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引子一(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时间管理的运用上,80/20法则说明的是,任何事情的处理,都要找出其关键,也就是何者为“20”。第六,电话时间尽可能缩短在1分35秒内结束,长话短说。
第七,电话的内容不外乎是人、事、时、地、物,重要的数字及地点都要重复说明,例如几月几号、门牌号码、电话号码、几点几分等,必须重复一次,以免记错。
第八,选择比较好的时段通电话,通常是下班前。因为这个时候大家准备收拾书包,没人愿意与你说废话。公事与私事并不一样,用不着闲扯,避免题外话,可以节省时间。
会议的时间管理
“喂!别忘了明天早上9点的会!”相信任何一个上班族听到“开会”这个词都不免皱眉头:“唉!又开会!”
只要有三个人以上,有议程,就可以开会。而且,一开就是一个上午或者一个下午。怪不得中国人常说:“会无好会、宴无好宴。”会议泛滥,只会增加公司成本。行政效率愈高的组织,会议愈少;行政沟通愈不良的组织,会议愈多。
严格地说,只有两种情形之下,需要开会:其一,有重大决议需要传达或重大事件需要宣布时,一般由总经理主持会议;其二,要开展动脑性质的业务或制订企业计划时,由单位或部门主管主持。其他的会议,几乎都是浪费时间的,而时间就是金钱,浪费时间就等于浪费了金钱。
在行政沟通的分类中,“会议”属于平行沟通。平行沟通,顾名思义,是指平等双方之间的沟通,沟通双方平起平坐。可惜,中国式的会议多半请一个“高级领导”当主席,所以会议经常流于“听报告”、“听训”等形式,而没有真正的沟通。这类会议通常是3∶3∶3模式。
何谓3∶3∶3模式?有两种解释:其一,会议前,事情已决定了1/3;会议后再决定1/3;其余的1/3在会上解决。其二,会议开始后的1/3的时间,用来听“主席报告”,此时大家尚在暖场,并未进入状态;中间的1/3时间,叫做“议案讨论”,这时与议题相关的人会很清醒,其他的人则仍不明就里;直到最后1/3的时间,是“议案表决”时间,这时大家才快马加鞭地让“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也就是到了最后那个“1/3”时间,才会有个“虽不满意,但可接受”的结论。了解这类会议的模式之后,我们应该明白:开会时,“时间久”、“人数多”并没有多大的意义,或许“时间愈短”、“人数愈少”反而更能达成共识。至于如何做到有效地管理会议的时间,下列几点可以作为思考的依据。

会议安排在下午比上午好
原因是,上午是黄金时段,需要做比较细致的工作。会议本来就是一种低效率的管理行为,所以,千万不要在高效率时段做低效率的事,这是种极大的浪费。每周一的下午及周五的下午是管理的黑暗期,不适合作任何决定,最好也不要用来开会,避免“议而不决,决而不行”。
会议时间以60至90分钟最为恰当
重要会议不要超过90分钟;一般会议不要超过60分钟。
采用分点而非整点开会
时间有递延效果,例如,早上9:00开会,一般会开到12:00,10:00开会,一般也会开到12:00。因此,我们若从9:45开到11:00,或从15:30到16:30,那么会前、会后就有更多时间进行准备和沟通。
与会者要面对大门
与会者面对大门,会使迟到的人心生恐惧而减少迟到。迟到的人永远有迟到的习惯,不是因为特殊的原因。如果能避免迟到,会议就能避免常常中断,也可以节省时间。
会议的人数愈少愈好
不要因为这件事与某人只有一点点相关,就找他来开会,只要会后把结果告诉这个人就行了。
尽可能采用电话会议或电视会议
现在许多的企事业单位都会邀请外部的人参加会议,但如果用电视会议系统,可以减少很多差旅、招待费用。
会议主席需经过议事议程训练
许多会议主席本身就不知道如何主持会议。主席的职责是确保议事议程顺利进行,以及时间控制得当,而不是来训话或是做裁判的,否则,何必开会?只要主席指示即可,不必浪费大家的时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