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茉莉、鸡蛋花、夹竹桃和杜鹃(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既然大家都知道这个桃花沟,肯定也清楚桃花沟是官府默许自治的风月场所,那么各位捕快若现身该地,将极其碍眼,恐怕只会打草惊蛇。”周云分析道,“不过你们放心,我已初步确定了目标人物,待我进入沟中调查清楚,自会给各位一个清楚的交代。所以现时你们能做的,就是在这里静候我的消息,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不行!以前的案子我都由得你独来独往,可这次的案子案情重大,不容懈怠,你还要让我们巡抚衙门十几号精英躲在家里守株待兔,说出去不被人笑死我们才怪!”骆英坚决反对。
众捕快也七嘴八舌说起来:“骆大人说得好,我们这里哪个不是和骆大人出生入死过的,有什么场面没见过?瞻前顾后,闪闪缩缩的事我们不干!怕打草惊蛇的话,我们穿上便装去就行了!”
周云不禁苦笑起来,心想:“这帮捕快头脑就是简单,他们那种身法、谈吐和眼神,就算是穿上了便装,还是会被有经验的人一眼就看穿身份的。桃花沟里鱼龙混杂,他们迟早会被更多的江湖人士认出来,这时万一有谁稍有不慎说错了话做错了事,不亚于捅了个马蜂窝,沟里立马就会乱起来。这样一乱,不但案子没法查下去,混乱中捕快们还会有丢掉性命的可能。”
周云知道自己这个想法万万不能说出来,要是说出来的话反而会激起众捕快的不满,局面更加不好收拾,于是高声道:“我相信蔡师爷是充分权衡过利弊才决定让我来谋划本次行动的,我们此次去桃花沟的目的是为了查出头发背后的秘密,并不是去搜捕重犯,因此暗访是最好的方式,参与的人数越少越好。”
听了周云这般解释,众捕快中有人信服了,便不作声,但有人还是不满地说道:“我们可以分散行动啊?以前又不是没试过这种方式。各自分散下去暗访,获得线索的机会就更多了。”那些已经不作声的捕快闻言又觉得有道理,于是再次附和了起来。
周云正想争辩,骆英威严地摆了摆手,让大家安静下来,说道:“人不必多,就我和周云去即可!就这么定了!”
周云只好望向蔡师爷求助。
蔡师爷却又再吟道:“迷雾散尽,始见深渊。此案非比寻常,周大侠此番一去,还是有骆大人陪同较为妥当,还请周大侠多多关照我们骆大人啊!”
那位叫王顺安的捕快在一旁小声提醒蔡师爷道:“骆大人家里的小孩这两天病了,派骆大人去,不打紧吧?”
骆英耳尖听到,瞪了王顺安一眼,拍着胸脯道:“大案当前,家事靠边!我骆英自有分寸!”他转过头对周云道:“周老板,我们现在就动身吧!”
周云见骆英心意已决,蔡师爷又如是说,看来怎么争辩也没用了,只得点头答应。
出了衙门,周云对骆英道:“骆兄,怪不得你这几天人都憔悴了,原来是孩子有恙,你就先回家一趟看看孩子吧,顺便换套便装。午饭后在我店里汇合再动身,估计天黑前我们可赶到桃花沟。”

骆英想想周云说的也在理,于是两人分头回家用过午饭,打点好行装马匹,准备出发。
***
夕阳西下。
天色已近黄昏。
官道上两骑白马一路疾驰。
周云仍然是老习惯,一身轻装之外身上另无他物。他转头看看骆英――实在是惨不忍睹。
只见骆英这样一个黑大汉,却穿了一套白色的长袍连裤子,腰上仍然带着自己那把长长的佩刀,马背上负着一个大大的包袱。
虽然在出发前周云已经调侃过骆英的这一身打扮,可现在周云忍不住又埋怨起来道:“说了我一个人来就行了,明知自己没去过桃花沟,可你偏要来踩这趟混水。你这身打扮跟我格格不入,我们怎样一起行动啊?”
骆英穿着长袍,在马上正颠簸得满脸是汗,白了周云一眼道:“你一路上罗嗦我这身穿戴好几回了,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烦人啊?你没看出来吗,我这是典型的暴发户打扮啊!发了财当然就去桃花沟里快活了。你嘛,就做我的跟班好了,怎么会格格不入呢!”
“有见过跟班的手上什么东西都没有,而主人却背着个大包袱,带着把大刀的吗?”周云嘲笑着。
“说了是爆发户嘛,当然视钱财如已命。钱财都放在包袱里,拿在自己手里就比较放心嘛,刀呢,当然也是带在身上才起到防身的作用嘛。你一个小跟班懂些什么啊?”骆英趾高气扬地说道。
周云被骆英这句颠倒黑白的话噎得说不出话来,只好在心里一个劲地麻烦鬼麻烦鬼地骂。
两人又赶了半柱香左右的路,向着桃花沟方向的路人明显地渐渐多了起来,估计都是要去光顾桃花沟的客人。
见路上的景物越来越熟悉了,周云的心又开始沉重起来,不知不觉地用手按了按胸前,去确认一下怀中放头发的小包是否还在。
宽阔的官道顺着河流向右转了个弯,绕过了一片茂密的竹林,周云向前一指,道:“看,前面就是桃花沟。”
骆英是第一次来桃花沟,闻言便放慢了马,直起身子向周云所指的方向眺望起来。只见那桃花沟夹在两道并不算高但却颇为陡峭的山梁之间,一道溪流从两道山梁结合处的山腰蜿蜒而下,顺着山沟的走势向外奔流,汇入到山沟前的小河中。山沟里两侧靠近山脚的地方密密麻麻栽满了夹竹桃,粉红色的花开得层层叠叠,就象在山脚升起了一层粉红的烟霞,甚是好看。山沟的里面,一栋挨一栋都是两层左右高的楼房,楼房的正中央是一条中心大街,直接向外连接到他们所在的官道的分叉口上。在那官道上的分叉口处,立着一座高大的牌楼,牌楼左右两侧各竖了一道牌匾,左书“此间只应天上有”,右书“醉生梦死堕凡尘”,正中三个红漆大字:“桃花沟”。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