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3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0
乡村电视机用的是普通矮天线,只能收三、四个台,还带有雪花,闪烁,看起来不舒服,没有别的娱乐设施,罗游闷得慌,去拜访老班长日东,进了村口,还未到拐角,一个小孩大声说:“日东叔叔,你的同学的大学来了。”
主人和客人听到小孩说反了“大学的同学”,都笑了,以前听过“圩好卖猪猪来”(猪好卖圩圩来),也听过“有事不会说嘴”(有嘴不会说事),更有意思的是“这粗真葱”(这葱真粗)和“上姑,大班啊”(大姑,上班啊)。
日东的爸妈客套了几句,出去了,剩下两个老同学,随意聊,照例是善讲的日东说,对现实没有多少看法的罗游当听众,讲者越讲越有意思,听者也越听越有意思:
“我妈妈是大队妇女主任,平时没事干,催交公余粮和抓计划生育才要上班。以前生活艰苦,我和弟弟妹妹一起读书,家里开支大,妈妈时不时动用公款买柴米油盐,年终结算亏空200元,我妈的工资不到20元,无力弥补,若发现了会开除查办,只好先借钱垫上,过了一个穷年。”
“我爸想出办法,会合几个人到几十公里外的山林里,那里是三县交界处,管得松,大家乘天黑偷偷伐木,再运出来,一个来回要2天,很累,休息2天才能复原。树木经过修理,晒干,逢赶集日载到圩上卖,搞了十几次,还清了债。”
“我妈每年参加许多会议,都有纪念品发,大部分是毛巾,家里每人每年用一条毛巾,基本上不用买。今年会议礼品上了档次,发的是热水瓶、毛巾被,我上学只好买新的毛巾。”
听众从来没关注过这等小事:“毛巾每年要换新的?”
“是的,毛巾不断浸水,又不断晒太阳,一年以后就要换下来当作抹桌布。”
“我的毛巾看到烂了才换,好象2-3年换一条,你不说,还不知道要年年换呢。”
日东慢慢说到班上的事:“我的身体素质一般,1500米考试拼命跑,居中间段,终点前有几人追上了我,回到宿舍,一个同学说:‘(团支部)书记在我前面,怎么成?加快脚步,追上了。’另一个说;‘我看见书记在前面,来了劲,就超过了。’个个口口声声认为书记只能做思想工作,气坏了我。”

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听众羡慕不已,隐约感受到群体的力量,以及友情的力量,能够成为其中一分子多好!
他越听越觉得虚度光阴,不自觉说出当前烦恼,日东笑了笑:“我有一个通才概念,每件事都比别人胜半筹,多面手。平时抓主要科目,我喜欢物理,英语、数学等科目学好了是为物理服务的,但学好了物理又为了什么我也不太明白。你想干另一行,舍弃四年所学知识,何必读这四年?干脆直接到那里得了,按你的性格思维,我认为还是当科研人员好。”
客人听从了没有?被说动了没有?
大概没有说服,要服也是瞬间的,因为这二人处在两极:主人是大众中的佼佼者,“做事有先例就好办。”客人是叛逆者,“希望开创全新局面,顿悟,一夕等于百年。”
主人看到的是结构,横平竖直,值得信赖,历来是小集体的头。客人看到的是发展,跳跃式前进,一切在高速发展中重新定位,一切在高速发展中重新分配……
主人和客人都喜欢物理,在快班时二人在这科上争第二,高考时分数碰巧相同,就以物理为例说下。
物理学黄金时期的标志是确立了光、电、磁三个不同外在形象的联系,这一功绩首推法拉第。推论,发散思维的人需要一个内在的精神来统筹。
人们上午打球,下午去银行,乍一看,打球跟去银行没有必然联系,但它们发生在我身上,就成为有机整体,是我这个主心骨在统率着它们,生活中的小事也因此变得有意义起来。
或曰:这样说有何意思?
“作者一心想进入主角曲折幽深的内心世界,奈何生性愚鲁,力有不逮,有时自作聪明作些补充,不知是好是坏;有时干脆借别人的言语来衬托,不知对还是错。希望读者不要笑(作者)画蛇添足。”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