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祖郎来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夏日炎炎,我命人安排了一些礼品,便欲前往拜访四大望族之一的顾家。顾家之主顾雍,字元叹,实有经天纬地之才,今便居住在吴县。
出门上马,忽严舆从后跑来,叫道:“大哥,等等我。”
我笑道:“你来作甚?”
严舆道:“大哥要去顾家,小弟也当同往。”
我道:“你若同往,切不可惹事。”
严舆自牵过他那匹马,坐了上去,道:“大哥你放心就是了。”
于是与严舆一同前往吴县,一路无话,至顾雍府第,见其府并不大。我下马上前扣门,一青年开门,我施礼道:“汉平越将军,吴郡太守,严白虎,特来拜见顾雍先生。”
青年闻言忙回礼道:“原来是严太守,家兄出外尚未归。”说罢忙请我与严舆入府内,分宾主坐定,我询问其姓名。原来这位青年乃是顾雍族弟,姓顾名信,字子诚。其父母早亡,从小便居住在顾雍家,这点倒和陆逊有点相似。
我道:“不知元叹先生前往何处?”
顾信道:“家兄因曲阿那边有事务,故前往办理。”
我道:“先生何时回归?”
顾信道:“这个倒不知。”
严舆叫道:“既然元叹先生不在,大哥我们还是先回去了。”
顾信道:“天气炎热,太守不如喝了茶再走。”时已有下人奉上茶来,顾信从中取出一块茶饼,放进一口小锅中,细心捣烂。又往里加了些姜、枣和橘皮,然后倒入清水,再将小锅架到炉上煮了起来。我见顾信煮茶技术如此娴熟,心中不由暗暗称善。一旁严舆却叫道:“煮到何时?待你茶熟,我不渴死。”
顾信闻言尴尬,忙道:“在下招呼不周,将军若渴,不如就先喝点清水。”
严舆道:“你这主人忒也小气,喝水有甚滋味,拿些好酒出来请我们喝,强似喝水喝茶。”
顾信满脸通红,道:“家兄从不沾酒,在下也是滴酒不沾,故家中却无现成之酒。不然,我即刻便让下人前去购买。”
严舆不满道:“大丈夫不喝酒算什么丈夫。”
我叱道:“二弟不可无礼。”对顾信道:“先生别在意,我二弟向来如此。”说着望向那渐渐滚开的茶汤,笑道:“先生煮茶手艺如此娴熟,煮出之茶必定清香无比,我就静候先生之茶了。”随后对严舆道:“你不喝茶就喝水。”
严舆叫道:“那我也等着喝茶好了。”
顾信尴尬一笑,须臾,那茶已熟,顾信将茶汤盛在三只小碗中,香气四溢。严舆抢先拿了一碗,我摇头笑了笑,顾信将一只碗茶推到我身前,礼貌道:“太守请。”
我将茶碗拿起,还没喝,就听严舆大叫道:“苦茶,不好喝。”
我不去理他,轻品了一口,只觉那茶汤入口微有苦味,但咽下去后又馀甘不绝,真是回味无穷。于是对顾信道:“此茶甚为解渴提神,真好茶也。”
顾信微笑道:“《神农食经》有云:‘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也自拿起茶汤来品尝,待我喝完,顾信又给我倒上一碗,严舆嘴上虽叫着不好喝,可也还是一口气喝完了,顾信也给他倒上。
一连饮了三碗,其间顾信向我询问了一些征讨山越之事,言语中,我了解到其对筑城之法颇有研究,有心招揽他,于是供手说道:“先生如此高才,还望能为江东百姓,不弃鄙贱,出山相助我抗击山越。”
顾信忙回礼道:“信才疏学浅,然为山越之事,自愿效犬马之劳。只是家兄临行时嘱我务必看好家业,其尚未归来,我却不好便走。只得待家兄回来,再前往拜望太守。”
我大喜道:“先生肯出山相助,实江东百姓之福也。待元叹先生归来,还望先生能叫人捎个信给我,届时,我再来拜访。”
顾信衷心道:“太守真礼贤下士也。”又谈了片刻,我便起身告辞,与严舆打马回府。至府门,便见虞翻已在府门外等我。
我笑道:“仲翔何不进去,大热的天,可别中暑了。”
虞翻忙道:“主公,我有要事禀报。”
我问道:“仲翔何事如此着急?”
虞翻道:“据探子来报,许荣已联合泾县贼帅祖郎,起兵三万,奔吴郡而来,声言为其父报仇。其前部已至乌程外扎营下寨,主公当早作定夺。”
我闻言一怔,祖郎此人也算是一方豪强。据历史记载,此人在孙策前往丹阳募得数百精兵之时,就曾起兵突袭过孙策,当时孙策还差点丧命,可见此人也非泛泛之辈。想不到许荣这么短的时间便能劝说得他来攻打我,看来这小子这些日子里成长了不少。
严舆叫道:“许荣这厮上次走运逃脱,不想此次尚敢来送死。大哥,我们即刻出兵,我定要亲手斩了这厮。”
我道:“祖郎非等闲之辈,不可轻敌,速叫徐盛、董袭前往军帐商议。”

到了军帐,待徐盛、董袭来后,虞翻道:“祖郎之兵有三万,而我军只得一万,今当趁其大军还未全至,即时派军驻扎于乌程,将其挡于野外。”
我点头道:“先生此言是也。我看其大军未稳,可先行突袭他一阵,挫其锐气,后方好图之。”随即问道:“谁敢为先锋?”
严舆、董袭同时出列道:“我愿为前锋。”
“老董,上次出击山越,你和老凌都已为前部,这次就该我去了,你别和我抢。”严舆将董袭一推,把他推回坐位。
我笑道:“二弟,你还需坐守吴郡才是,我即刻命人叫卫先生过来协助你。”
严舆急道:“怎么又是我守城?太不公平了,此次不管怎么样,我都要出战。”
虞翻道:“祖郎有精兵三万,此次突袭事关重大,又凶险异常,我看不如就让二将军与董将军一同前往。”
严舆叫道:“先生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不用董将军同去,我只领一千轻骑前往便可。”
我忙道:“二弟不可逞匹夫之勇。”
严舆闻言满腹屈火,叫道:“此去如若不胜,可斩某头。”
我道:“二弟既执意要去,便领两千骑兵前去。”将令牌交于严舆,严舆接过手,道:“不用两千,一千便可。”说罢一抱拳,便欲往帐外走去,我按住其肩道:“此去须十分小心,切记冲乱了敌人营寨,便即撤回,我就在乌程等你。”
严舆道:“大哥放心,我知也。”
我点头一笑,严舆领命而出。接下来让董袭留守吴郡,我便与徐盛、虞翻起兵七千前往乌程驻扎。
时祖郎前部大军正驻扎于乌程外,严舆骑兵队快速赶路,于当晚突然袭入祖郎军寨内,一阵冲杀。祖郎军并未料到我军会来得这么快,待反应过来时,严舆已领着骑兵队奔回了乌程。
我在乌程扎好营寨,正与虞翻和徐盛在帐内商议破敌之策,便见严舆已得胜而归,口中大叫道:“这一阵杀了祖郎军千余人,真是太痛快了。”
我喜道:“二弟此战功劳不小。”示意其坐下,取过一杯酒递给他。
严舆接过后一口饮尽,道:“此皆亏大哥调度得当。”
“你呀……”我笑了笑,随即说道:“我军初胜一阵,士气上已占上风。眼下酷暑,祖郎大军驻扎于野,无遮无掩,士卒必然炎热难当而心怀不满,兼其军粮草不继。以我观之,我军只须坚守乌程,不消一月,其军必退,届时再乘虚掩杀,可获全胜。”
虞翻道:“主公此言极是,然乌程无险可守,我军还须建个土城才是。”
我点头称是,于是下令全军固守乌程,兼快速赶建土城。
数日后,祖郎大军已全部赶至营寨,闻知数日前夜间被袭,祖郎不禁大怒,痛骂了前部首领一顿。随后又想:“严白虎据住乌程,其军近太湖,如若固守,可抵炎暑。而我军远道而来,又值酷暑,实不宜久战。”当下便命大军拔营,挺进乌程。
眼下我军土城尚未建成,闻祖郎大军已至,我即刻与徐盛、严舆引五千军马出阵迎敌,两阵对圆,祖郎出马叫道:“严白虎何在?”
我于阵内见祖郎身披软甲,手执眉尖刀,身形高且瘦,并不似能打善战之人。心中不由少了几分防备,打马而出道:“只我便是严白虎。”将三尖刀一举,喝道:“祖郎贼子,你无故兴兵犯我吴郡,真当视我郡中无人么?”话音未落,敌军阵中便有一将冷不防射来一箭,其势甚快,我已不及格挡。正自慌乱,忽闻耳后有利物破空之声,一箭飞速射过,将敌军射来之箭撞飞。
我大吃一惊,回眼望去,方知乃徐盛出手相救。当下徐盛已打马而出,挡在我身前,道:“主公,你没事吧?”
我笑道:“没事。”
徐盛转回头,举枪指着祖郎军中一人,喝道:“放冷箭贼子,可敢来与我徐盛一战?”
原来那放冷箭之人便是许莫,时许荣、许翼、许忠三人就立马于其身旁。许莫闻徐盛之语并不答话,倒是许忠大喝一声:“某来会一会你。”挺大剑纵马而出。
徐盛迎上,两马相交,斗了二十余合,不分胜负。严舆恼怒,打马舞刀杀出,许翼出马接住厮杀,不三合,严舆便猛斩一刀,逼开许翼,飞马直取许荣而去。
祖郎见状一笑,把眉尖刀一挥,大军急压上来。我恐严舆有失,也急忙挥军掩杀。从午时战至夜间,方才各自鸣金收兵而回。
至帐中坐定,才喘了几口气,便见虞翻领着鲍出与一个青年进来。我奇怪道:“文才何故到此?”
鲍出抱拳道:“我家主人有要事恳请严太守。”
究竟鲍出有何要事,请看下章分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