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处境日益险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
间谍,情报,保卫,反特,总是那些热门畅销书报杂志的永远话题。
这是中国隐蔽战线的深层揭秘,这是中国无名英雄的历史传奇,这是中国情报,保卫战线的真实历史。
戴笠立刻明白这项特殊的任命生死攸关责任重大。
他向蒋介石发誓:“从今后雨农将置生死于度外,为完成我们的抗日使命与敌人作殊死的斗争。
如若失败,甘愿被领袖处死。”
戴笠的部下常把他的誓言与战国时燕国的刺客荆轲相比,荆轲临行时对焦虑不堪的燕太子丹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唐文轩不愧久经风霜的老将,复杂的局势经过他的梳理,很快就理清了头绪,
军统已得知南京日伪高级官员将于月末乘坐“天马号”特快专车由沪赴沪出席日伪特别秘密会议,乃由军统宁沪区所有小组和忠义救**全体出击。
忠义救**是一支带有浓厚帮会色彩的武装,其成份非常复杂,主要是散兵游勇,破产农民和无产者,这些人文化不高,目光短浅,讲义气,够‘哥们‘,对中国历史上许多‘英雄‘和‘哥们‘的故事耳熟能详。
其实,在承平之时,他们只知寻求一己的个人利益,对国家、民族之类的抽象概念并不关心,而且还有鱼肉乡里、横行霸道的情形发生。
但是当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中国土地上肆意**。
破坏了了他们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就变成了只要一粒火种就能点着的干柴,此时此刻,只要有人登高一呼,他们立刻就会蜂拥而起,抵抗外侮。
计划于11月28日晚间,在李王庙附近埋设地雷炸药于铁轨旁,29日上午,由沪至宁的快速火车“皇马号”驶到此处,遂碰触地雷引发爆炸,造成列车颠覆,
然而事情发展并非如人所愿,在前后都由铁甲车严密保护下,野村正雄将军的专车,此时正慢慢地驶入上海车站,76号李士群想抢先上车去迎接,却被日本卫兵挡住,叫他在月台上等候,野村正雄将军好像故意来测验一下奴才们的耐心,他在车厢内观察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地走出来。
他刚一露面便是迎来一阵欢呼,李士群这时才能赶上去向他行礼,接着便介绍唐生明等几个重要官员和他见了面。
下车后先在车站附近检阅了一队日军之后,才由日伪人员簇拥着去到上海的办事处,李士群亲手把许多所谓“功绩”的报表恭恭敬敬地呈送给他,他连看都不看一眼,便交给了他的侍从参谋。
李士群原来准备的长篇口头报告,一看到他这种神气,只好改为几句简单的颂词,说明“清乡”能取到一些成绩完全是依靠他和日军的“神威”才取得的。
野村正雄将军听了总算笑了一下,也勉励了李士群几句,李士群便感到极大的满足了。
在盛大的午宴之后,这个敌酋便在前呼后拥中驱车在上海城内绕了一个大圈子,并在几处名胜古迹处玩了一下,便算是“实地视察”完毕。

李士群为他忙了几天准备好的住宿处,他连去看一下都没有兴趣,迳直到豫园日军小林师团长住处去过夜,没有给奴才赏一点面子,弄得李士群很为难堪。
二.
汪精卫决定要乘坐日本天皇赐给他的那架专机去苏州,以显示他的身份,所以苏州机场得重新整理。
在他到达那天,从早上起,机场通往城内的那条道路便封锁起来,不准人民通行。
沿途如临大敌地作好森严警戒,李士群不知从什么地方得到一个情报,新四军派了便衣队到活动,使汪逆到苏州时,更紧张异常。
汪精卫的专机抵达上海时,舱门打开,完全出乎欢迎者的意外,从不穿军服的汪精卫,这次竟穿上元帅戎装,佩带上将领章,汪精卫为了表示他的政府和军队都是国民党的正宗,所以在领章前端加上一个青天白日的国民党小党徽,和后面代表官阶的三角金星并列,看上去不伦不类。
陈颖弘,蔡映雪,赵欣茹,孙美萍,朱凤春,潘淑琴,柴倩如,田秋芬她们此时早就回到了上海,随着日军进入租界,整个上海出现了“军宪环伺”,“密探如毛”,“汉奸为虎作伥”的局面,她们上海的处境日益险恶。
行动所面临危险很大,生存困难重重。
那时日伪正在南方进行大规模的“清乡”,车站,渡口都设有封锁盘查的“检查所”,不易安全通过。
必须制定周密计划,根据敌情,巧于应付,真正做到万无一失。
上海笼罩在一片死一般的沉寂中。
只有江风在卖力地吹着,似乎想吹破这一片死寂,吹醒万物。
天渐渐地暗了,一切也变得静悄悄的了。
江边的风并没有想象的大,但似乎有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沉寂。
以此天气为掩护袭击日伪头目,可以说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十字路口上,戒备森严的日本兵手持三八式步枪,寒光闪闪的刺刀令人不寒而栗。
由于前几天刚刚遭到过的袭击,日本人加强了对市区的控制。
在沙袋垒就的临时工事旁,日本兵架着一挺重机枪。
几辆锃亮的道奇轿车,在几辆满载日本兵的摩托护卫下开了过来,第一部车车门打开,日本华东地区派遣军上海宪兵司令桥本太郎大佐走了下来了,他恭敬地走到第二辆车前,把车门打开,然后敬了个军礼:“请野村将军下车,视察我们的城市地区防务。”
忽然,人群里有人连续开枪,子弹瞬间擦着野村头皮而过,左右赶紧把他推进车里。
当日寇回过神来,组织力量反扑时,军统小组和忠义救**早已经及时撤离了。
这一场战斗,虽然没有歼灭日寇,却使他们领教了军统小组的厉害,行动上收敛了许多,也为上海当地的老百姓出了一口恶气。
桥本太郎抽出军刀:“八嘎,八嘎牙鲁!”
现场一片大乱,日本兵端着刺刀如狼似虎的冲向人群。
“鄙职失职,请将军阁下处分。”
桥本太郎大佐满脸惭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