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埃温走后,孙立人立即召集中校参谋代处长倪应中、中校副官处长工陈运杰、少校军需科长文运彩、上校监察处长袁子琳、上尉书记官盛行健、上尉兼译员无线电台台长齐思及报务员文俊鹏,携带十五w无线电台,组成联络小组,去英法尔英军指挥部后勤处洽谈办理一切补给事宜。
六月十一日,新三十八师工作组到达英法尔。经过双方共同研究决定签署了一项临时协议:一、入印中国远征军按实有人数,比照英**队官兵的同等补给待遇标准,供给所需食品、服装、药品、帐篷、防火头罩及三辆吉普车。
二、补给物资,均用中英文造册例表四份,中英双方各执一份,作为结帐依据,一切费用由中国政府承担。
三、所有补给物资,自协议签字生效时起,由英方按日车运新三十八师驻地,由中方签收。
四、前哨防卫,暂由中国远征军新三十八师担任警戒防守,在一周之内(六月十三日起至六十九日中午十二时)由英军接替换防。
协议签字人中方袁子琳上校英方袁乃礼上校协议签订之后,英方节外生枝。原来,英方还有一名负责后勤补给上校约翰,当时没有参加会议。当他看了这份协议,提出修改意见说:“目前将校给养补给不上(美英军队的主副食补给,分将校与尉官士兵两个档次数),中**队将校暂按尉级补给。”
联络组中的袁子琳处长,是有名的大炮筒子。他听了约翰的话,立即起立,火爆爆地说道:“新三十八师在仁安羌一役,冒着生命危险解救英一师团时,并没有分将校士兵,一律解救脱险,援助无私。现在,我们到了印度,只要你们支援一点食物,为什么还有将校之分。”

约翰被袁子琳抢白得羞愧难当,只得装腔作势地说:“要请示埃温。”结果,埃温签署:“一切补给均按协议执行。”
协议签订后的第二天,英军派出十五辆雪佛兰卡车,满载各种补给物资,送到了新三十八师驻地。
补给物资分为三大类:1.食品有大米、鲜牛奶、牛肉、加拿大面粉、伊拉克密枣、白糖、水果、红砧茶、鸡蛋及各种食品肉类、蔬菜罐头、海军牌香烟。
2.夏装有长短军服、蚊帐、帐篷、大头皮鞋、毛袜、澳大利亚羊毛军毯。
3.药品两车,包括防蚊油。
六月十五日,新三十八师获英方通知,自六月十九日起移防英法尔五英里处的巴哈里卡休整。
巴哈里卡是印度北方边陲的大村落,当地居民已由英国政府迁移他处。这些老百姓的房子都让给了新三十八师暂住。
印度民房与缅甸民房形式完全不一样,颇似湖南农村的茅屋。只不过是较为宽敞,最奇特之处是墙壁与地面都涂上一层厚的黄牛粪便。印度佛教徒视牛粪为神物,认为黄牛的粪便有防疫避邪的作用。这大概是印度人要用牛粪涂地粉壁的缘故吧!
新三十八师从云南出征,已逾四月,征程二千余里。在缅甸的几场激战,给了所谓大日本帝国无敌皇军的沉重打击和惩罚,又几度突破敌人的四面包围,翻越了千古罕无人迹的野人山原始莽林。这支疲惫之师仍军容严整,意气风发,保持旺盛的战斗力,进入印度之后,与英帝国主义这场忘恩负义的斗争,取得了全胜。部队进驻巴哈里卡时,中英双方,始握手言欢。孙立人回访了亚历山大司令员。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