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关原之战(十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章关原之战(十五)
“德川大人,悄悄告诉你一桩秘密。在朝鲜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也曾经想过自杀。”
“自杀?天海和尚你?”德川家康吃惊不小。他这是第一次,听天海和尚谈到自己的事情。当然他早有预感,这个神秘的和尚来历并不简单。
“有什么好奇怪的?我们这种类型的人不胜枚举,象是中国的岳飞、日本的源义经……啊,将自己和他们相比,好象有点自抬身价。事实上,我和眼前这些可悲蝼蚁并无区别。”天光坊天海这样说着,指了指陷入困境的岛津军方向。“现在想想,所谓战士便只有战争才能体现价值。不管是侵略者也好,被侵略一方也罢。假如战争无法结束,人人都是国家的英雄。然而烽烟一旦消散,恐怕……”
拥有庞大武功的人,战争结束以后其结局如何不用说明。刚刚从朝鲜传来的消息,朝鲜战争结束才不久,朝鲜宫廷便开始迫害有功之臣、义军将领。近几个月的时间,数年战争中让日军头疼不已的朝鲜各道义军几乎全遭官府讨灭。大多数义军在遭朝廷围剿的时候没有抵挡,他们大概到死也不明白原因。为什么战争时他们被国王赞为英雄,到战末却成不可饶恕的‘匪首’。据说这一场血腥的劫难,逃出生天的人寥寥无几。
德川家康隐隐猜到,南光坊天海可能参加过朝鲜战争。只是比较庆幸,早一步离开祖国而躲过了灭顶之灾。不,这样的事情哪里能够称为庆幸?
“幸好你没做傻事。其实真正的爱国,并非一定需要戴上‘英雄’的桂冠。爱国的本质并非忠于国君,而是忠于人民。忠君是很容易的,乖乖等待主君来剿灭,朝鲜的义军将领个个都是忠君义士。然而忠于人民难得多了,因为只有活着的人,才能继续为国家做贡献。”
“德川大人,想不到你会说出这么深奥的道理。”
“一点也不深奥。只是所处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东西也不同罢了。”
确实如此,南光坊天海有所领悟的点了点头。人们的视野因为自身身份而有所局限,南光坊天海也不例外。不过视野这种东西,是随政治地位的改变而扩展的。站在国家政治的峰顶,德川家康的视野范围是整个国家。这一个高度是南光坊天海无论如何,也无法攀登得到的。
战争结束以后,自己还能为祖国做些什么?南光坊天海痴痴地望着眼前战场,不再与德川家康对话,心里盘旋着无人知道的心事。
同一时候,在南光坊天海注视的地方。
大炮的弹丸仍在残酷无情地坠落。这种远程火炮的威力,岛津义弘在朝鲜战争中就领教过了。不仅射程之远让别的武器望尘莫及,爆炸时的杀伤力也让人胆战心惊。
岛津铁炮队的队列之间,一个个的漩涡正在吞食善战的士兵。那些士兵大多经历过朝鲜战争,是相当熟练的屠杀机器。然而也因为这样,对大炮划过空气时恐怖的尖啸声也更加敏感。
已经没有办法再前进了……
“怎么会有这种事情?宛如回到了朝鲜的战场,那个血腥的恶梦还没有结束吗?”
岛津义弘,其实是一位个性自我矛盾的人。朝鲜战争期间杀人如麻,好象是刚刚从地狱获释的恶鬼魔头。然而这样一个魔鬼,也有无人知晓的隐事。朝鲜战争开始之前,岛津义弘曾经通过明朝商人,将丰臣氏的侵略计划出卖给明政府。他还提出过大胆建议,叫明军渡海偷袭国内空虚的丰臣老巢。只可惜明朝把他的意见,当成了一个大大的笑话。
“父亲大人,还不发布撤退的命令,您打算在这里战斗到全军覆没吗?”这个时候,岛津丰久从西面骑马纵来,同时向这边大声疾呼。
该死的!要是手上再多几千兵力,肯定可以突破过去……岛津义弘感到很不甘心,望向儿子的目光因为悲伤而痛苦。
“我们……不可能成功了吗?”
“父亲大人,我们还没有失败。如果下达撤退的命令,丰久拼死也要保护您回到九州。”
岛津义弘不知道说什么好。他突然感到自己一下子苍老了十年,战争、战争,无穷无尽的战争……又不是真心效忠于丰臣一族,他在战争中消耗一生时间,最后得到了什么东西?

除了将家族推上灭亡的悬崖,他还做了什么事情?
“那……丰久来指挥全军吧……以后所有的命令,都由你来下达了……”岛津义弘终于下了决心。
“父亲大人您先走吧。”岛津丰久又道,“现在必须马不停蹄的奔跑,才有机会逃出德川军的包围。”
“那你有什么打算?”
“我想后退一段路,然后重筑防线。我们的侧翼受到井伊直政、本多忠胜的打击,不将他们打败,要全身而退几乎是梦中空谈。”
后退一段路,是为了离开大炮的打击范围。岛津义弘煽动嘴唇,但是没有发出一片音符。
岛津丰久其实并非他的亲子,而是一个养子。岛津义弘有很多儿子,可是这次出征,为什么只带一个养子在身边?那是为了在不得以的时刻,可以实施弃卒保帅的战术。
只是到这个时候,岛津义弘突然想到,应该活下来的人也许不是自己?
仗打到这份上,西军大概是败局已定了。自己即使逃回九州,德川家康还是不会放过自己。但是岛津丰久不一样,他年轻、富有才华,可以继续领导岛津家族。只可惜,可惜他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呀!
“父亲大人,您在想些什么?您还在等什么?”
“知道了,我知道了……”
养子终究还是养子。无论再可惜,在生命的天平之上,份量终归是轻了。岛津义弘长长的叹口气,不再望向岛津丰久。他一摧马鞭,厚厚的尘土在身后扬起老高。
岛津丰久注视着父亲的背影,直到尘土和一种沉重的液体挡住眼帘。
岛津丰久重重的甩头。
“好了,现在我们回过头去,教训一下井伊直政、本多忠胜两个无能鼠辈!”岛津丰久目对士兵们大声喊道。随后想起来什么似的,又向观察军情的武士添问一句,“小西军那边情况如何?小西行长还在战斗吗?”
“回禀大人,刚才传来可靠消息,小西大人已经……”弃阵而逃?岛津丰久向武士打了一个噤言的手势。
“我知道了。为了全军的士气,父亲大人让你严守秘密是吗?现在继续你的本份工作,不过要听从我的命令。我们不能惊慌,只能边打边退……”
自己是一个养子。胜利的时候,自己的功绩无足轻重;失败的时候,自己是提前预备的弃子。然而对于这样的命运,岛津丰久并不感到悲哀。
德川军的井伊直政和本多忠胜从两翼张开口袋,要将一千余岛津士兵一口吞没。不过这样行动,也为岛津义弘逃离战场争取到了时间。岛津丰久十分宽慰地,望着父亲离开的方向。
“现在听我的命令!铁炮手每射击一轮后退十米,不可以乱了阵型!我们的性命无足轻重,但是必须用我们的鲜血,换来岛津一族存续的机会……”
小西军既已崩溃,岛津军面对的压力就不再是井伊直政和本多忠胜两支部队。岛津丰久不是不知道,他的这种撤退方法,在敌人的残酷追击面前是必定要全军覆没的。
然而即使是必输无疑的战斗,也有它必须存在的意义。至少,岛津丰久是这么认为的。
中午十二时三十分,关原开战四个半小时。
关原之战的胜负不用多说,已经毫无悬念了。
章后附:
历史的真实:
岛津义弘与明朝政治家徐光启的通讯:收录于《徐文定文集》。
http://www.xiaoshuodaquan.com.jp/magazine/rekishikou/003/re_003_04030501.jpg
文章内容大致如下:“丰臣秀吉国内空虚(兵力全部在朝鲜战场)。而岛津家发起动员,可得超过四万精兵。粮食军械具备,只独无海船。若大明朝准备海船,集二、三万士兵侵犯日本,与岛津军合力攻破山城,丰臣秀吉之首级必可讨取……”
只可惜明政府**,更无开疆扩土的打算。不然的话,日本大概已是大明帝国的一个省份(阴笑)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