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日的历史,随着岁月的消然而逝,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曾经有很多的作家为其泼墨描绘,写出了情景交融、人物鲜明的文学作品;也曾有历史学家以其真实的史料记入史册,评断是非功过。
然而。我的长辈文俊鹏老先生(我的同族、曾祖辈),当年他是中国远征军新三十八师无线电台的报务员,曾随孙立人师长左右入缅抗日,征战沙场。他在缅甸战场上的所见所闻与以前的文学作品、史记略有不同。特别是对中国驻印军的详细描写,更有新的见解。他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日,实际上进行了两次缅战,一九四二年二月到同年五月,蒋介石根据英国政府的请求,派杜聿明将军率十万精锐之师入缅,结果上了英国人的当。由于,英国人‘怕请神容易送神难’,影响其战后对缅甸的统治,而拒绝中**队及早入缅布防。直到缅甸战场险象丛生,三月八日仰光陷敌前夕,英国人才感到日军攻势凌厉,恐怕重蹈新马英军覆灭之悲惨命运,英国首相邱吉尔命令驻缅英军司令亚历山大放弃缅甸,牺牲中国,保卫印度!英皇军陆军七万之师,借助中国远征军的掩护,乘坐汽车,以每天二百公里的速度争相逃命,于五月三日以前,全部安全逃出缅甸,撤入印度。而十万中**队,从此做了英国人的替死鬼。致使杜聿明败走野人山,几乎全军覆灭。
新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统率本部,在这风声鹤唳、四面楚歌、惶惶不可终日的危殆局势之下,击溃了日本天皇裕仁御封的无敌皇军第三十三师团,取得了仁安羌大捷,名震二战时期。尔后,又接受了掩护盟军与友军撤退的艰巨任务。新三十八师陷入掩护之掩护、孤军落后、粮弹皆缺、四面被围的险境。孙立人将军果断指挥这支孤军且战且退,奋勇冲杀,几度突出日军的重围,翻越野人山——千古原始森林,全师八千人完整地抵达印度,才有了星星之火,组建成立中国驻印军。中国驻印军在兰姆伽营地,经过补整、训练、更新装备,于一九四三年回列多,由孙立人为盟军前敌总指挥,开始了第二次缅战,即第二次缅战打响了。”在这位老人给我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他虽已年过七旬,已从湖南省益阳市建设银行退休,但他仍精神矍烁,记忆力相当惊人。二次缅战的经历,他连细节都记得很清楚。当他回忆到新一军荡寇勋成回国乘飞机时,他说:一九四五五月三十日,我们在密支那机场乘C——54飞机回国,当飞机飞越喜马拉雅山时,适遇天雨。飞机飞在一万一千公尺的高空,由于空气稀薄缺氧,大家都头晕气喘,几乎晕倒。美国驾驶员递给我一个氧气罐。大家轮流吸两口氧气,约可维持五分钟。但一个罐子很小,氧气不够用。我又去找驾驶员要。他从机舱内递给我一根氧气管,我打开开关,将氧气罐灌满。这样反复轮渡着。一个小时过去了,飞机飞过了白茫茫的大雪山,急剧下降。我看到了黑压压的苍山。‘啊!飞过洱海,祖国到了!’阔别了三年多的将士们高呼到。”

文俊鹏老人虽随孙立人左右转战南北,但却在解放前夕“背叛”了孙立人。他在**地下党员的策动之下,深明大义,从台湾回到大陆自己的家乡——桃江县,成立了雪峰山游击队支队。他做为游击队队长又一次举义旗与**的国民党进行“丛林战”和“游击战”。然而,他说:“我最终背叛了孙立人,成为中国**党员。但是,孙立人指挥中国驻印军打通从印度到昆明全长一千六百余公里的中印公路,使大量援华物资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为打败日本鬼子奠定了胜利的基础,这是一段光辉的战史。这段民族光辉史的谱写应归功于孙立人将军超凡的战略战术,也是中国驻印军将士白刃搏斗,前赴后继,流血牺牲得来的。”他愤愤不平地说:“不幸和令人遗憾的是这部民族的光辉史诗随孙立人个人的坎坷,而被历史湮灭。”他高喊:“我要让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了解中国驻印军和孙立人将军。”为此,文俊鹏老人写出了四、五万宇的素材供我参考。
为了让文俊鹏老人梦寐已求的愿望成为现实,我根据老人的回忆和参考有关资料,写下了这本《丛林之狐)。遗憾的是文俊鹏老人已于一九九八年在益阳病逝,他不能见到此书的出版,但愿他泉下有知。
文伟平二000年八月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