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情况很紧急。四天的激战,我军还只占领于邦敌人的一半阵地。而且,牺牲很大。”
史迪威拿起电话说:“接一一四团。”
“一一四团刘克立团长,请指示。”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还伴有激烈的枪炮声。
“限令你团,在下午五时前,必须将于邦之敌全部歼灭,占领敌阵地。”
“是!”
打完电话,史迪威转过身去对孙立人说:“孙将军,同我一起前往前沿阵地视察如何?”
“史迪威将军,我不是我不愿一起同往。现在大龙河西岸及于邦周围敌人散兵尚未肃清,若去的话,恐怕子弹不长眼睛,你生命将有危险,最好现在不要去。”
“那……好!我就听从孙将军的劝告,不去了。”
为了如期攻下于邦,彭克立团长当机立断,于当晚组织敢死队,一律佩带自动武器,并用全团火焰喷射机开路,集中60炮和伯焚克火箭把敌人树顶上建造的枪巢一一击毁。而且,定于二十七日拂晓攻坚。
二十六日,乔家之敌,又派出增援部队,渡过大龙河,企图袭击一一四团指挥所。敌人在森林中摸错了方向。有一个中队竟踏入了一一四团苏醒营五、六连布置的交叉火网中。敌中队长原野三邦大尉以及一百七十余人,全部被歼。敌人的另一个中队摸到宁坎一一二团指挥所,团部特务排排长刘益球指挥全排勇猛阻击,毙敌四十余人。刘排长腹部受重伤。全排阵亡十余人。中校副团长梁砥枚因近视眼,看不清敌人,被一偷袭的日寇用刺刀刺成轻伤。
另一部分敌人摸到离一一二团一区一百米处的林中,将美军上校联络官威廉、上尉参谋一人、上士报务员二人及一一二团上士联络员刘小毛俘虏,并将美电台也夺去一部。
日寇残酷凶狠,将四名美**人割去生殖器后破腹处死。将刘小毛捆在树上,想活活饿死他。但刘小毛机警灵活,解脱树藤,从林中逃了回来。
日寇对于邦的增援,其目的就是捣毁新三十八师指挥所。不料,孙立人竟把重点布置于一一四团之后翼。藤井没有达到目的。
二十七日拂晓,彭团并没有因敌人重点袭击其后卫的威胁而影响原作战计划。火焰喷射机喷出了一窜窜仇恨之火,所到之处,片甲不留。敢死队循渐而行。沿战壕冲杀,短兵相接,四面合围。至当日上午十二时止,于邦被彭团全部占领。
此时,敌人在乔家和指挥所内,尚不知中**队已全部攻占于邦,又派出二百余人增援,均被彭团的轻重机枪扫毙于大龙河江心。

清查战果,于邦一役,歼敌二个大队,共击毙敌人一千二百余人,并缴获全部装备。藤井小五、管尾少佐及下尉军官有四十余人暴尸野人山。
藤井曾在上海、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的历次战役中,杀人如麻。他曾多次获得裕仁天皇赐封的“大日本帝国太阳勋章”,大日本帝国皇军颁发的“大东亚共荣勋章”。他用沾满鲜血的双手,由一名大尉下级军官爬上了大佐的台阶。
但是,对待藤井和管尾之死,孙立人出于人道主义,命工兵将两人的尸体合葬于日军重机枪掩体内,并树了一个木桩,上面写道:“日本皇军第十八师五五联队队长藤井小五郎及管尾少佐被击毙之墓一九四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中国驻印军新三十八师立。”
于邦的攻占,打破了日军官宣传的“田中防线(即菊兵团)钢铁铸成,无坚可摧”的预言,大显孙立人丛林作战的策略:“出奇制胜,正面佯攻,侧翼迂回,打援拦逃。”
史迪威邀请英印军指挥官及各国新闻记者云集于邦,参观战场。一向刚复自用,目中无人的史迪威当众称赞孙立人说:“孙将军,打得好!太有种了。打一仗胜一仗,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全能将军。”
孙立人谦虚地说:“于邦之战的胜利,是中国驻印军官兵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在这次战役中,新三十八师就有谌茂堂、许丙新、江晓恒、胡瑾、陈静四位连长以及周洪排长等尉级军官十余人壮丽牺牲,伤亡人数共二百五十余人。这些壮士以身报国,极其光荣。”孙立人激动地说:“我们要发扬光大先烈英勇顽强的精神,打回祖国去!把日本鬼子赶出缅甸,赶出中国!”
孙立人将一一四团打扫战场时所缴获的战利品——藤井与管尾的指挥刀,分别赠与史迪威与柏特勒,又将“武运长久”的太阳旗一千余面,赠送盟军指挥官与各国新闻记者,以资纪念。
史迪威向孙立人赠送锦旗一面,上面写着:“于邦之战是丛林战的杰作”几个大字。这面锦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西方各国记者都纷纷报道于邦之役的胜利的消息。因为新三十八师打败了号称“丛林战之王”的日军精锐部队,所以,外国新闻报道冠给孙立人及他的部队一个美称:“丛林之狐”。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