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之神的“独孤九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过一段TOM论坛拍砖岁月,不知不觉倒化身为神,自然而然自创出一门拍砖神功。本人思忖良久,终于将之命名为“独孤九砖”。
虽然,本人之“独孤九砖”借鉴了金大侠的“独孤九剑”的剑意。然而却是数年IT生涯,勤抓Bug,自行悟道,慢慢悟到了人生妙谛而来,其后再勤修“内功”,又过数月之后,终于明白了天人化生、万物滋长的要道。^_^
这“独孤九砖”一横空出世之后,历史文化论坛的不少仁兄便首当其冲。
那些个被“独孤九砖”拍过的仁兄一时被拍,心中可能还大大的不服气,以为自己一时疏忽,或是“天亡我也,非战之罪”。我想告诉他们的是在棋坛中有一位爱吃大闸蟹的“棋圣”就很喜欢用“昏招”这一说法来掩饰自己在棋盘上真正的败因。
其实,很想让被拍过仁兄们扪心自问一下,要在极短时间之内,阅读完一篇帖子,并几乎是同时目光如炬地发现其中Bug,随后几分钟写好回帖或拍砖之帖,发上网去,又岂是容易之事。
这世上有很多事,就是看看容易,事后想想也容易,只是当时你便做不到。
套用风清扬前辈一句话——历史论坛中(其实诱导我上错船的那个号称全球原创文学第一的起点中文网又何尝不是,整个因特网又何尝不是)各有无数蠢才,以为将历代传下来的史籍读得精熟,自然而然便能大放厥词,哼哼,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了人家诗句,做几首打油诗是可以的,但若不能自出机杼,能成大诗人么?
当然,本人亦不敢以“大诗人”自居。本人纵然自行悟得了“独孤九砖”,倘若使出时砖法不纯,毕竟还是敌不了当世高手。要想多胜少败,再苦练数十载,到了知命之年,或许便可和天下英雄一较长短了。——虽然本人也常常这么想:何况当今之世,真有甚么了不起的英雄人物,嘿嘿,只怕也未必。
既然领悟“独孤九砖”,也不打算敝帚自珍,本着共享精神公诸于众,且为读者讲解一下这入门的功夫。
第一式是“总诀式”。也可以说是总纲。大凡文章,必有提纲,纲举目张,方能张袂成阴(哪怕是YY文章,姑且也算是纲嘛。^_^)“独孤九砖”的功夫以精气神为体,以砖为用;精气神是主,砖为从;精气神是纲,砖是目。精气神倘若练不成,拍砖术再花巧,总归无用。
有人要问了:精气神又如何去练?其实这道理明明白白,已经流传了上千年,有道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当然,这只是练精化气的必经之路,想要更上层楼,练神还虚,就要领悟更为精深的口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佛家类似的口诀则为“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能真正到达这一境界已经是难能可贵。倘还要勇猛精进,跨入“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地,做到神明自用,大智若愚,只言片语无异当头棒喝之猛砖,嬉笑怒骂皆成振聋发聩之巨响,而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绝不萦怀,又是谈何容易?至于那“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该怎么走,那就不是独孤九砖总诀所能道出。大家信马列也好,拜上帝安拉释迦摩尼也成,爱干啥干啥。
第二式是“破砖式”。^_^深受拍砖之苦或打算一展拍砖之才的网友们可得瞪大眼睛看仔细了。
要上网,总得有网可上;要做黑客,总得有计算机让你去“黑”;敌人要拍你砖,你须得有帖子给人家来拍才成。一个从未上过网拍过砖的弱智,偶然上一次网,拿了砖乱挥乱拍,你见闻再博,也猜不到他下一砖要拍向哪里,砸向何处。就算是拍砖或捱砖成精之网虫,也决计破不了他的板砖,只因语无伦次,并无规律,‘破砖’二字,便谈不上了。只是不曾上过网拍过砖的弱智,虽语无伦次,却也不会遭来多少反击,因为首先他不会给人帖子造成多大打击,其次他被高手拍过之后也不痛不痒,没什么感觉。真正上乘的拍砖术,则是能刺激人而决不能为人所刺激。因此“破砖式”对于那些不曾或是极少上过网拍过砖的弱智是用不着的。
拍砖之人或当面质问,气势汹汹,或背后下套,皮里阳秋,总是有规律可循的,只须在极短时间内寻出破绽,一出手便能出奇制胜,灭了对方气焰。有人若问:“要是对方也能一眼看出你帖子里的破绽,一出手也能出奇制胜呢?”那么本人要告诉你:他也是一等一的高手了,二人拍到如何便如何,说不定是你高些,也说不定是他高些,不过“内力”深厚者想必会占些便宜,第一式不是讲过了么,“独孤九砖”的功夫以精气神为体,以砖为用。说到这里本人禁不住也要学风老先生叹了口气,然后接着说道:当今之世,这等高手恐怕是难找得很了,只要能侥幸遇上一两位,那是网虫们毕生的运气。
至于要练就一双一眼就能看出对方帖子破绽的如炬慧眼究竟该是如何练法。本人也很难提供速成法门,只能略作经验之谈:本人当年初学编程,面对天书一般的代码符号,简直头大如斗,编出来一个五子棋的小程序,都是Bug无数,抓一漏二,难以运行。学习多日,也未见成效。终有一天,本人携程序书去登山,待到山顶之上,俯瞰四方,大有“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之意境,心底摹然生出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于是坐下来静心读书,往日种种疑难居然迎刃而解。从那以后,学习编程,抓起Bug来便有一日千里之势。
“独孤九砖”第三式“破讽式”破的是各种冷嘲热讽。
第四式“破辱式”破的是各种羞辱。
第五式“破骂式”破的是各种恶毒谩骂。
第六式“破讥式”破的是各种讥刺。
第七式“破笑式”破的是各种借笑话之名而行拍砖之实之言论。
第八式“破疯式”破的是各种装疯卖傻之举。
以上种种,究其原理和破砖式一般无二,读此帖的读者诸君中聪慧颖悟者想必自能学一反三,触类旁通,也不必本人饶舌了。
第九式是为“破气式”。
前文所说“要想多胜少败,再苦练数十载,到了知命之年,或许便可和天下英雄一较长短了”,主要指这一式而言。养气可是天下间一等一的功夫,试想纵然如“八风吹不动”的苏学士,也会被佛印和尚“一屁打过江”。养气之功何其难哉!然而究竟怎么个破法呢?说来倒也简单,以气破气!希望某些读者看后可别像黑风双煞那样误读真经,误入歧途,误解为是脾气越大越能克敌制胜。^_^

如果能牢牢把握好“总诀式”,潜心修炼精气神,何愁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显然,这位几千年前的“气宗”雄辩家、拍砖大师,虽未修习“独孤九砖”,却早已明晓“以气御砖”的不上至理。
至此,九式“独孤九砖”已经一一阐明。要修习这“独孤九砖”,要旨是在一个“悟”字,绝不在死记硬背。等到通晓了这九砖的砖意,则无所施而不可,便是将全部变化尽数忘记,也不相干,网络临敌之际,更是忘记得越干净彻底,越不受原来砖法的拘束越好。
须知,拍砖之术尽在个人修为,同是论坛拍同一人,同是一种类型砖,拍出来时威力强弱也大不相同,这独孤九砖自也一般。
行文至此,打算补充几句话。虽然,风清扬老先生曾说过:“大丈夫行事,爱怎样便怎样,行云流水,任意所至,甚么武林规矩,门派教条,全都是放***狗臭屁!”
而深受黑客“Free”精神熏陶的本人确实也很想照方抓药来一句:大丈夫行事,爱怎样便怎样,行云流水,任意所至,甚么网络规矩,信仰教条,全都是放***狗臭屁!
然而本人却又笃信康德的那句名言:这世界唯有两件事能带给人类深深的震撼:一是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因此,本人只能怀着一颗矛盾的心,对打算修习独孤九砖的网友们隐晦地说一句:就算拍砖者真是正人君子,倘若想要拍你,你也不能甘心就拍,到了不得已的时候,针锋相对的拍砖手段,也只好用上这么一点半点了。
最后还附带提一点,在下所创独孤九砖虽是借鉴了金大侠的“独孤九剑”的剑意,但觉得用来在金大侠身上一试却也未尝不可。前些日子在TOM棋友论坛和棋人棋事论坛所发《抑制韩流,功在金庸》一帖,便深孚独孤九砖之“砖意”。
附录:
《抑制韩流,功在金庸》
棋友们,我们欣喜地看到,自常昊05年初力斩毒蛇把应氏杯留在中国之后,一度肆虐非常的韩流硬生生被扼住了势头,天下大势开始向我方倾斜。三星、LG杯上锣鼓喧天,中韩围棋擂台赛又由常昊终结,亚洲杯快棋赛王檄力屠石佛大龙捧杯而回,可以说中国围棋迎来有史以来最好的时期。它不是由某个人创造的时期,而是由一群人开创的,姑且命名为“龙虎豹”时代吧。
在这个繁花似锦的好年头里,我们盛赞那些为中国围棋洒下含辛茹苦汗水的功臣们,但是本人在此提醒各位,千万别忘了,还有一位大功臣对于中国围棋功不可没,若非有他,韩流也难轻易抑制。大家伙儿应该记住他的名字——金庸!
提到金庸,有人会想起陈年旧事,如陈祖德去香港看病,金庸热情把他留宿家里数月;金庸力捧吴清源,弘扬围棋传统;聂卫平收金庸为徒……但是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皆不足道。这里所要提的,是金大侠用他的伟大作品为抑制韩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众所周知,韩国棋界中人对金大侠的作品可谓是手不释卷。且不说李昌镐火车上手捧《神雕侠侣》如痴如醉,曹薰铉神侃武侠内力天花乱坠,就连那桀骜不驯眼高于顶的李世石回答记者百问时还自承《射雕英雄传》乃本人最爱。
本人早有一个隐埋心底很深的推测,但在韩流强劲之时还不便道出,现如今值此形势大好不是小好的时代,忍不住要宣诸于口:中国方面一再向韩国推出金大侠的作品,实是颇具深谋远虑的一着棋!真堪与18世纪欧洲人向亚洲倾销鸦片相提并论。
那韩国棋界诸人,误以为中国人有“好东西大家分享”的豪侠之风,实是大大的错了。试想,金大侠作品中虽然屡屡提到围棋,但金大侠本人棋力不过业五,以此等棋力写棋而入书,安能有助韩人一干职业棋手,众多韩人身陷珍珑之局,心乱神迷而不自知,可为天下笑。
再以韩人数顶尖棋手观之。譬如石佛,虽以佛为号,然而其人果真能如石佛般太上忘情?须知,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此人自幼沉浸黑白世界,未明男女情事,便如同那虚竹和尚一般,但好色而慕少艾,乃是人之天性,即便如虚竹,虽谨守戒律,每逢春暖花开之日,亦不免心头荡漾,幻想男女之事。何况那李昌镐还身处21世纪物欲横流之时。一旦沉迷于金大侠作品中,读到那虚竹与西夏公主胡天胡地、尹志平对小龙女乘虚而入诸番引人入胜之文字,难保不神游物外,心潮起伏,血脉贲张。有道是:三十而立。既然已立,却又孤身未婚,阳气大旺,不得阴气调和,岂不危险。又譬如李世石,小小年纪,匆匆成婚,想来必有金大侠作品之功,然少年冲动,势必难免,夜夜**,任你铁打的汉子恐也承受不起,又焉能有闲暇埋首于枯燥之黑白世界?总而言之,大李是年长而未婚,阳盛阴虚;小李是年幼而早婚,阴盛阳衰。二人情理虽异,症状仿佛,一般的阴阳不调。有人以为金大侠的作品,最重阴阳调和,于韩人不无裨益,却又是大大理解错误。金大侠调和阴阳,惯用险招,如石破天被人猛击致命要害,张无忌被装进乾坤一气袋里闷得半死方能龙虎交汇,阴阳相济。行险之策,非到万不得已,则不能用之!至于二李,想来只要存天理,去人欲,多多学习我中华上国流传于韩国之瑰宝——儒学,必能徐徐调理好,乃至修身,齐家……
尚记得春兰一役,石佛险胜,主办方在颁发奖金同时,赠与《金庸全集》一套,真可谓糖衣炮弹。当时暗想,石佛已堕吾国彀中。时过境迁,人事已非,不想效应来得如此之快……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