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的起源|元元|“盗亦有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逻辑与YY》、《YY擦边球》里我曾提到过一家对于它所从事的“**原创文学事业”也是“一贯以长远眼光看待”的“优秀的文学网站”。它就是曾经煊赫一时,点击率远远令后来者望尘莫及的元元网!^_^
遥想元元当年盛况,不胜神往。^_^“坦白说,元元作为三岸四地共有的一个**交流场所,大陆、台湾、香港、美加甚至欧陆都有朋友在为元元的发展作贡献!”^_^——这是因特网上私下流传的一篇《2000年**文学的总结》里的一番对元元网定位颇为精准的概括,颇有《梦回唐朝》那两句词“忆昔开元全盛日,天下朋友皆胶漆”的味道。可惜元元作为YY一词之源,不但少有人知(我起先也不知道),而且YY一词能广为流传,深入人心,其实元元也居功至伟,只不过功成身退,名遂不彰,真憾事也!^_^
现如今某家号称全球第一原创文学网的《XX网作者使用必读》一笔抹杀元元“首义之功”,霸王硬上弓,强行定义YY为“我在那样情况下,最能带给我快感的描写。”^_^这种做法不但在逻辑上违背了同一律,在法律上也明显有侵犯知识产权之嫌^_^,在道德上更是大为理亏,愧对前贤。^_^不由让我想起了大半个多世纪前,一位外号叫“章疯子”的老人说的话“知当时实事者已少,夸诞之士,乃欲一切笼为己有”。
一位名叫亚伯拉罕•林肯的美国总统还说过比“章疯子”更意味深长的话——
You can fool some of the people all the time and all the people some of the time but you can‘t fool all the people all the time.
以上这段英文翻译成中文,便是:你可以暂时欺骗所有人,你可以一直欺骗部分人,但你不可能一直欺骗所有人。
是啊,历史真相往往是不容歪曲,割裂历史的做法更不得人心。相信那些元元网的“老淫民”看到了《XX网作者使用必读》里关于YY的定义,定会义愤填膺,拍案而起。事实上,若非元元网的“老淫民”的口述历史,吾辈又岂能拨开那笼罩于经典名词之上的层层迷雾,去透析那段隐藏在迷雾之后的真实网络历史?^_^
元元网的“老淫民”中,上海的就有不少!^_^《2000年**文学的总结》告诉我们——“和上海宁一道成为今年令上海人骄傲的,是另一位上海作者竹叶青”、“《夜色下的上海滩》这篇作品,是今年世情(图书馆里的「都市生活」)系最佳作品”。

李敖说他在上海(暂时居住的时候),因为是外地人,知道外地人常常被本地人呼为“猪猡”。又说上海是个市侩气极重的地方,给他印象不佳。我以为,上海作者竹叶青、上海宁“扬威元元”“成为上海人骄傲”的一段网络历史事实,定能破除李敖带给读者的偏见。^_^
事实上,那《夜色下的上海滩》中的精彩写实笔法,又岂是今日一大群小儿科级YY作者所能望其项背?^_^
文犹如此,德何以堪?我看在“盗亦有道”这个层面上,元元网的作者们更能让当今的一大批YY作者汗颜!
首先,元元网作者群体们对自己的定位非常准确——**文学写手,**文学作者,谢绝十八岁以下人士参观。^_^
这样的自知之明何其可贵啊!人贵自知!一个人若连自己有几斤几两都搞不清楚,定位不准,又焉能从自身出发来YY一通。当然,有了自知之明之后诚实就是另一点可贵之处了!有人纵有自知之明,却无诚实坦白的勇气,那跟无自知之明又有多大区别?你一边打YY擦边球,瞄着形而下方向,一边还想要男男女女大大小小老老少少通吃,这也太没“道”了吧!^_^
其次,元元网作者群体们无私的奉献精神从以下《2000年**文学的总结》中的一段话可见一斑!^_^
——“在元元改版之初,原本据说有改版後元元将根据点击率付给**作家稿酬的方案,但是这措施一经公布即受到大多数作家的强烈反对并因此搁浅,反对的理由,主要是因为这样做会容易造成商业化的写作,同时干扰许多非主流作者创作的思路。”
这正是孟子所提倡的“富贵不能淫”的动人典型啊!^_^现如今还有几个YY作者能具备如此高洁的不图名利的道德情操?尤其那些个打YY擦边球的作者们看似往元元擦,表现手法雷同,而其中境界双方却高下立判,判若云泥。元元作者群细腻的写实文笔不仅让打YY擦边球的作者们“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而盗亦有道,不图名利的道德情操更是让他们“瞻之在前,忽焉在後”了!^_^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