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弹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九章弹劾
公元一五九九年,日本庆长四年元月十日,淀君终于达成心愿,在前田利家和石田三成等重臣的前呼后拥之下进入了大阪城。随后,由于她的坚持,北政所夫人被赶出本丸,移居大阪西之丸。
一切都如淀君之心愿在进行着。连疑心病最重的石田三成、丰臣家主母北政所夫人也乖乖屈服了的事实,让淀君的心情舒畅之极。
于是在新年酒会上,乘着淀君脸上荡漾的春风,石田三成又重提葬礼的旧话。
“淀夫人,既然从朝鲜撤兵已经完成,您进大阪城的事情也办好了,请问现在,是否可以讨论太阁殿下葬礼事宜了呢?”
“我们母子才进入大阪,天下民心也尚未安定。葬礼的事情,慢慢再说好了。”淀君却答道。
“太阁殿下过世到现在,已经近半年了呀……”
“那也没有办法。你要办葬礼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内府大人说,战争耗尽了国家的财产,现在这个时候不可以大肆铺张。你看,身为太阁的人物,葬礼简单了怎么行?作为秀吉的妻子,我是怎么也不能答应的。”
淀君口中的内府大人就是德川家康。这一年,德川家康因为忙于处理战后事务,进大阪给淀君恭贺新年的事情拖迟了几天。当然德川家康没有对葬礼发表过意见,不想办葬礼的人,从头到尾都只有淀君一个。
葬礼最好永远也不要办,淀君心里这样想道。在忍了丰臣秀吉这么多年以后,她再也不想朝那个人磕一个头――哪怕是在葬礼上面。
“太阁殿下的葬礼自然不可以草率!德川家康那个家伙,他这么说是想造反呀?”
葬礼的事情被束之高阁,石田三成一肚子的气不能冲淀君发,被淀君抬出来做挡箭牌的德川家康可就倒了霉。
朝鲜战争的时候,石田三成是侵略军的总统帅。可是他向德川家康下达出兵的命令,德川家康却推推拖拖,到战争结束也没有向朝鲜派出过一兵一卒。石田三成几次向丰臣秀吉告状,要求处置这个国家的叛徒。
葬礼的风波过后,石田三成又开始怀疑丰臣秀吉之猝死,是不是和德川家康有关系。因为在丰臣秀吉死前几天,德川家康就待在伏见城。无巧不巧,丰臣秀吉死前一天,德川家康因为领内发生事情而请求回国。
德川家康前脚一走,丰臣秀吉跟着就死了。这到底是少有的巧合?还是有意制造不在场的证据呢?
石田三成是想像力极其丰富的人。更重要的是,他对德川家康没有丝毫好感。这一次,淀君将德川家康随口抬出,她可不知道自己这句话将要引发波及整个日本的大地震。
那是因为淀君涉足政治未久。她不知道石田三成是丰臣秀吉一手提拔上来的人物,而德川家康的情况恰恰相反。当年挑起过针对丰臣氏的战争,最后力量不济,德川家康极不情愿才会屈服。丰臣秀吉在世之时,石田三成曾不止一次献言,说德川家康这个人绝不可靠,最好早点削减其领地,削弱其力量。只可惜丰臣秀吉没有理会,那一方面是丰臣秀吉忙于国外战争,另一方面是觉得德川家康虽不可靠,却也是无害无能的人。丰臣秀吉认为,国家的土地应该尽量交给无能之人管理,才不至于威胁自己的王权。好象石田三成这样的人(还有很多类似石田的人,如为丰臣秀吉贡献最多的黑田官兵卫),可以担当朝鲜战争的统帅,但绝不可以给他太多领土。
可想而知,身为全国大名的统帅、五位奉行的首领,自己的领地却只有十几万石。石田三成对德川家康有多少不满和嫉恨?淀君一不小心将德川家康提出来,她可是捅到了马蜂窝。
就这样,时间飞快转动,很快到了元月的月底。
这一天,在德川家的居城江户城中,发生了一连串不寻常的骚动。
德川家康本人尚在伏见城。此时坐镇江户的,是德川家康的三男德川秀忠。下午的时候,德川秀忠的妻子阿江发现丈夫满头大汗,正在院子里来回踱步。
“发生什么事情了,老爷?”
“阿江,这下子完了,老爸完了,我完了,全家都要完了……”德川家康看到阿江翩然而至,如遇救星似的抓住她的玉手。
“镇定一点!到底怎么个完法?说清楚一点?”阿江叱道。
阿江是淀君的妹妹,一度嫁给丰臣秀吉的外甥秀胜为妻,短命的丰臣秀胜却在朝鲜战场战死。之后九条兼孝做媒,她嫁给了现在的丈夫德川秀忠。

阿江的年纪比德川秀忠大整整六岁。瞪了一眼既胆小又没用的丈夫,她心里也有点慌乱。要说德川秀忠的性格,还真是跟他父亲一模一样。
“老爹要完了,我要完了,德川要完了!”只会重复这句话的德川秀忠,让阿江觉得心浮气躁。
“到底是怎么回事?镇定下来,告诉我!”
德川秀忠哪里镇定得下来。在院子里又绕了好几圈,才回到阿江身边。
德川秀忠终于一五一十地把事情吐了出来。
事情发生在淀君入主大阪后的第十天。弹劾德川家康的使者,毫无先兆地闯进了伏见城堡。这一次的弹劾案,是治部少辅石田三成提出来的。
“与朝鲜开战以来,内府大人每每寻找理由,拒绝派兵参战;太阁殿下驾崩之后,内府大人又纠众结党,擅自批评国家政策;对太阁殿下生前的丰功伟绩,更是经常当众诽谤……”
“家康认为这场战争错误,当着太阁殿下之面,也是这么个说法。”德川家康对弹劾使者辩道,“太阁殿下生前没有人弹劾我,现在才来是不是晚了点?”
“这个嘛……太阁殿下大度宽容,是要给你改过自新的机会。可是内府大人非但不感恩,反而变本加厉。在太阁殿下逝去之后,竟然继续诽谤太阁殿下制定的国政国策,实是令人难以置信……”
“请问太阁殿下逝去后的今天,所谓国政是什么人在处理的?”
“当然是内府大人。”
“这就奇怪了。淀夫人忙于接收大阪城,石田大人和前田大人忙于在女人面前争宠争权。战后偌大的烂摊子,全部丢给了家康一个人。与大明使者谈判、从朝鲜撤军事宜,所有花费都是掏的德川家的腰包。当然为了国家和早日平息干戈,这些也不能计较。可是自古以来,处理国政之人便需要批评国政。批评而图改正太阁殿下生前的错误,家康到底何罪之有?”
德川家康不算太会说话,可是他的话也没有错。几个派来弹劾的使者相互对望,均觉得在伏见城内和对方争辩并不明智。
“内府大人是否有罪,要在大阪城进行审议而后判断。请内府大人随我们走一趟吧,您的牢骚和异议,请去大阪城向五大奉行当面辨论好了。”
“我不去大阪城!你们想把我骗去,想囚禁我,陷害我?我拒绝,拒绝拒绝!”
当着丰臣使者的面,德川家康暴跳起来大吼拒绝。听完这一段,阿江咯咯地趴在德川秀忠肩上娇笑不已。
“火烧眉毛,家族存亡的大事情,阿江怎么能笑得出来?”德川秀忠不满地埋怨道。
“真的很好笑嘛。你的老爹和你一样,都是胆小没用的人呀。”
“这……这是怎么说话的?”
“你动脑筋想一想,大阪城又不是石田三成的居城,大阪城内还有许多同情德川氏的大臣。石田三成想在大阪城囚禁或是杀害内府大人,那根本就不可能嘛。可是石田三成把内府大人看穿了,内府大人和我的丈夫一样,骨子里的性格是既懦弱,疑心病又重……”
“把我拖进来做什么嘛。”德川秀忠轻声嘟喃着。
“这可不,内府大人一拒绝,石田三成便有了弹劾的确实依据。担心石田三成发兵攻打伏见城,内府大人一定派人来江户求救了吧。”
“你可猜准了。老爹怕石田三成来硬的,要我带兵前往伏见城护驾。现在的情况,我们是骑虎难下了。我左思右量,老爹和我都算不过精得跟猴子似的石田三成,也许只有让老爹隐退回江户,才能躲过一场劫难……算了,不跟你说了。武将们已经进城,马上要召开军议。唉,军议呀军议,要打仗了……”
几个身着铠甲的武士奔来迎接,德川秀忠丢下阿江,苦笑着随他们去了。望着丈夫的背影,阿江‘哦’的感叹了一声。
就算激流涌退,石田三成怕也不会放过德川一家。只可惜今天刚满二十岁的德川秀忠,他既不喜打仗,也不会打仗,更从来没有打过仗。难怪丰臣秀吉生前对德川家并不防备,在这一家人里面,就没一个会打仗的人呀!
阿江不禁又想到,德川秀忠,已经是她的第三任丈夫了。自己的命运真是坎坷悲哀,如果德川家倒台,她岂不是要再次成为寡妇?
这样的事情,是绝不可以让它发生的……
“来人,快给我拿纸笔来。”阿江猛的抬头,对身边使女喝道。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