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名将贺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豪族们从陆翁那得知我已查清他们的事,而不追究,皆是诚惶诚恐。陆翁又说已将联名状烧毁,叫众人再不可轻举妄动。众人唯有点头称是,试想如此周密的计划都被我看破,他们一时之间,又如何能再想出第二个计划,纷纷表示暂不可与我为敌。
豪族之事算是暂告一段落,此事阚泽出力不少,我亲自到他住处,重礼聘请他出山,阚泽也不推迟。如此我军又得一谋士,真是双喜临门。接下来我就要放开手脚招兵买马,待到秋收,便可举兵讨伐山越。
山越,为春秋时期越国的后代,由于其支系繁多,故又称“百越”。山越的分布范围极广,江东各地都有,尤其丹阳、会稽、豫章、鄱阳等郡,更是山越人主要聚集的地方。山越人各立君长,互不统一,大多居住于崇山峻岭之中,十分勇猛且善于山地作战,以农业为主,种植谷物;又会利用山中出产的铜铁,自铸兵甲。以山险为依托,组成武装力量,由各自的首领统率,屡屡袭击汉人的居所。
这日,我正在操练兵马,却有小校来报,说剡县豪族斯从勾结会稽山越首领潘临,图谋作乱。今已斩杀县长,扣压了出外收取钱粮的卫旌。幸而卫旌的随从冒死突围而出,来向我报告了此事。
我闻报大怒,急领了五百骑兵便杀往剡县。到剡县之时,早见卫旌领着一衣衫华丽的男子,站在县门口相迎。
我急忙下马上前,询问道:“卫先生无恙否?我闻斯从作乱,杀了县长又将先生扣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卫旌拱手道:“有劳主公挂念,旌此次几丧命贼手……”说着望向旁边那位男子,“……幸得贺壮士出手相救,已将斯从斩杀。”
那男子拱手道:“会稽山阴人贺齐拜见太守。”
贺齐!听到这个名字我心里不禁一阵巨动,贺齐贺公苗,想不到这位未来的江东名将,此时就站在我眼前。我激动的握住其双手道:“原来公便是贺公苗,吾闻名久矣,今日初见,公即不费一兵一卒而斩杀叛乱,真百闻不如一见也。”
贺齐虽在县上小有名气,但此时也不过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听我如此赞叹,心中不禁大为得意,笑道:“太守过誉了。”
我道:“公苗如此人才,如何能屈身于剡县,吾来日便察举公为孝廉,为国效力。”
贺齐闻言急忙躬身称谢,心中想道:“太守真吾知己也。”
“举孝廉”是汉代发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它规定每二十万户中每年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我一见面,便举其为孝廉,贺齐如何不喜。
我道:“公苗有勇有谋,将来讨伐山越,还须不辞辛苦,多多出力。”
贺齐闻言心中一亮,知我言下已有将兵权委任于他之意。他自幼习武,又熟读兵书,为的就是将来沙场上博个功名。正愁报国无门,今见我如此器重于他,不禁大为感动,当下便跪道:“蒙明公看得起,在下愿效犬马之劳。”
我笑着扶起他,卫旌道:“主公讨伐山越,得公苗相助,真如虎添翼也。”
我点头称是,卫旌又道:“叛贼斯从已死,其家产自当充公,请主公亲往查点。”于是我便与卫旌、贺齐二人往斯从家中,只见其家内摆设十分豪华,我摇头道:“想不到一个县的豪族也有如此丰厚的家产。”
走进内屋,忽然看到一间房的房门紧锁着,我命士兵上前撬开了锁,进去一看,原来是个兵器库。里面摆放着一副华丽的铠甲,还有一柄三尖刀和一条银枪。我走过去细细观看了一翻,心中不禁称赞:“真是好东西啊。”
贺齐在一旁说道:“这柄三尖刀是山越铁匠取深山之铁所造,山越贼首潘临为了拉拢斯从,所以将此刀赠送给了他。而这条银枪,则是斯从花重金所造,本来是想回馈给潘临的,岂料苍天有眼,没让他的阴谋得逞。”
我笑道:“原来如此,这两件兵器可都是上好货色,但不知这副铠甲,又有何来历?”
贺齐道:“不瞒主公,此铠甲实乃齐祖上之物,是被斯从抢夺而去的。”
我闻言微微点头,将那铠甲拿过来,交给贺齐道:“既是你祖上之物,现在就该物归原主。”
贺齐忙道:“不,不,此物已经充公,齐如何能受。”
我笑道:“这本来就是你的,快收下。”随后望着那柄三尖刀和那条银枪,我问道:“不知公苗好使刀,还是好使枪?”
贺齐微微一笑道:“齐勉强使得枪法。”
“好!”我拿起那条银枪,扔给贺齐,“这条银枪,也一并赏你了。”
“这……谢主公,然齐已得铠甲,如何敢厚颜再取银枪。”

“公苗,我只望将来你能用这条银枪,保家卫国,讨伐山越可是国家之重任,你可愿担当?”
贺齐双手接过银枪,拜谢道:“谢主公恩典,齐定当谨记主公之言,万死不辞。”
我笑道:“很好,很好。”扶起贺齐,忽然见卫旌进来禀道:“斯从族党遂相纠合,聚众千余人,举兵前来攻打剡县。”
我怒道:“贼子真是不知死活。”取过那柄三尖刀,便要领那五百骑出阵。却听贺齐道:“主公,齐有青年好友百人,皆在郡内。今愿率其前往破敌,不知主公能信否?”
卫旌道:“公苗虽勇,然贼人毕竟有千余之众,公苗只百人,如何能行?”
贺齐道:“贼人仓促聚起,虽有千人,不过乌合之众耳,不足道哉。”
我笑道:“壮哉!公苗真好胆气也。”抚其背道:“我今便在此恭候公苗佳音。”
贺齐抱拳道:“主公放心,某去去便来。”取过银枪,出门跨马而去。我笑谓卫旌道:“子旗可与我同到厅中煮酒,等候公苗凯旋。”
在厅中,煮酒刚熟,便见探子来报:“贼军已破。”
卫旌惊道:“公苗破敌,何其快也。”只见门口贺齐大步跨来,一百青年壮士随行与其后。我起身执酒一杯向前,笑道:“此酒正熟,公苗请满饮此杯。”
贺齐双手接过,点头谢道:“多谢主公,此酒齐当与一百勇士同饮。”
我大笑道:“公苗所言甚是。”遂叫酾酒与一百勇士大饮。
处理完剡县之事,我便让贺齐与我同归会稽,再唤董袭领兵一百随卫旌到各县收取钱粮,准备讨伐山越。
到郡中休息了一日,次日,我便领贺齐到军营观看郡中兵马。严舆接见,讲述了近日兵员的情况:如今郡中已有马步兵一万,除了凌操、秦狼率领屯驻于郊外的两千步兵,郡中尚有两千骑兵,六千弓步兵。
巡视了一圈后,贺齐道:“主公,山越之民居于深山之中。我军如欲平定山越,须得训练出一支善于山地作战的部队,方能与之抗衡啊。”
我点头道:“公苗此言是也。”
贺齐道:“主公如若信得过我,我愿为主公练出一支精兵,以破山越。”
我大喜道:“此诚我之愿也。”指着全营,“今军中之兵,任公拔选。”
贺齐抱拳道:“齐必不负主公重托,一月之内,定为主公练出一支精兵。”
我大笑着取过剑印,交给贺齐,再命人唤全营将士于操练场上集合。严舆忙道:“大哥,那两千骑兵就不必加入拔选行列了吧?”
我抬眼望了一下贺齐,贺齐道:“骑兵训练不易,自不能让他们再去充当别的兵种。此次就那六千弓步兵中挑选。”
严舆笑道:“贺将军此言是也,我老严训练这支骑兵也不易啊!”
我笑道:“二弟统领这支骑兵已久,早有了感情。”
严舆、贺齐皆哈哈一笑,随即前往操练场,经过贺齐的严格选拔,最后只选得九百人,连加贺齐自带来的一百名青年勇士,共计一千人。
人员太少,我叹道:“要不然我们再募新兵,从中再行挑选。”
贺齐道:“兵在于精也不在于多也。今郡中钱粮,勉强也只养得一万兵士,若再行招募,实为不妥。再者,我军如能在与山越做战中,招抚其兵,那何愁兵员不足。”
我笑道:“此言亦然。”
接下来的时间,贺齐便日夜操练那支精兵;而严舆、董袭、步骘则操练郡中兵马;凌操、秦狼操练郡外兵马;虞翻、卫旌、阚泽随我处理郡中政事,一切不在话下。
半月后,有探子来报,山越首领潘临派兵一万联合候官县长商升起兵作乱。
我忙升帐聚众商议。
贺齐道:“会稽郡山越首领潘临,骁勇善战,为害会稽已多年。主公如欲平定众山越,当先拿此人开刀。”
我点头道:“我早想与潘临贼子斗上一斗,不想他倒先来惹我。候官县长商升竟也敢联结山越,真不自量力也。”
虞翻道:“商升向来胆小怕事,以吾之见,此事必是有人从中挑拨。”
我道:“不管如何,此事已刻不容缓。”谓贺齐道:“公苗之精兵只练得半个月,不知能上阵否?”
贺齐笑道:“虽只半月,破这股小贼亦足矣。”
我笑道:“如此甚好,贼人既已行动,我们也来不及等到秋收后再出兵了。这次我要一举剿灭潘临贼子。”随即命令道:“贺齐、凌操、董袭、虞翻、阚泽随我领马步兵七千进发候官县。严舆、秦狼、步骘、卫旌留守会稽。三更造饭,五更出发。”
众人领命,各自准备而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