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茉莉、鸡蛋花、夹竹桃和杜鹃(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谎言就象一副面具,一旦戴上,别人不会看到你的真面目。
可这面具对着自己的那一面却带着刺,戴上后受的伤只有自己知道。
或许这就是周云此刻感到内疚的原因。
“不能确定是什么气味”这句话只是他逃离衙门的借口,他还不习惯在别人面前流露自己的感情。
这种气味,周云又怎么会不熟悉,怎么会忘怀呢?
那是一双灵巧的手,轻快地在一丛茉莉花上飞舞,采下朵朵白花;
那是一双纤细的脚,盈盈地踮着,摘下盛放在高处枝头的鸡蛋花;
那是一线柔润的嗓音,轻轻地哼着歌,把茉莉花和鸡蛋花混和在木桶里;
那是一头秀美的长发,一次又一次地浸浴在这充满花香的泉水中;
那是一片小小的木梳,一遍又一遍地梳落粘在湿发上的片片花瓣;
那是当时年轻俊朗的周云,抱着自己那把长剑,倚坐在木楼梯上,呆呆地看着这一切,痴痴地笑着;
那是一个含羞的笑容,一双诱惑的明眸,挑动着他的心弦;
那是让他刻骨铭心的迷醉与狂潮;
那是他埋在那堆如云的秀发中,贪婪地闻着这独特的香气,听着她的呢喃;
她的话音如在耳边:“香吗?这是我妈传给我的独门配方,我从小就是这样洗头的……”
“难道真是她吗?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周云无力地摇着头,似乎要让自己摆脱这个可怕的念头。
突然之间,他觉得自己很无助。
这个夜晚,一盏灯,一个影子,一段回忆,伴着他坐在这空空的房间中。
他第一次有了孤独的感觉。
不知不觉地,周云又再次掂起那根头发,深深地闻着,一如他五年前那样,抵挡不了这香味的诱惑……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
两天之后。
云来饭店。
周云又见到了骆英。
令骆英惊奇的是,周云显得非常憔悴。
骆英太熟悉周云这个朋友了,他遇事沉着机敏,出手果断干练,表面上摆出一副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无所谓的样子,其实内心却是感情细腻的人。
他为这个案子操太多心了,骆英心里想着,关心地问道:“周老弟,你憔悴多了。”
“你也是啊。”周云看见骆英布满血丝的双眼,也回敬他一句。
“头发的事,有结论了吗?”骆英还没坐下就直奔主题。
周云却卖了个关子:“你对受害人的排查有结论了,我的头发也就有结论了。”
骆英直跳脚。“哎呀!跟我还来这一套。好,我先说。三个受害人平常交游甚广,他们之间表面上似乎没有任何来往。不过,按照你的提示,我们调查了他们的爱好和平常经常出入的场所,结果我们有所发现。他们三人至少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他们喜欢去同一个地方!”
“哪里?”两天来,周云就等着这个答案。
“桃花沟。”
听到这三个字,周云长嘘一口气。这正是那股香味告诉他的答案。他自己都觉得奇怪,这两天来压在心头的大石,在听到这个答案后反而坦然地卸下了。
“和我的结论一样,桃花沟。”周云轻松地说道。
“你的什么结论?桃花沟怎么了?”骆英听得如坠云里雾里,莫明其妙。
“这根头发来自桃花沟,这就是我的结论。桃花沟与这三件连锁命案关系重大!”周云揭开迷底。
“就凭一根头发?你是怎么知道的?”骆英非常惊讶地说道。

周云脸上滑过一丝得意。“不可说,不可说,我可要靠这本事吃饭啊。”
“不说就不说,但你要跟我回衙门!”骆英一手拉起了周云……
***
案情出现重大进展的消息,让衙门内弥漫着一种焦躁欲动的情绪,一众捕快们都磨拳擦掌等着蔡师爷的调度,只想早日破案。
蔡师爷却不慌不忙地在大殿上一边摇着他的折扇,一边踱着方步沉思。良久,他才对大家道:“周大侠只凭一根头发,却能推断出此案与桃花沟有莫大的关系,而且和我们得到的情报相吻合,所以,周大侠显然洞察了头发里所藏着的秘密。既然周大侠不愿意透露更多的细节,那么我们的行动最好还是由周大侠来计划更为审慎。”
骆英早急了,嚷道:“对啊,周老弟,结论你也有了,关子你也卖了,总得告诉我们下一步怎么走吧?”
周云心想:“蔡师爷果然是个精明人,一眼就看穿了我的难言之处。这案子要想早破,还非得我亲自谋划和出马才行,不过这帮官差哪里晓得个中曲折,现在就让他们插手只会帮倒忙。不如想个借口先把他们排除在外,由我单独行动为好。”
心念至此,周云于是对众人说道:“各位,你们知道这桃花沟是什么地方吗?”
一众捕快早笑出声来,齐道:“当然知道!桃花沟的大名,省内谁人不知哪个不晓啊!”
原来,这桃花沟坐落于省城西南面的一处狭长的山沟中,那里三面环山,林木茂盛,山谷前面一条小河象玉带一样伴着宽阔的官道蜿蜒流过,使得桃花沟里既有山之雄伟险峻,亦有水之灵动秀美,景色分外怡人。有趣的是,那里虽然名为桃花沟,却没有一棵桃花树,栽种的其实是花朵粉红但汁液却有毒性的夹竹桃,所以熟悉那里的人都知道,桃花沟名字中的桃花实际上指的是夹竹桃。
本来,这处山沟里既没有住户也没有夹竹桃,但多年以前,有人开始在河流与官道交汇处的路两旁做些茶亭、酒馆、客栈之类的酒水生意,由于周边风光本就秀丽,山沟里的景致又极具特色,这里渐渐便成为途人游客休憩汇集之处。到后来,一位颇有来历的商贾突发奇想,出巨资向官府买下了整个山沟及附近的土地,在山沟里建起大型的红楼、酒馆和客栈,同时也于山沟中大量栽种开粉红花的夹竹桃,此时这处山沟才有了它的名字――桃花沟。那位商贾经过几年的大兴土木,竟把桃花沟改造成省内规模最大的一处风月场所,怡人的风景配合上歌舞升平的娱乐场所和醉生梦死的皮肉生意,倒是做得有声有色,那位商贾的胃口也越来越大。到近年,桃花沟已发展成一个略具规模的小镇,里面吃喝玩乐一应俱全,桃花沟的拥有者也借机强化了自己的武装势力。这种势力的超常扩张,官府并不是没看在眼里,但在这君主无政,朝廷无能,国运不济的时势,有哪个不识时务的官吏会去招惹这些地方势力呢?何况桃花沟上缴给省府衙门的税款一向让官府深为满意。因此在利益的驱动下,官府不但没限制桃花沟自身势力的发展,反倒与之达成了口头协议,默许在桃花沟内实行自治。从此,官差们因公事进出桃花沟,反而处处受制,相当不便。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