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芸的学生时代 第一章 小学篇(2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粉碎四人帮后,各种好看的电影、好听的歌,像雨过春笋一般涌了出来。青芸知道了歌坛上还有王昆,郭兰英。青芸家的电视派上了大用场,引得邻居家的小孩吃过晚饭就早早地坐在了青芸家的电视机前,后来天暖和了,一家人又搬到了临建房里住,电视一开,临建房里呼拉拉来了一大堆的人,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来了。
可惜好景不长,电视机出了毛病,先是光有图像没有声音,奶奶照样看得津津有味,最后干脆连图像也没了,谁修也不管用。二百五十元钱的电视只看了两年就寿诞正寝了。二百五十元钱啊!在当时许多家眼里可是笔巨款,可青芸却从没听青芸爸妈抱怨过什么。
这时,院里有的人家已经买了九寸的电视机,电视机的交流声物别响,青芸在大院里一转悠,凭声音就能知道谁家开了电视,于是青芸开始到处蹭电视看,但每家都不可能看太长久,因为谁家都希望全家人独享电视而不受外人打扰。
这时邻家的黄大夫家也买了电视,青芸就跑到黄大夫家去看。桐桐和她妹妹也跑了来。因为大家平时关系处得不错,黄大夫自然不好说什么。青芸的妹妹虽然很小,但更加爱看电视。一天,黄大夫家想早睡觉,大家都走了,剩下三岁的小妹就是不肯走,最后总算回来了,可一到家里就和青芸妈哭诉开了,居然把青芸妈给逗乐了。
青芸妈这时又给青芸找了个新的小提琴老师,老师说青芸的琴太大,是4/4的**琴,青芸应该用3/4的儿童琴,正好邻居桐桐家有一把3/4琴,本来桐桐妈想让桐桐和她妹妹练的,可她们姐俩谁也不肯练,青芸和桐桐讲了,桐桐又和她妈妈讲,桐桐妈居然二话没说就把琴拿了过来。
桐桐妈很能干,是个很有心计的女人。黄大夫的丈夫援非回来以后,在黄大夫三十六岁的时候,居然又生了个女儿,坐月子时,青芸跑去看这个小娃娃,觉得她真是又小又可爱,浑身上下散发着奶香。小娃娃叫丫丫,桐桐妈经常帮着黄大夫照看孩子。
桐桐爸也是心灵手巧,自己买来零件想攒一台电视机,不过最后也没有看到成型的作品,青芸家的电视坏了,青芸妈病急乱投医地请他来修,他也一心一意地想露把脸,结果当然是未能如愿。
夏天到了,桐桐妈给桐桐买了一**白色的凉鞋,青芸怎么看怎么喜欢,青芸妈也要带青芸去买凉鞋了,母女俩骑着两辆自行车,跑了市里许多家鞋店,青芸试了十好几双,可总是觉得都不如桐桐的那双好看,最后终于在一家鞋店找到了一双和桐桐穿的一模一样的凉鞋,只可惜有点挤脚,但青芸硬是让妈妈买下,青芸妈只好依了青芸。
天气暖和了,常有老乡带着毛绒绒的小鸡娃娃来到院里叫卖,小鸡娃娃们歪着小脑袋,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好像在说:“快带我回家吧,快带我回家吧,我有多可爱。”价钱也不贵。院里许多家有偷偷养起了鸡,青芸也架不住心痒,和妈妈要求,青芸妈同意的前提是:青芸必须自己照顾家娃娃。

青芸心花怒放地买了两对回家,放在一个大纸盒子里。一个饭盆,一个水盆,鸡娃娃的饭通常是圆白菜剁碎了再掺些玉米面,鸡娃娃们吃得可香呢。吃饭了,鸡娃娃的脖子上就会鼓起一个包,青芸起紧就会把饭撤掉,否则它们会继续吃,把自己撑坏的。
青芸来到姑姑家,姑姑家也养着可爱的小动物,一个还没长全毛的小麻雀,那是表弟的心爱之物,由表弟来喂养,表弟每天都为小麻雀捉来蜻蜓喂它吃。可正在大家忙乎着开饭时,却从另一间屋里传来了表弟的哭声,跑过去一看,原来小麻雀居然蹬腿死翘翘了,嘴里还含着没吃完的蜻蜓尾巴,看来是给撑死的。
表弟哇哇大哭,腮帮子上挂满了泪珠。姑夫连忙许诺会尽快给他买新的宝贝的。果不食言,下午的时候,姑夫拎着一个小笼子回来了,笼子里装了一只全身雪白的小白鼠,只有两只眼睛是红红的,小表弟顿时破涕为笑了。
小老鼠很好喂,人吃什么它就吃什么,但没过了多久,小表弟喂饭时一不留神,让小老鼠给跑了出来,从此闹开了鼠灾,把家里的花生米、备战地震用的甜馒头干偷了不少走,还留下了自己的牙印,以示自己的存在。于是姑姑全家人开始了清壁坚野,并下了鼠夹,终于有一天鼠夹里看到了小白鼠的尸体,从此,才算消停了一阵,而且什么宠物也不敢养了。
青芸的鸡娃娃也死了一只,开始的时候是它变得不合群,其实的三只总是凑在一起叽叽,只有它自己落寞地呆在另一旁,青芸开始以为那是个性强,喜欢独立的表现,但后来发现它越来越懒散,连食都不怎么吃了,这才知道是生病了。
课间时,青芸问瑞霞怎么办,因为瑞霞家也养了几只鸡,而且长得很快。瑞霞说用四环素或土霉素,她家里有一只鸡生病就是这样让她妈妈给治好了。可青芸回到家里,还没等用药,就看见它已经闭眼打挺了。
青芸用一个小盒子把它装进去,埋在了后院的一个角落里,算是把它给安葬了。所幸的是剩余的三只鸡娃仍然是活蹦乱跳的。可是和别人家的一比,个子却小得可怜。向别人取经,他们告诉青芸:“你得给鸡捉虫子吃,如大豆虫啊,毛毛虫呀,还要去河里给鸡捞水藻和浮萍吃,那样它们才能长得快。”青芸听得直咧嘴,这几件事青芸一件也做不来。
炎热的夏天到了,小鸡们都长大了,大纸盒子里显得拥挤了,而且它们的气味开始越来越难闻,于是青芸只好放养了。早上,上学前,青芸把纸盒子端到楼下,通常是在地上撒一把米或是小米就跑去上学了。下午放学回来时,已是四点多钟了,再四处寻那三只小鸡,给他们喂些食,中间的时间全靠小鸡们自谋生路。小鸡和狗不一样,狗的胃口大,一天吃一顿就可以了,小鸡的胃口小,总得低着头找吃的。于是小鸡们更瘦了,成了地道的“柴鸡”,只不过是骨瘦如柴的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