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6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8
这边,罗游在拼命拉车,那边,日东也在拼命挑,把猪粪、牛粪、人粪等一担担的往沼气池里挑。
几年前,县里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广沼气,推广期间免费为农民砌沼气池,大部分人停留在烧禾秆、树枝和煤炭的老观念上,怕沼气不安全,响应者廖廖无几,日东的母亲是大队干部,主动接了一个,在自家厨房旁边的空地上挖一个大坑,用水泥砌好,盖上盖子,还原成空地。
有了沼气,煮饭和煮开水时,拧开开关,点火,就成了,这种新能源干净、卫生,非常节约,但有二个不好的地方:一是每年夏天要把原有残液挑走,换上新的原料,以产生足够的甲烷。二是农村多为老人做饭,青壮年或者出外打工,或者到田里忙活,老人的嗅觉迟钝,有时漏气了也不知道,贸然点火,引起火灾。
家里就发生过一起危险事件:奶奶淘了米,准备煮饭,正要点火,爸爸碰巧经过,闻到异常的气味,赶紧叫奶奶停下,否则,满厨房的沼气,一旦点燃,后果不堪设想。
爸爸在心急之下,大声说了奶奶二句,奶奶一脸无辜的说:“我知道什么?”
爸爸心慈,知道过了些,缓和下来说:“妈,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急于点火,点火前先闻一闻,把门窗打开。”
虽然沼气存在隐患,但能带来很多便利,况且,完好的沼气池不用也是一种浪费,是以,每年夏天,都要进行换液。
这天是农忙间隙,全家抓紧时间,全部上阵,妹妹东苑挑着一担粪便走在最前面,由于经济形势不好,大部分工厂半死不活,出外打工者每月只领到六、七十至一百元,除了伙食费所剩无几,东苑是个活泼的女孩,在了无生气的工厂中呆不住,跑回家,成为家中的劳动支柱。
女孩子就是爱美,做这种活还不忘编上二条精致的辫子,迎面有人来,东苑扑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献上甜甜的一笑,丝毫没有因为挑着粪便而抬不起头。
后面跟着日东,他学物理出身,挑了几担后想着怎么样才省力。村里的公共厕所离家里的沼气池比较远,粪便不能在路边停,一来臭哄哄的,二来放下后容易溢出,惹人骂,而连续挑肩膀受不了,就不断的换肩膀。

想当初,到墟上挑更重的煤也没这么辛苦,现在才挑几担就受不了,真是“学勤三年,学懒三日”,大城市把人养娇了!
再后面的是日东的堂哥,他今天没去驶独轮车,闲着无事,过来帮忙。可能是晒多了,全身古铜色皮肤,泛着油亮的光,象是上了一层蜡,不留意还以为练了“铁布衫”。他时常打赤脚,人称“赤脚大仙”。
乡村不注意卫生,垃圾随地丢,碎玻璃多,蒺藜也多,“大仙”毫不在意,右手随意的搭在扁担上,左手有力的甩着,走起来“咚咚咚”,仿佛是一辆重型马车。
妈妈跟在后面,她穿着朴素的花格上衣,不紧不慢的走着,岁月的沧桑让这个曾经的“一枝花”明白,做事急不来,往往走曲折的路,最后还会第一个到达。这不,她轻轻抬起头,看了一下前面,哦,不急,路还长着哩。
爸爸呢?是不是又卖树去了?
没有,现在查得很严,很长时间没搞这个行当了,他站在粪池边,用勺子舀粪便,装了一桶又一桶,等着大部队的到来。
一长串人有先有后,不时遇到几个打赤搏的小孩,他们是到河里游泳的。村子靠近河边,是全县唯一的主河道,到了这里是中下游,比较宽阔,水给沿路的灌溉沟引得差不多了,河中央只有2米多深,边缘1至1.5米深。
到了16点,太阳还**辣的晒着,水面反射着白花花的光芒,小孩子们三三俩俩蹦落河里,尽情的畅游,心情的享受这大自然的清凉世界。
黄昏,全村男女老少都跳进河里,按约定俗成的,男人在这个河段,女人在另一个河段,互不干涉。
日东一个猛子扎进河里,浮出水面,深吸一口气,一会儿就潜到河中央,灵活得象一条泥鳅,让我们想起了《小英雄雨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