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冷月色下,竹竹正和五哥说着什么,同时就在她进入大帐前的一刹那,回头看向身后紧紧跟随的五郎,绝世姿容里的一双秋水般的明眸在灯光下闪烁如星。。。六郎傻呆呆一动不动地伏在暗处,直到竹竹和五哥一同进帐,露水和浓雾打湿他的衣衫面颊,他仍然全然不知。。。
震耳欲聋的一声巨响,把发呆的六郎吓了一大跳,抬眼望去,大营的南边一片猩红。。是熊熊燃烧的大火! “快,禀报陛下。。我们遭遇伏击!” 有一队御林军飞驰而来。。。大营里立时一派慌乱
六郎骤然清醒,不好,这火光爆发的莲花状烟雾加上传来的阵阵草木灰的呛人味道竟是像极了他自己制作的“霹雳火球”! 六郎再顾不得心头纷乱的思绪,在黑暗的大营里,手脚并用朝着南侧有火光的地方疾奔。。。
六郎跌跌撞撞奔到有火光的地方,立时愣住了, 此刻在强光的照射下, 他的双眼一点也不模糊, 清清楚楚地看到了眼前的景象,在宋军大营的南面和东西两翼已经形成三堵火墙,火势猛烈,在晚冬初春的干燥气候下,火借风势,烈焰腾空,像是一条条赤色的怒龙张牙舞爪地将大营三面围了个水泄不通,火焰达三十尺高, 大量的滚滚浓烟把夜空弄得混沌不堪,散发着令人窒息的难闻的沤肥的焦糊味。。。六郎心下明白,这种味道正是由于自己做的火球的原料是来自于草木灰和沼气沤肥。。。他此刻懊悔不已,仓促离开曹府,为什么不把这件火弹的事以及自己听到的红杏的话告诉曹大人?
大火的热气薰得六郎脸上汗流不止,火势随着风力瞬间就侵蚀了十几座帐篷,更糟的是不断有沾了硫磺的火箭越过熊熊火墙落在还没有着火的帐篷上,干草上。 大宋龙虎军和御林军被烧得晕头转向,死伤无数。卢多逊,潘虎等人带着兵马蜂拥至皇帝中军大帐,伴着皇帝八王仓皇向北面撤去。。。留下杨家三位将军保护着柴郡主和全军没被烧毁的辎重粮草断后。 躲在暗角里的六郎此刻心里已经清清楚楚了,三面大火包围,唯一的退路就只有北面,北面正是自己刚才来时翻越过的棉山,六郎想到这里,脑子里嗡的一声!他全然明白了对手的险恶用心!回想起刚才自己翻越棉山时,虽然眼睛看不清,但那高耸入云的陡峭山壁和深不见底的深沟巨谷是他这几个月来耳熟能详的。。更为骇人的是,六郎清清楚楚地记得刚才自己路过时,那满山满谷的弥天大雾!这样的天气把大宋军兵在三更半夜逼上棉山至此唯一的崎岖山路!这个念头刚一闪现,六郎不由得打了个冷战。。他飞速地想了想,立刻运起全部功力,趁着暗夜和混乱,飞快地向来时的方向奔去。
五千御林军簇拥着皇帝,八王和一众大臣慌不择路地来到了绵山脚下, 扎营未稳, 就听见对面号炮雷动,从大火将将要熄灭的地方涌动出无数彪悍骑兵,盔甲都是簇新的,耀眼异常。 中间的白色大纛旗在暗夜里被士兵们手里高擎的松明火把照得雪亮, 纵然是皇帝也看得清清楚楚,那上面赫然是两个醒目的血红大字:“拓跋”。 众人的心里不由一凉,看着马匹肥壮强硕,士兵骁勇彪悍的拓跋羽翰部,人人都觉得出浑身的汗毛在竖立。。。卢多逊看看潘豹:“潘将军,你带一哨人马护卫陛下,老夫去看看有没有其他回京的路” 一旁的皇帝点点头,潘豹见卢多逊走远,冷笑道:“陛下,看来是有叛军!有人想造反,而且朝中还有内应” 皇帝脸色阴沉:“二国舅,何以见得?”“这场大火起的蹊跷!三面围营夹带火箭!更令人不解的是,我们的大营扎在绵山山脚下,现在除了上山,无路可走. 哪道不是有人蓄意安排? 还有那霹雳火球,由曹大公子亲自掌管,焉何如此容易就被人点着?” 皇帝点头哼了一声 :“曹驸马一家忠心耿耿” “陛下,要是朝内没有反叛,为什么陛下您亲自来边境观看两国演武的事会被人知晓?”

皇帝不语,一旁的八王不耐烦地说:“抓出奸细的事自然要办,但是二国舅,眼下是要找出平安回京的法子!” 皇帝看看围在身侧的几位武将,问道:“各位贤卿,哪一个可以会会这个拓跋羽翰?” 众人互相看看,谁也不答话,对面两丈高的大旗下,一匹黑马昂首而立。。这匹马全身乌黑,只有四蹄上的毛是白色的,这是上了名马谱的神骏,叫做踏雪飞驹。 马上的人是一个一身戎装的青年,年纪大约二十六七岁,他身着一身乌金铠甲,令人吃惊的是,头上竟然没有盔,一条火红的绸丝带沿额头而系,挡住了散乱的额发和流淌的汗水, 脑后一捧深棕色的长发在夜风中飘扬,红丝绸带下的脸孔冷若冰霜,浓眉在眉心处微拧成结,掩饰着一对星眸,发出冷森森的寒光。。鼻梁隆起,略带鹰钩的鼻子下双唇紧闭,嘴角是淡淡的轻蔑和讥讽。。不经意地流露着一种王者之风。。“这就是有名的拓跋羽翰?” 皇帝第一次亲眼看到这个多次上达天听的边防下级武将。。自言自语道:“嗯,是有些拓跋王脉的气质。” 接着又问:“谁去迎敌?” 话音未落,一匹雪白的战马已经从最外层的“断后”队伍里飞出,来到皇帝的黄罗伞盖下,四蹄嘎然而止,“陛下,杨昊以为, 拓跋此来,并未言明反宋, 此时我们不可轻言接战。” 潘豹冷声说:“此时不接战,等到皇上被他俘获以后吗?” “潘将军,很多时候,情况未明,就冒然出击,才是激反叛军的导火索!” “我看你杨延朗即便不是和叛军沆瀣一气,也是个畏敌逃兵!就不怕堕了你杨家忠义之名?” 杨四郎毫不示弱,盯着潘豹一字一句地说:“值此危难关头,能保圣上平安回京, 大宋国器不毁,杨昊的名声荣辱何足挂齿”。 正在争论,就听见黑夜中马蹄声滚滚如雷,随着火势的进一步减弱,可以看清,在大火包围圈后面的是黑压压看不见头的骑兵,也成扇子形将五千御林军团团围在绵山脚下,坐在四轮马车上的三郎支撑着对身旁的呼延赞说:“王爷,叫小四去抵挡一阵,掩护大家先撤上绵山。。纵然山上有埋伏,我们也还可以分兵四散逃开,保得皇上八王还朝。。”“嗯,好主意,拓跋部全是骑兵,马匹上不了山” 当即皇帝周围的文武群中响起一片附议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