且比你老南阐述得要详细深刻得多!相反你老南学历史学得极为蹩脚,才会说出“二十世纪初期,用拥有大量机械化的坦克部队,以压倒性的攻势,歼灭地面上的陆军,当然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了”的话来。事实上,大量机械化坦克部队在战争中投入使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于二十世纪的1939年,结束于1945年!如果三四十年代还能算初期的话,那么“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就可以改为“人之而立、不惑,性本善”了!^_^
老南的第五个观点是:成吉思汗崛起后,为什么不先行南征,打垮金国,直下江南而统一南宋的天下,却偏要远征西域而打到欧洲呢?这个问题,大家似乎都忽略过去。尤其是西方的学者,过去素来不了解东方和中国的历史背景,所以只以“黄祸”这一个观念,用来概括蒙古或东方,甚至是所有中国人的野蛮了。如果你熟悉中国史,不要说上占或西周,你只要从秦汉开始,展开中国历代的历史记录,几乎不论哪一朝、哪一代,百年内外,或几十年之间,没有所谓匈奴、突厥等等从西陲、北疆进入的侵略战争,这种事件不一而足。中国历史上所谓的“胡人”,就是指由西陲和北疆所有侵略中原的各个民族的统称。而且历代以来的胡人,其中大多数早已是胡汉交流的混血种族。不管如何,凡是从西陲北疆入侵的胡人,以畜牧为生,牛马羊及骆驼的繁养,首先便需要占领西北和北疆的蒙古草原,才能立足。而草原在中国西北的边境,根本就无法严格划界。因此,西胡、北胡的入侵,首当其冲的便是蒙古各族。铁木真(成吉思汗)从幼小孤苦的心灵中,深受他族侵凌之害,而且也明白西胡的祸害特别深,所以一旦崛起,趁着屡战屡胜的余威,就长驱西向。所以他对被征服的各国说:“因为你们犯有滔天大罪,我乃奉天命来惩罚你们的。”这便是他西征的原因所在。至于他当时对于在南方的金国,和更南方的宋朝,还没有可以南征的认识,一直到他死后,他的儿子们南进,攻下全国所属的潼关,才知道中原故国也不过如此而已。因此,才敢奢望华夏,但仍要先派人和南宋联合,灭了金国。再到宋理宗景定时期,公元一二六○年,由忽必烈在东北的开平建都开始,才入主中国,统一海内。忽必烈在位三十五年,以后经历六个皇帝,或三年,或四年,或十三年,一共加起来,不到三十七年,只有最后亡于明朝的元顺帝,也和忽必烈一样,在位三十五年。
老南居然还大言不惭地“如果你熟悉中国史”,俨然以为只有熟悉中国史,才能对这套胡说八道心有共鸣击节赞叹!^_^其实,什么西胡、北胡的入侵,首当其冲的便是蒙古各族,什么铁木真(成吉思汗)从幼小孤苦的心灵中,深受他族侵凌之害,而且也明白西胡的祸害特别深,统统是大放狗屁!成吉思汗西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建议大家去看《蒙古秘史》,里面说得清清楚楚,是花剌子模国官吏无理杀戮蒙古商队,劫取财物,成吉思汗派使者质问,花剌子模国王不问青红皂白杀了使者,导致成吉思汗一怒兴师问罪!《元史》太粗糙,也可以将就读了,“西域杀使者,帝率师亲征。”虽谓言简意赅,可也太简太赅了!老南大概是不知道“铁木真(成吉思汗)幼小孤苦的心灵中,深受他族侵凌之害”的他族是哪一族?^_^所以居然睁着眼睛说瞎话:“至于他(成吉思汗)当时对于在南方的金国,和更南方的宋朝,还没有可以南征的认识”。既然你老南说没有南征认识,元史上清清楚楚写着“帝与皇子拖雷为中军,取雄、霸、莫、安、河间、沧、景、献、深、祁、蠡、冀、恩、濮、开、滑、博、济、泰安、济南、滨、棣、益都、淄、潍、登、莱、沂等郡。”这是干什么?跟金人玩游戏?^_^可笑老南不知成吉思汗生前就马踏中原,吓得金国放弃中都(现北京),迁都开封,居然还胡扯“一直到他死后,他的儿子们南进,攻下全国所属的潼关,才知道中原故国也不过如此而已。因此,才敢奢望华夏,但仍要先派人和南宋联合,灭了金国。”真是可笑之极!还“奢望”呢?成吉思汗要让世界变成蒙古人的牧地,这种大志他是从不掩饰的!金国当时不过“冢中枯骨尔”,在蒙古人铁蹄下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幸得成吉思汗西征,从而苟延残喘,又何来奢望华夏一说?
行文将毕,我想说几句虽在题外却又切题的话——我们看历史论说文章,要看的只是:一、考据是否真实?二、义理表达得清楚与否?三、辞章好不好?有了这三点标准,一切不敢说它不好的所谓名家之作,在不符合三点标准之下都可以叫它狗屁。这三点标准,可以使我们摆脱尘世纷扰众口铄金的羁绊,变得心胸开阔气象一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笑傲千古风流人物。任何文章,如果它牵强附会,胡说八道,文字不堪入目,就算是唐宋八大名家写的,又怎样呢?我们绝不可以看不下去一篇文章,却人云亦云的跟着说它好,或随大流歌颂作者是什么“学界楷模,一代宗师”。我们该有这种气魄: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不好就是狗屁!我们该敢说我们心里的话,当你被一篇滥文章烦得要死,你除了大骂狗屁,还能骂什么呢?不过只会光骂狗屁不算什么,而我在骂南怀瑾文章狗屁的同时,还能印证史籍文献根据事理逻辑来证明确实是狗屁,这才真叫拍历史文化砖!^_^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