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哀兵必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卫宁听到呼厨泉关于张济战死张绣西去的报告后,半晌没说话。皇甫坚寿和呼厨泉都不敢吭声,安静地等候主公的安排。
“追封张济为平西将军,由张绣继嗣。另赏金一千,告慰家属。坚寿,你派人护送张将军尸首回长安,让贾诩郭嘉和杨修亲自主持葬礼!”卫宁面色平静地吩咐到。
“是!属下立即去办!”
“还有,长安官员必须全体参加!否则革职查办!”卫宁冷冷地说道。皇甫坚寿愣了愣,应命出门。
“单于,你立刻出兵河西鲜卑驻地,配合张绣击破敌人。记住,我要他活蹦乱跳地回来!不然,你也不用回来了!”
“遵命!”
呼厨泉丝毫不敢怠慢,招集五千本部兵马,立刻日夜兼程寻找平西将军踪迹。当匈奴骑兵上马急驰的时候,张绣已经突入河西鲜卑驻地。新丧酋长的敌人正在激烈争夺首领之位,被急进的西凉铁骑杀了个措手不及。张绣连破四个部族后,敌人才幡然醒悟,暂时放下内部之争,推举故酋之子接任。河西鲜卑各部将剩余的兵力集合在一起,共同抵挡不可一世的西凉军。
看着敌军松散的阵型,张绣冷冷地笑了笑,钢枪一指,铁骑潮水般冲了出去。地面立即开始了整齐的震动,八千西凉军一往无回地举起长枪,面对几乎三倍于己的敌人,他们没有惧怕,有的只是必胜的信念。
两阵轰隆隆的马蹄声瞬间交杂在一起,合奏出世间最血腥的乐曲。西凉铁骑如一把尖刀,狠狠刺入了敌人的胸膛,而张绣就是尖刀的刀尖,遇者开膛破肚。鲜卑左右两翼避开张绣锋芒,斜**敌人两侧,将西凉分成两截。
“突击!”张绣仅仅只是回了个头,又冲向了前方。
“有我无敌!”西凉士兵齐声吼道,前后两部都是不顾一切地向前突击。他们抱持的信念只有一个,跟着那个队伍最前头的身影,紧紧地跟着。
杀入敌围的鲜卑骑兵很快被淹没,尚未突入的则继续破坏对方的紧密阵型。可是他们悲哀地发现,不论是人是马,凡是挡在西凉面前的事物都会被血红的长枪刺穿。这是一支钢铁般强硬的军队,完全不顾身边的刀剑加身,只知道死命向前。就连以战死为荣的鲜卑、匈奴等族,也难以有如此的悍不畏死。
两边近千的伙伴倒下了,但西凉铁骑依旧头也不回地向前冲,阵型丝毫不乱,犹如飞蛾扑火地追随着张绣。但敌人绝不会认为这帮可怕的敌人是不自量力的飞蛾,因为火已经变得忽明忽暗,开始闪烁暗弱。
瞅着越来越稀薄的敌阵,张绣脸上的寒意反倒越来越盛。强拉硬拽拼凑起来的两万余骑兵,终究不是西凉铁骑的对手,鲜卑全军溃败。大部分选择了投降,唯有两千多骑在几位首领的带领下朝西北方向快速奔逃。
张绣回头望了眼众多的降卒与手下士兵不可掩饰的疲惫后,下达了原地扎营休息的命令。俘虏被控制起来,西凉军分散开始生火烤肉。由于连续追击大半个月,粮草早已告罄,因此只能以截获的敌军牛羊充饥。
当西凉铁骑正造饭的时候,一支骑兵飞速而来。士兵们立刻紧张地起身,牵起战马,擎起长枪。张绣挥挥手,示意解除警备。探马并未回报,而且对方结的不是冲击阵型,没有敌意。远远的,能模模糊糊看到匈奴的旗帜。
“张将军,你让我好找啊!”果然是匈奴骑兵,呼厨泉一**坐下,看了眼不远处将近一万五千名的俘虏,暗暗咂舌。乖乖,河西鲜卑已经完了?
“主公的惩罚令呢?”张绣平静地嚼着肉干,问道。

呼厨泉将卫宁的安排说了下,张绣错愕了下,瞬间恢复正常。“主公亲自带领氐众出击羌胡,让我来找你。而且叮嘱一定得让你平安无事,否则我也不用回去了。”呼厨泉见他除了两三处小伤外并无大碍,心中大定。
张绣眼眶顿时红了,面部肌肉一阵**,他急忙低头对着肉干一阵猛咬。待好一会才抬头说道:“单于大人,麻烦你看押这帮俘虏,我剿灭敌人残部后立刻与主公会和。”
“还是我去为妙,你的士卒已经十分疲惫,不宜再战。”呼厨泉连忙制止,要是这帮疲兵败了,自己可就得提头去见卫宁了。
张绣似乎根本没听见他的意见,向传令官吩咐道:“全军休息三个时辰,随后追敌。”
呼厨泉无可奈何地盯着张绣,将到了嘴边的话咽回去,看来劝他留守是不可能的了。如他所言,三个时辰后,西凉军整装出发,朝西北驰去,将俘虏交给了呼厨泉这支生力军。
建安四年十月,卫宁平定羌胡与西部鲜卑,收复河西故地。而平西将军张绣消灭河西鲜卑残部于居延泽,斩首一千七百三十八级,俘虏五百余人,敌军头领全数被杀。张绣领着仅余六千不到的西凉战士回到了河西,与大部队会合。
卫宁亲自出帐迎接,身后跟着一干出征将领。张绣一见面就跪到地上扣了三个头,泪流满面。而卫宁在扶起他后,立即宣布了赏罚令。
“平西将军张绣不听将令,擅自行动,导致西凉军损失近半,其罪甚重;然,数破敌军,降服河西鲜卑,其功莫大。因此功过相抵,不予奖惩。”卫宁顿了顿继续说道,“西凉军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仍能英勇杀敌,大破敌军。因此本帅特令,西凉军自主将以下,每人晋升两级,放假归乡两个月。”
“万岁!万岁!”西凉铁骑高声欢呼,主将没事,自己不但得到提拔还有两个月的休假,这是事先没有想到的。
“绣多谢主公恩泽!”张绣深深一揖,咬牙忍住泪水说道。
卫宁拍了拍张绣的手背,不无叹息地说道:“你叔叔为国捐躯,实在可惜。你带兵回长安吧,好好歇息。”
“不,主公,我要继续北上,我不回长安。”张绣焦急地说道。
“鲜卑不足为虑,关键还是中原,你赶紧把西凉军编制补齐。应对他日的大战,可少不了西凉铁骑啊!”卫宁语重心长地劝道。
张绣看着主子,重重地点了点头。第二日,平西将军带着西凉军返程了,顺带的是羌胡与河西鲜卑共十八万部众。除了少数主动投降的被安置在北地,分田安家外,其余的都被派往杨修手下,负责在河西修建两座城市。完工后就可以成为平民,分到土地与不菲的安置费。
杨修极力反对在河西建城,他认为虽然此处有畜牧之利,但毕竟是荒蛮边远,耗费巨大却无甚效果。卫宁立即去书,信只有短短的三行,“牲畜之利,农商之力,边防之益。戎狄田牧,汉人行商,北疆安定可期!”
接到兄长书信后,杨修立刻改变初衷,从四大商行调出大量资金,并向辖地百姓允诺凡是愿往河西筑城修路的发放佣金。同时,这些人若是愿在河西安家,可享受低于司隶凉益的田赋,免交人头税,商队过往也只需十五税一。
在一系列的政策诱导下,各地近十万百姓涌入河西。杨修在后方的行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而前方的卫宁却遭遇了大漠主人冷清的招待。在大漠称雄一时的鲜卑究竟在耍什么花样,他们能是风头正劲的卫宁对手吗?《胭脂三国》继续精彩!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