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勤工俭学挑重担 领导讲课出洋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得对,要时刻擦亮眼睛。我们的同学学习**著作越来越有水平了。”
“罗工宣”上前打断了尹同学的话,对他说:“你就代表学校参加县上的‘讲用会’,下去做好准备。”接着,他对台下说:“今天的讲用会,讲出了水平,讲得非常好!虽然有的同学演讲不当,不要紧,不要背包袱,放了错误不要怕,要允许改正,改了就是好同学,好学生嘛......”
“尹娃娃,为了挣表现来这一手。”侯明明心里想到:上次在剧场开批判会,他用红缨枪对准没有向**像鞠躬的“眼镜”,使“眼镜”倒了大霉,今天又出风头,看这小子以后出得了多久。
“尹娃娃”的风头出得断断续续。不久,他离开校门,到大乘当知青,风头出得上了天。他被县里树立为扎根山村的先进典型,知青的先进代表,到处开会、到处演讲。风光了一阵后,随着知青回城风,他回到了城里酿造厂,顶替死去的父亲当了工人,后工厂萧条倒闭,赶场天便在街上摆了个地摊,卖几瓶豆油醋为生。98年,侯明明回屏山过春节在街上遇见了他,他发出感叹:“虽然现在摆地摊卖豆油谋生,生活恼火,回想这前半辈子还是值,跟**干革命,沾了**的光,当过先进,入了党,又当书记,上县、上地区、上省城风光过,坐了小车、住过高级宾馆,到处吃油大。虽说回城进工厂,工厂垮了,但分了一大笔钱,一大批东西,比你值得。你侯明明从小就吹捧邓小平,80年代初就写邓小平的报告文学,吹改革开放,全国获奖。文化比我高得多,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不说重用你,好事一件都轮不到你。你工作再积极,多次拿了宜宾地区先进个人奖状有何用?相反,人家不用你,还一脚把你蹬了,干了几十年,一分钱都不拿给你,比资本家还黑。枉自干了20多年,20多年奋斗,20多年心血等于零,比我还倒霉。我跟着**干,值!你跟着邓小平干,卖力地吹捧邓小平,有何用?饭碗都给你端了!”说得侯明明哑口无言。
人生就是抛物线,时低时高很正常。
初中的生活犹如万花筒,五彩缤纷。既学习,又劳动,还演戏,又画画,使人兴奋。
同学们除了学文化课,还要关心时事政治,开展大批判,向封、资、修开战,搞教育改革。班上每周出黑板报、宣传栏的任务,落在了侯明明头上。画画使他着迷,他画的刊头画:工农兵握着毛著,雄赳赳,气昂昂。画的漫画,一只大拳头握着倒立的牛鬼蛇神,惟妙惟肖。侯明明的画在全校出名了,就连工宣队、校革委主办的**思想宣传栏,其刊头画、插图也交给他来办。他的画被张贴在校门口展览,引来无数人围观。他受到校革委的通报表扬,并被评为三好学生了。红纸黄字的表扬喜报贴在了县城大十字街旁的墙壁上,分外醒目。班主任倪老师在朝会上说:“侯明明同学思想进步,不仅仅是政治表现上,而且劳动积极,开门办学,走**光辉的‘五、七’道路,还为学校的勤工俭学做出了贡献。”
为学校的勤工俭学做贡献,指的是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社会劳动活动表现突出,做出了成绩。
侯明明不好意思地说,“啥子贡献哟,算不了啥子!我到方家村砍柴,一挑都是五、六十斤。”勤工俭学跟为家里砍柴不能相提并论。学校组织全校师生从县城运盐巴到30多里地的富荣,初一的同学及教师多是运二、三十斤,侯明明一个人就运50多斤。那是滴水成冰的隆冬季节,当天是风又是雨,山道泥泞,乱七八糟。他在路上又饿、又冷、又累,在风雨中挑起50多斤的盐巴担子,边摔跤、边哭,不要别人帮忙,硬是咬紧牙关,一身汗一身泥,把盐巴一斤不少,交到了富荣供销社。供销社职工说:“这个学生丁点儿小,挑这么多盐巴,走溜路,这么厉害,有把蛮力。”

不久,学校又组织学生积肥,运到城外5里地的县农场。侯明明想了个办法,把和几个同学积的肥用板板车拉,这比肩挑背驮运的多得多,农场工人很感动。当周的作文课上,侯明明把这次运肥的活动以小说的形势写了出来。语文老师评价:“内容丰富,人物对话、心理描写、景物描写恰到好处。”给这篇作文打了满分,又拿到全年级范读。语文老师卜启开——四川师范学院的高材生,在语文课上说:“侯明明很有文学天赋,是当作家的料子。”这句话说得不假,80年代初,二十多岁的青年作家侯明明以饱满的革命热情,采写了反映邓小平丰功伟绩的报告文学——《希望在召唤》,荣获了由中国作家协会江西分会等机构主办的“骏彩驰星”全国报告文学大奖赛二等奖。文中,侯明明评价复出不久的邓小平“堪称世界第一流的政治家......在北京中南海运筹帷幄……指导全国改革开放,人民致富......”该文引起强烈反响,后由诸多出版社出版,刊物登载,电视报道,作家侯明明的名字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接着,侯明明创作的散文、诗歌、话剧剧本、小说接连发表并获奖,作为曾教过侯明明的初中语文老师,卜启开自然引以为荣。这30多年来,卜启开一直和侯明明保持良好的关系。不过,侯明明心里还是有点内疚,那时刚刚上初中语文课,卜老师介绍自己,在黑板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卜启开,他在座位上跟着一些同学起哄:“卜起开、卜起爬、卜起走......”虽然他和起哄的同学被叫到办公室受训,但卜老师并没有为难这些学生。班上的语文课,卜老师喜欢抽学习成绩差或者家里贫穷的同学提问,并给以热情的鼓励。而对那些自认为学习成绩好或者家庭优越的干部子弟,他要么严厉批评,要么热潮冷讽。同学们说:“卜老师公正,不嫌贫爱富。”83年,卜启开从屏中调入宜宾市九中当教导主任,发明了无尘黑板擦,申请了国家专利,报道的文章就是侯明明写的,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反响。可惜,卜老师后来不得志,从九中提前退休,患病而终。
为了巩固教育改革成果,工宣队深入基层,深入班级,调查研究,听课来了。工宣队长径直走到侯明明旁边的空座位上,座位上放着侯明明的一本白皮纸包装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上面写着吕叔湘三个字。工宣队长关切地问:“吕叔湘没有来啊?”侯明明答:“吕叔湘在清华。”工宣队长站起来,表情严肃,向任课老师讲:“把吕叔湘从清华叫回来,这个同学课不上,无组织无纪律,既然……”侯明明解释道:“吕叔湘不是我们学校的,人家是清华大学的教授,教语文的。”大家笑起来了,笑得意味深长。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