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佳人爽yy(补写前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子佳人爽YY,古今一辙使人哀
YY作何解?我起先也是不甚清楚,在网上多次见到之后,一度还以为是“歪歪”。后来问了个网友,才知道原来是“意淫”。
我最近几个月根据自己多年前的亲身经历和道听途说的一些事在写一篇黑客小说,题目叫《因特网之游戏规则》,期间听熟人推荐,说起点中文网很大,号称全球最大原创文学网云云,建议我把小说发上起点,可以在起点边发边写。我便欣然同意,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刚写的几段发了上去。殊不知却是上错了船,之后偶来闲情逸致去起点首页走马观花,看了一篇又一篇,险些跌破眼镜。
时至今日,我也略有所闻,因特网上流行的YY小说,正是大行其道,如火如荼,渐有千秋万载,一统江湖之势。然而实难想象,环顾整个号称全球最大原创文学网首页,大凡玄幻、武侠、都市之类,莫不以YY为纲,纲举目张,张袂成阴,真让人不禁回忆起“以阶级斗争为纲,一抓就灵”的那句口号。身为异端,忝踞其位,不胜惶恐。
想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古佳作向来也不乏YY。以在下浅见,如宋玉的《神女赋》、曹植的《洛神赋》,便是以生花妙笔,写心底YY之幻象。
从元大诗人的《莺莺传》到剧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才子佳人YY之情,由简入繁,渐入佳境。
到了明清之际,小说在当时人们精神生活中渐渐占据重要地位。各种才子佳人YY小说便逢时而生,如:《飞花艳想》、《凤凰池》、《风月鉴》、《合浦珠》、《好逑传》、《蝴蝶媒》、《梦中缘》、《巧联珠》、《听月楼》、《吴江雪》、《引凤萧》等等。
以上林林种种,虽算不上是形而上的,但距形而下却还有段距离,真正那些形而下的,比如:《如意君传》、《桃花影》、《杏花天》、《梧桐影》、《闹花丛》、《灯月缘》、《春灯谜史》、《绣榻野史》、《痴娇丽》、《春染绣榻》、《脂浪斗春》、《碧玉楼》、《春梦琐言》等等,那可真就“下”到了脐下三寸处,谓之“器”了。
张竹坡所批的“第一奇书”——《金瓶梅》中自然少不了大段大段的“器”之描写,YY中的极品,舍此书其谁?西门大官人六房妻妾的三倍“齐人之福”,至今仍令后人追慕、攀比,也不提庄之蝶与韦小宝,姑且翻开当今网络小说中以猎艳XX、XX美女为名或类似者,字里行间西门大官人的“英魂”不散,依稀仿佛可见。在此忍不住要应用来自荣格的民族集体潜意识的观点,那潘金莲固然是民族集体潜意识中的淫妇典型,而身具“潘驴邓小闲”之长的西门大官人又何尝不是“成功人士”典范?
然而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一干前赴后继打算继承西门大官人衣钵者却未必能看出《金瓶梅》“客观上多少揭露了人中之兽,美中之丑的部分”(聂绀弩语)。如果仅有YY,没有批判现实精神,此书又怎能让本朝太祖发出“《金瓶梅》可供参考,就是书中侮辱妇女的情节不好,各省委书记可以看看。”的最高指示。
曹雪芹的《红楼梦》无疑是形而上的一座丰碑了,不过大概少有人知此书却是“深得金瓶壸奥”(脂砚斋评语,各位请注意,别看成了“壶奥”),而本朝太祖也曾斩钉截铁说过“《金瓶梅》是《红楼梦》的祖宗,没有《金瓶梅》就写不出《红楼梦》。”
而曹雪芹比兰陵笑笑生高明之处在于,“《金瓶梅》的作者,不尊重女性,《红楼梦》、《聊斋志异》是尊重女性的。”还在于“只揭露黑暗,人们不喜欢看。《金瓶梅》没有传开,不只是因为它的淫秽,主要是它只暴露黑暗,虽然写得不错,但人们不爱看,《红楼梦》就不同,写得有点希望么。”(这两段话也都是“一句顶一万句”的最高指示)

我们在《红楼梦》里可以看到,曹雪芹对当时大为流行的才子佳人YY小说是大大的不以为然,显然他很担心自己的书将会被世人视作那些“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的“佳人才子等书”,因此开篇就开宗明义表明立场,借那石头之口讽刺“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的同行们。
还不仅是那石头开口,那僧道也说: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
在五十四回中,连贾母都对才子佳人YY小说大肆批判:这些书就是一个套子,左不过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珠宝。这小姐又必是通文知理,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像个佳人?
贾母同志还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分析而得出结论:这有个缘故,编这样的书的,有一等妒人家富贵者,或有求不遂心,所以编出来污秽人家。再一等,他自己看了这些书看魔了,他也想一个佳人,所以编了出来取乐。
而我于今世今日也是“心有戚戚焉”。当前大凡玄幻、武侠、都市之类的YY小说,又何尝不是“千部共出一套”?始作俑者,金庸、黄易,难辞其咎。然而金庸还是较“尊重女性的”,而且离形而上算比较近;而黄易之流,不但谈不上“尊重女性”,更没有多少批判现实精神,看此人书中女子,我屡屡想起脂砚斋红楼书评中的只言片语,如“可笑近之小说中,满纸羞花闭月等字”;“可笑近之小说中有一百个女子,皆是如花似玉一副脸面”;“最可笑,近小说中,满纸班昭、蔡琰、文君、道韫”……
痛感时弊,唯有在《因特网之游戏规则》中效法曹老师,借黑客之口说出——
“在始点网上看书的网民差不多都是冲着那些性描写比较隐晦的准黄色作品去的。”
“世界上只有两类作者——一类是为特定的论题而写作的人,另一类是为写作而写作的人。”
“你要知道,第二类作者仅仅是为了金钱而写作,那么他们的作品要么是迎合大众低级趣味,要么寻求感官刺激,不但缺乏明晰的主题和一贯思路,而且字里行间总是会流露出那种令人厌恶的矫饰或言不由衷。”
“追本溯源,还是因为第二类作者充斥始点网,或者说充斥我们这个商品社会也未尝不可。——这么说来,还是社会大环境使然,不能归咎个别人。”
倘有个别人士以为在下顽性不改,从TOM论坛流窜到起点中文网仍始终秉持“问天下头颅几许,看老夫手段如何”的拍砖之意不改,那可真真小觑俺也。在下好歹忝为TOM论坛之神,虽有“神经兮兮”之时,亦有“神机莫测”之算。《左传》虽有云: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易经亦云: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
论坛拍砖,固有意气使然成分,然大都就技术层面而拍,少以道德而罪人。且无不共戴天之仇,口舌游戏,但任读者付诸一笑。
然而挠破头皮费尽心思借黑客之口所说针砭言语,却不期望仅仅博来读者一笑。在下虽才情浅薄,却也不自量力,想以区区文字聊在当今时代光怪陆离五光十色的背景大幕上截片小图下来。
以上种种聒噪而不合时宜言语,涉及历史,妄谈文化,故首发TOM历史文化论坛。是为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