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阅兵显示了中国将军们抗议美**官统治的决心,也打击了史迪威的野心。第二天,史迪威向蒋介石发了一份言辞激烈的电报,列举罗卓英“十大无能”的罪状,坚决要求撤换罗卓英的职务。
蒋介石置之不理,更激怒了史迪威。他亲身飞到重庆,以“不撤换罗卓英,就不武装新二十二师和新三十八师”要挟蒋介石。他说:“中国远征军已在战场溃败,所以说已经不存在了。如果在印度的新二十二师和新三十八师再以中国远征军的名义出现,我不能承认。”
“不能承认”,就是意味着不给装备,不供给经费和给养。这对于穷困的蒋委员长来说,要负担远在印度的两个师的给养和经费是极为沉重的包袱。当然只得妥协。于是,蒋介石决定将在印度的中国部队,改为中国驻印军,委任史迪威为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郑洞国为副总指挥,柏特勒为参谋长。
史迪威仍然做着他“控制中**队的美梦”。他试探着找孙立人闲聊。
“孙将军,仁安羌一役,表现了你的作战勇敢和指挥才能;以完整之师退入印度,更体现了你的大将风度。我已经向罗斯福总统报告了,决定不久派你去欧洲考察军事。我想,这对你在国民党军队中发展和前途,会大有好处。”
孙立人听了,内心不免大喜。他承认,这确实对他的发展前途会有很深远的影响。孙立人是想赴欧洲作一次考察。听了史迪威的这番话,并没有反对的表示。
史迪威也颇感高兴便将自己的想法谈子出来。他说:“我有个计划,改造中**队。改造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不难用中国将领。因为,他们老打败仗,素质太低。”
“先从驻印军改造起,改造的第一步便是撤换中**队中营以上的军官,用我们的美**官来代替。”
早已从美**官中了解了史迪威企图的孙立人听到史迪威的计划,不动声色地说道:“史迪威将军,我必须告诉你,你的计划是绝对办不到的。”
“为什么?”
“道理很简单。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已经受了外国人近百年的压迫和奴役。物极必反,何况是自尊心极强有力民族呢?再请看看中国的历史,试问,金人何在?元人何在?清人何在?前几天双十节的大阅兵,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
“再者,中华民族传统观念很强。这种传统观念,在军队中根深蒂固。老上司、老长官、老同学、老部下,乃至于同乡,形成网络。这大大小小无数的网络,外界是冲不破,也钻不进的。你很难理解他们的牢固关系。比如,老部下甚至把上级看成是他的再生父母,老上级把下级当成子侄。在这样牢固的关联中,你怎么能扦得进手呢?更何况你是西方人!”
“史迪威将军,我很感激你对我的爱护,尤其是部队入印以来,你新三十八师各方面的照顾,我心里都很清楚。因为,我早年在美国留学,与你、与美国的关系较为紧密,所以,我才坦诚相告。”
也许是孙立人的分析清醒了史迪威的头脑,也许是中国官兵强烈的民族自尊心震撼了史迪威的心,史迪威放弃了原来的打算。将原计划改为:凡接受美械装备的中**队,必须有美军联络官,部队的一切行动,必须征得联络官的同意。由新三十八师、新二十二师组成新一军,军长暂缺,由孙立人任副军长,兼新三十八师师长。
中国驻印军的编制,原按史迪威的意见,完全按照美国陆军编制。但并不适应中国陆军套用。孙立人没有搬用史迪威的那一套,基本按照中国常规,三三制组成,并参照美国陆军编制有利于攻击的一些优点,来组编中国驻印军的一个师三个团。全师人数在一万四千余人左右。师司令部设有参谋、军需、军医、军械、军法、副官、政治八大处。因为孙立人十分注重体育,所以比其它部队多设了一个体育处。
尽管机关如此庞大。但孙立人提出“机关为前沿服务”“机关无沉员,人人都是战斗员”的口号,战时必须人人都有防卫与攻击能力。各处室官佐,都是通过他自己主办的干部教导队培训,人人都具备步兵技能。文职人员也配带美制三号左轮,一般人员必配带冲锋枪。这也是孙立人所指挥的部队战斗力特别强盛的原因之一。
师直属部队设置有炮兵、骑兵、工兵、辎重、通讯、警卫、搜索、防化等营、队。其中,七五山炮营所装备的七五山炮,是二战时期的新产品,射程三十公里以上。公路畅通的战区,均用GMC卡车拖带,丛林中亦用骡马代替拖车运载骑兵连有战马二百余匹,专门担任搜索、追击、敌后迂回的任务。在以后的缅甸战场,骑兵屡建奇功。师还设有工兵营,配置步兵、坦克、扫雷、架桥等兵种。必要时参加步兵战斗。师辎重营,配有GMC十**卡车一百辆,专从事部队紧急运送和军需军械补给运输。
师通讯队装配有五十门至一百门总线的有线电话设备,架收线均用二点五吨的中型吉普车或骡马驮载。只有在前沿哨所,才使用人力架收线。师无线电台有15WV——100、25WE——284及SCR75W|17713电台共十八座,均为话报两用机。还配置了177——B带有从250KC至1900KC中长短波调节箱三个,通讯距离可到达数千公里之外的重庆。E284专为侦察之用,除侦察敌人电讯之外,对内进行监察,严禁报务员使用明码与无线电作为通讯手段。所有电台,除V——100外,均安装在通讯车上。侦察与有特殊任务的连队,均配有V——100电台。步兵、炮兵还装备步话机,前哨与搜索兵,均配带微型步话机。军队作战的耳目,在驻印军里十分灵活。前线与指挥机关的联系密切而迅速。

师部有防化队,储备有摧泪瓦斯及其它化学武器,用之于敌人放毒时的防备和战斗。防化队长郭立人,他是一位防化专家,在反攻缅甸有战争中,他每天带着这些装备在前线穿梭,密切侦察与防止敌人施放毒气。
在国内战场,日军经常施放毒气,压制和残杀**。但在缅甸战场,多处敌人阵地里储备的大量毒气,都被我军缴获。日军虽屡屡败北,但从不敢使用权用毒气作为报复手段。
防化队里,还装备有三十部火焰喷射机作为步兵在丛林中攻坚的补充。
每个步兵团有37平射炮一个连,配炮十二门,吉普车拖带,专用对付敌人的坦克。步兵团配置有81迫击炮营、马克新重机枪营、骡马运输连秘卫生队。卫生队专为战地抢救。
步兵连有三个排,每个排四个班,每班十六人。配30机枪一挺,30步枪八支,60迫击炮一门,火箭筒一具,冲锋枪二支。
步兵营以上主官都配有吉普车与座骑,连长也配有座骑。
驻印军前后方医院与抢救队的医护人员都是美国人。医院里,伤员死亡率很低,除脑重伤手术不能做以外,其它大大小小的手术都能完成。
尽管,中国驻印军的装备,远远超过日军和英国当时的陆军。但与美国陆军当时在缅甸参战的麦支队相比,则又有天壤之别。美军麦支队连步枪在内,全部为自动武器,并配有红外线瞄准器,其丛林作战部队,轻重机枪都由骡马驮载。步骑兵都配带卡别与42马牌手枪。步兵班都配有香烟盒似的步话机,连直升飞机都被装备上了。
美国的援华,尽管美国政府说是无私援助,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如轻重机枪、81迫击炮、30步枪、冲锋枪都是美军火库存的过时产品或是淘汰武器。
中国驻印军的给养,分将校和尉级士兵,两个档次。将校大多是吃美国给养,尉官和士兵吃的是英国给养。中国驻印军的官兵,全部身着夏威夷式的英军服装,笨重的大头皮鞋;冬天也只有一件卡叽布夹克和澳大利亚毛衣。但许多士兵却穿着罗斯福呢服和银灰卡叽衣,以及轻便的美军皮鞋;抽的香烟是骆驼牌、菲利浦、红吉士等;喝的饮料也是可口可乐、咖啡等;还配带卡宾枪、45马牌手枪、郎金手表等等。这些并非美国的供给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是,美**中的人员从军库中盗卖出来的。中国驻印军官兵与美军交易,并不需要美元和卢比(印币),只需用从战场上缴获来的日军太君佩带的指挥刀、54式手枪、五角星的军徽和武运长久的太阳膏药旗等等小小的战利品即可。
美国将士把这些东西视为珍宝收藏。中国翻译官关公保曾问过美国兵:“你们为何那么喜欢日本鬼子的这些东破烂玩意儿?”美国兵竟毫不掩饰地回答:“待战争结束后,将日本人这些东西挂在我的客厅里,让亲朋好友来欣赏。我告诉他们,这是我远征缅甸时所得的战利品。将来,这些东西传给我的儿子,儿子传给我的孙子,世世代代传下去,这就成为一种永久的纪念品,或许,还会成为稀世之宝。”
英国、美**中,英国兵准许喝酒,可美国兵绝对禁止喝酒。因为,美国兵,特别是那些黑人士兵喜欢豪饮,往往一醉方休。喝醉了酒,他们就胡作非为,见到女人就追,还喜欢开醉车,车子经常被他们开得四脚朝天。所以,美国宪兵,对酒检查得非常严格。如果发现军营中有酒,定会没收。因此,中国驻印军的驾驭兵大量走私威士忌,将这些酒带到前线,与美国兵搞交易。只要美**队中有的东西都可用酒换到。中国驻印军士兵托汽车兵朋友带来几瓶酒,有了酒,就不愁得不到美国给养了。
一般交易时,中国士兵开着吉普车停靠在美军军库前或食堂仓库附近,手里故意**着威士忌,向美国兵示意。当美国兵看见后,他会笑嘻嘻地打招呼。双方就开始用交杂着中英文的语言洽谈贸易:“Holl!中国兵!”
“GOOdMorning!”
“你拿的什么?”
“我有酒,你喜欢吗?”
“OK!你要什么?”
“换食品。”
“OK!来来来……!”
不要找翻译,生意就成交了。美国兵就把中国兵领到食品仓库里,任其挑选。当美国兵打开仓库门时,中国兵才把酒递到他们手里。他们接过酒瓶,立即打开瓶盖,一仰脖子“咕隆咕隆……”一瓶酒就进了肚子,然后,“咕隆咕隆”又是一瓶,把酒瓶扔进茅草丛中。
这时,中国兵挑选好食品,“拜拜”挥手告别,一溜烟就走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