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间一干怪现状看中国人的僵尸思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从某棋友的笔名同道(道同)看独裁者的“道统”》一文中我曾引用李敖的言论“一个活人,灌着一脑袋‘僵尸思想’,在我们这个社会里毫不稀奇……所谓僵尸思想……到处都可以在中国人的行尸走肉上借尸还魂。所以,在许多时候,我简直怀疑:我们到底是活在现代呢还是生在古代?是死人重生呢还是根本上就是活死人?”来批判棋友论坛某位笔名同道(道同)的棋友的道统思想。
在那篇小文中我还说——所以无论大陆与台湾、海外,无论红与白,僵尸思想是可以同道(道同)的!
那么,充斥于中国人头脑中的僵尸思想有哪些呢?李敖告诉我们:“种类是很多的:例如‘孔老二思想’、‘西门庆思想’、‘魏忠贤思想’、‘袁大头思想’……”
李敖列举的种类未免有些大而化之,窃以为从他所列举的各种僵尸思想往下又可以细分开去,像孔老二思想就可以分为“夷夏思想”、“非礼思想”、“不问稼穑思想”……西门庆思想又可以分为“种马思想”、“酒肉思想”、“孔方思想”……魏忠贤思想可分为“太监思想”、“生祠思想”、“厂卫思想”……袁大头思想可分为“投机思想”、“总统思想”、“帝王思想”……其实除却李敖列举的这些之外,还有没有呢?鲁迅在他的《鲁迅全集》里告诉我们中国人里从来就不乏“看客思想”、“阿Q思想”、“乏走狗思想”……
自涉足网络以来,种种光怪陆离,匪夷所思的现象便目不暇接,看得多了,脑子里不免就会分门别类,打上标签以作区分。然而,我惊奇地发现,原来万变不离其宗,一干林林总总网络怪现象无非各种僵尸思想在因特网这块大幕上的投影。
有至今还死抱“夷夏思想”不放的,想把元朝和清朝历史从中国历史中剔除出去的“纯种炎黄子孙”、“皇汉子民”。也有清宫戏看多了,整天就无病呻吟大喊吉祥的“格格阿哥们”。尽管胡适先生早在1934年就告诫我们说,不要穿古代的戏装演现代悲剧。而穿着古代汉服的“皇汉子民”跟身着宫装马褂的“格格阿哥”演起现代的滑稽剧来真是殊途同归,不相上下!

有慨然以种马自诩,肩负扫荡天下美女重任的YY作者群。还有在幕后推波助澜拉偏套使正劲的文贩们。他们其实是“种马思想”与“孔方思想”并驾齐驱的“思想者”,或许,“酒肉思想”也会偶尔露“峥嵘”。“意淫文学”是他们的可望不可及的目标,“**网络”是他们的“道可道,非常道”的即时战略!
有把论坛当成自留地的斑竹们。还有一大群上蹿下跳,吆五喝六的马甲们。把论坛当成自留地的斑竹们的“总统思想”可谓是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了!^_^不过,单单不是东西的“总统思想”却也罢了,网民们大可退避三舍,敬而远之,问题是“厂卫思想”却催生出一大群上蹿下跳,吆五喝六的马甲出来,如嗜血水蛭、附骨之蛆,叫你如芒刺在背,躲不胜躲,防不胜防!全球最大的围棋论坛(这可是货真价实,绝非号称全球第一的XX网所能比的)Tom棋友论坛大分裂的直接原因虽然是菜鸟杯删帖事件,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窃以为,“总统思想”灌满头脑的两斑竹与“厂卫思想”催生出来的大群马甲,却是大分裂事件的总源头所在。
此外,还有许许多多不胜枚举的现象,如那些铺天盖地的跳出窗口式的小广告,还有只会反映“插插插”和“啊啊啊”的文与图,于今在网络间泛滥无比,笔者在此倒也不想再赘述,且任读者们自己去感受,去体会,去品味吧!
看看行文将毕,笔者却有了一丝踌躇,扪心自问:作为一个生在红旗下,走在春风里的共和国公民,对于鲁迅那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境,又能体会几分?
可是要等到完全体会那种心境,恐怕到时候人都已经老了。还是姑且先来响应李敖的号召——“我们必须向一切陈腐的、落伍的、八股的、神怪的、闺秀的混乱思想宣战”,因为“我们不再容忍它们来毒化青年少年的思想,蛊惑这些清白小朋友的心灵”。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