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军人愤怒的子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
缅甸的安危就是中国的安危,也是同盟国的安危。
它是亚洲八万万人的安全支点。
胡康河谷由打洛盆地及新平阳盆地组成,胡康河贯穿南北,流域内山高入云,林密遮天,兼之沟河纵横,河岸斧削,故有死亡绝地之称。
正是雨季,天空中好似被谁戳了许多个大窟窿,雨水便从这些大窟窿里一刻也不停地往下淌,分秒不停,雨从大到小,再由小变大,昼夜不停,永无休止的样子。
密林能挡住阳光,却挡不住雨水,浮游在水中的蚂蟥,叮咬着士兵们**的双腿,原始森林里的蚂蟥咬人并不疼,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它们,于是它们便成群结队,蜂拥着叮在人们的身上,这里的蚂蟥还是第一次喝人血,它们疯狂了,吸饱了一群,又来了一群,它们轮流**着。
又累又饥的士兵,有的被蚂蟥吸了太多的血,走着走着,头一晕“扑通”倒在水里,将士们走过的地方,血水染红了这片土地。
战争便开始了,她从来没有打过仗,要不是日本人的飞机轰炸仰光,她甚至连炮声也没有听到过。
这可是真正的炮声,她作为一名军人,经常战斗在的最前线,耳闻目睹的是炮火,枪声,还有鲜血。
血与火的战场上,曾经有许多女兵面对这些不是吓得痛哭流涕,就是蜷缩在阴暗的一角不知如何是好。
凌晨,日寇大量增援。阵地前出现了敌坦克十余辆,掩护步兵进攻叶达西。
血战到下午六时许,叶达西镇内敌我双方发生混战,连长彭兴武手持防坦克雷率领作为预备队的第二连和侵入镇内的敌坦克和步兵展开血战,击毁敌坦克三辆。
其中彭兴武连长亲手击毁敌坦克一辆后,不幸中弹倒下,为国捐躯。抱着重机枪向敌人猛烈扫射,大批敌人尸横阵前。
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开始反攻,如同当年的撤退,部队首先进入的仍旧是野人山,从缅北原始丛林里开始向回打。
与他们对阵的是日军精锐的第18师团,号称“森林之王”。
在孟关战役,日18师团战败逃走,并想要在1944年3月14日开始的孟拱河谷战役中决一胜负。
当时,她们所在的部队与日军在展开巷战,仅火车站就打了两三次才彻底攻下,最后完全是双方肉搏。

二.
战后,在去打扫战场时孙美萍亲眼看到,一个战士临死时还咬着敌人的耳朵。”
此时,密支那战役也同时打响。
中美联军组成的突击部队秘密抵达密支那机场附近的密林中,并突然发起进攻。
同时,中国驻印军乘坐滑翔机突然降临,一举拿下了防守空虚的密支那机场。此举为当时的全世界所轰动。
恰好此时在孟拱河谷处战斗也有了突破,至此除少部分日军逃回密支那以外,中美联军终于在战斗中彻底打垮了日军第18师团。
师团长田中新一被日本军部召回国内严加处置,日王牌第18师团等部被歼灭2万多人。
退入滇西的部队,连同后续部队,于1943年春重新成立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由陈诚任司令长官,黄琪翔为副司令长官,统辖第十一,二十集团军及第八军。
驻印军的武器装备和经费开支全部由美国政府提供,标准略低于美军作战部队。
史料记载:“每师步兵三团,炮兵两营,工兵,辎重兵各一营,卫生队一部和一个特务连,作战开始配属一个战车营。”
步兵在作战中还能得到空军的火力支援和后勤补给。这使得中**队第一次从武器和火力上压倒了日本人。
官兵服装也换成美式。
士兵都足蹬军靴,帽子都配发六种类型─钢盔,作战帽,丛林帽,便帽,睡帽,礼服帽。这支驻印军与国内穿草鞋的部队不可同日而语,可谓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装备精良的部队。
雨季结束,中国新军喊着“打回祖国去”的口号挺进缅北,在掩护工程兵筑路同时攻击日军第18师团。
先锋的新38师一个营首战遭敌一个联队包围,却将其击退。日军当即惊呼:“支那军的战斗力已达到不可与昔日相比的精强程度”。
新军官兵就此也树立信心,都说:“我们能战胜日本军队了!”
只因祖国存亡、民族生死,已到最后关头,中华儿女,岂能怕死,为了国土完整,民族独立,
随着别动队长陈颖弘一声令下,她们和新军愤怒的子弹毫无保留全部猛烈地射向敌军。
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竟全歼日军一个大队。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