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所需要的精神-提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类所需要的精神-提纲
知识的背后是思想,思想的背后是精神。
人类的知识全景图,是容易描绘的,一部大百科全书,一个图书分类法,就约略做了描绘。
人类的思想全景图,就会比较困难加以描绘,尽管也可以有大百科全书,但盘根交错之势,要阐述清晰并非易事。
人类的精神全景图呢,那就更为其难了。
这里,我正是试图给出这么一个全景图,粗略,但是尽可能做到结构清晰。
为什么可以做到结构清晰呢?
因为站在这个出发点上:精神是人类的必然需求。以此,而可以搭构这个全景图。
那么为什么要搭构这么一个全景图呢?因为只有在这么一个全景图中,我们才能恰当地评论人类有史以来的每一项精神财产。
我先阐述一个基本原则:
知识的背后是思想,思想的背后是精神。】
这里所谓的“背后”,是一个形象的说法,它的意思是:在人类的演化历史上,我们首先经由认知器官以及相应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而获得了初步的一定的知识;
然后,如果进一步需要获得更深入的知识,就要求人类建立思想、通过思想来延伸我们对于知识的掌握,如此,我们就有了获得新知的基础;
然后,思想不久就会遇到对自身进行判别的困惑,这个困惑的唯一解决办法,就是基于人类自我存在的全局,来发展一种后来被称为精神的东西。如此,我们就经由精神的驾驭,思想获得澄清,从而更进一步廓清了收获知识的前线视野。
面我极其粗略地概述了:知识-思想-精神的历史进程,也可以说,就是一个关于人类早期智慧史的纲目。当然,实际的历史,或者说更具体的历史面目,会是具有更多的细节,但以此提纲挈领是不会有错的。
下面更详细些阐述上述的历史进程。
1,获得最初的知识。
人类的早期,以及个体发育的早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依靠认知性感官、基于那些感官的认知能力、认知行为等诸种因素,而逐渐形成知识的过程。
这类早期知识,在自然范畴的知识与人的行为与心理范畴的知识的分野方面,很多时候并非清晰,常常是混杂在一起的。所以我们从古代神话里面最常见的就是泛灵论,或者泛神论。也就是,最直接的从人际中发生的对于人际互动关系的知识:愤怒、冲动、嫉妒、等等,都有可能被投射到对自然对象的理解中,这个自然对象,甚至包括这个宇宙的起源问题,例如希腊神话、各个民族普遍发生过的创世神话,等等。

其实在人类的早期知识中,自然与人际的知识的分野并不是特别重要,例如,只要文献充分,我们可以随便以一个古人的生存立场作为例子,就可以知道,对于心理、社会、政治、历史等等,更多地被早期人类关注。而自然,则一般只有极少数人关注。
例1,孔子。
孔子有一本日常语录流传了下来,就是《论语》。我们不妨把论语看着是孔子日常所思所言的一个抽样,鉴于这个抽样是由其身边弟子所实施的,是产生自一种师徒关系,所以其抽样原则,大体是:至少被弟子认为是比较重要的言论,值得记录。多半,老师本人-孔子也应该不会觉得弟子记录的都是无关紧要的闲言碎语。因此,这个语录基本可以反应孔子主要的认知范围:天命,人性,人物评论,历史,谋生处世,道德修行,社会规范,学习,教育,政治,名与利。很遗憾,我们看不到只字片语是关于自然对象的。
如果采用比较具有操作性的定义,我不妨可以这么说,思想和精神的差异,体现在:
思想,1,是可以使用语言表达出来的,2,并且可以经由语言进行广泛传播的,3,具有清晰逻辑结构因而可以直接通过其逻辑的力量而说服人的,一些涵义的说明。
而精神呢,在上面这些方面都和思想具有可判别的差异-1,很多时候精神本身难以直接使用语言加以指称,而只能在语言的一种叙述活动中间接表现出来;2,运用语言而进行精神的广泛传播常常不是很容易,因为精神的传播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受众的精神准备状况;3,精神常常处于尚未成熟到具备清晰的逻辑结构的状况,因为精神本身就是直接的力量,而不需要“显式逻辑”的辩护。
所以,精神和思想,这两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关系,如果说思想是我们人类可以明晃晃拔出来的武器,那么精神则总是只能居住在我们体内,提供给我们行动的勇气,不管是什么行动。
如此把思想和精神加以区分,我们就可以很自然地看到,东方的文化传统更加偏重精神的修持,西方的文化传统更加偏重思想的发展。由此,就可以很自然地解释东西方一些文化面貌的不同。例如所谓哲学,科学,等等。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