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野人山初战告捷 一一三团轻取塔家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印度列多到缅甸北部的新平洋,纵深三百多公里,横亘着无数的高山河川,其中有一座海拔五千米的大山叫塔家铺。日寇第十八师团的一个中队盘据山头,在那里构筑起了坚强的防御工事。山下五英里处,有一条水流湍急的溪流山河。河岸上有一连英军驻守着,山上的日军也不敢下来,山下的英军也澉攻上去,双方对峙已一年之久了。
要打通中印公路,塔家铺是必经之路。总指挥部命令:“马上攻下这个山头,以掩护工兵筑路。”
中国驻印军在兰姆伽学习和训练过的丛林作战,现在是派上用场的时候了。一一三团长赵获与副团长杨振汉,经过周密布署,决定吸取摩天岭的作战方案:1.集中42营重化学迫击炮,向顶峰发射燃烧弹、烟幕弹。
2.由空军配合,猛烈轰炸两天,并用空中机枪扫射,以掩护步兵攻击。
3.一营一、二连,限令在四天时间之内,爬到顶峰附近二百米的邻峰,构筑临时阵地。
4.三连扎制二十多块竹排,待一、二连靠近顶峰时,顺溪飘流到大山后,切断敌人山后的后方交通。
战役按布署顺利进行。三连按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飘到了大山后的峡谷附近。小溪河仅宽60余米,两岸架了一座可容人通过的树藤吊桥。桥头有栋茅草房子,很显然是日军修建在山下的军棚。
山间的浓雾白蒙蒙的,伸手不见五指。清凉的晚风徐徐,给三连的将士们拂出疲劳,恢复精神。此时,四山寂静,似乎连大自然微弱的呼吸都可听到。从敞口的茅棚里,传出了日寇“呼呼呼”的鼾声。竹床上,躺着十多个呼呼大睡的日寇,靠墙根前,堆放着大堆粮食和弹药箱。日寇的38枪,横七竖八地扔在粮食堆上。
三连在连长蒋元的率领之下,摸进了茅棚。
“缴枪不杀!”日寇还在作着死守塔家铺、不让驻印军进入缅北的美梦。谁知,未响一枪,他们的武器全部都被缴了械,乖乖地成了中国驻印军的俘虏。

当审讯这十几个日寇俘虏时,这些用武士武装起来的皇军,死也不肯供出半点军情。中国驻印军随军记者给他们拍照时,他们都有一个个咬牙切齿,怒气冲冲地说:“要取下军帽,不能侮辱大日本帝国的皇权。”令人可笑更可恨。
四周浮云缭绕。塔家铺群峰隐约,像披着薄纱的妙龄女郎,羞羞答答,摇曳多姿。然而,中国驻印军步兵和空军、炮军的联合进攻,打破了山林的寂静。经过两天的轰炸、扫射,顶峰的树木、荆棘全都化为灰烬,山头也被炮火削平了。大部分日寇已葬身于弹坑之中,还有一部份日寇负隅顽抗,但却顶不住二、三连勇士们的夹击,演出了一幕幕与阵地共存亡的悲剧。
一九四三年三月末,一一三团占领了野人山中的第一险——塔家铺。
中国驻印军初试锋芒,以一比一的伤亡比率,取得了野人山第一战的胜利。孙立人电令嘉奖胜利的英雄,并勉励前方将士:“戒严骄戒躁,做好恶战大战的准备,切不可轻视敌人。”
中国驻印军新三十八师继续向前推进。一一三团团部进驻塔家铺。相继而来的是中美两国的工兵部队与开山机群。工兵部队夜以继日地施工,天崩山裂的爆炸声,削平了这绵亘起伏的千岩万壑。中印公路千回百转,象一条长龙盘旋于群山万峰之中,以每天四公里的速度连同输油管道一起扦入了塔家铺。千万年来从未开发过的原始山峰,而今却建起了小飞机场。茫茫林海里,张起了一顶顶草绿色的帐棚。临时气象站竖起来了;高炮防空阵地也筑起来了;雷达站和无线电台相继架设开始工作了;前方野战医院、供应部队日用品和副食品的红角小商店与军邮站也挂起了招牌。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