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决战严岛~正篇(十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九章决战严岛~正篇(十三)
塔之冈的战鼓声,并没有因惨烈的爆炸而立即中断。
吉川元春感到有些意外。因为他对自己所率的精锐骑兵,有着绝对的信心。
毛利骑兵的马匹,大多来自于吉田郡山之战中缴获的,原尼子军用奥州良马。经过了适应铁炮等火器轰鸣的专门训练,这支骑兵可称为西国最快速、最强悍的部队。它的实力,在去年的折敷畑之战中也实际得到了证明。吉川元春相信,他就算直面与上万陶军作战也不见得会落在下风。而现在,敌人指挥失灵、乱成一团,看上去一触既溃。面对这种情况,骑兵的可怕威力可以说很容易被发挥到极致。
然而在塔之冈的一角,毛利骑士进行了数次的冲锋,才终于瓦解掉最后一支陶军部队。
吉川元春有些惊奇地,望着眼前被俘的敌将。
“你的名字?”
被俘者已是伤痕累累,艰难地挪动嘴唇。
“陶家武士,大和兴武。要砍脑袋的话,干脆点。要想让我投降,那就不必谈了。”
“哦。我是陶晴贤以前的结义兄弟,相合元纲大人的侄子吉川元春。大和兴武,我们以前在陶府见过吧。”
在毛利陶氏还是同盟的时候,吉川元春经常跟随相合元纲前去陶家作客。不过,这位大和兴武和印象之中的人不太一致。以前他总觉得,那是很胆小而谨慎的武士。
大和兴武是力战到最后,想要切腹自尽时被弓箭射中手腕而被俘的。印象中胆小的人竟然成长到这个地步,吉川元春不由生出怜惜和敬佩之情。
大和兴武仰起头,朝吉川元春望了望。
“我记得,我的记性没有毛利家的人那么差劲。”大和兴武十分轻蔑地,“呸”了一声。“逆贼,你们忘记了十余年来,陶家是怎么帮你们一次次化解危机的了?没有我家主公,哪里会有今天的毛利氏?现在,你们羽翼未丰,就急着反叛我家主公。不过还好,你们的灭亡就在今天了。弘中大人立刻会率大军回来,大内水军会彻底消灭你们的船队。我大和兴武一个人的墓**中,到时候要装满毛利氏人的脑袋陪葬。略微有点遗憾的是,我看不到那一刻了。”
当初,毛利家比现在弱小十倍。可是每每有危险,陶晴贤都倾力前来解救。那时候毛利元就仰视陶晴贤的神情,仿佛在供奉一位神明一般。这两个家族,他们的命运为何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吉川元春叹口气。陶晴贤指责毛利氏为逆贼,毛利氏也指陶晴贤为逆贼。到底谁才是真正的逆贼?
“来人,把这个人押下去,不要杀害他。”
要杀掉这个人,吉川元春怎么也下不了手。也许在心底,他喜欢陶晴贤更甚于自己的父亲。但是既然身为毛利家族的一员,他不得不服从于武士出生便已注定的命运。
吉川元春扬起头,向遥远的北方探望过去。从这里看不到大海,但算算时间,应该差不多了吧。
“应该开始了。”
大海响应了他的呼唤,远处传来闷绝的爆炸声。
“吉川大人,已经开始了!”武将大盐右卫门尉,高兴地跳了起来。
看来,海战比这边的陆战,更先一步要到达**。吉川元春朝大和兴武瞟了一眼,心想对方对海上战斗的期待,恐怕要落空了。
因为指挥海战的是那个人。
“明智家的小子……”
站在自己的旗舰船头,陶晴贤口中发出沉闷的哼声。
大友军船笔直向毛利船队冲过去,气势如虹,那才是片刻之前的事情。陶晴贤看得清楚,只要保持顺风顺流,安宅船的船速结合海潮的气势,毛利家的小早船被撞沉海底是早晚的事情。
但是,毛利氏的小早船队却既不掉转船头,也不回避碰撞。它们与安宅船之间的距离,一直没有明显的缩短。
“是逆橹,主公!”懂得水战的将领纷纷惊呼。
逆橹?
所谓逆橹,是一种以船尾作船头,逆向行驶的技术。陶晴贤虽然听过,但却从来没有实际见过。确实,在安宅船顺风顺流冲过去时,小早船队想掉头逃跑是不可能的,时间不足。避免被撞得粉碎的唯一方法,是逆向朝后行驶。然而要做到这一点,指挥者关于船只和海上航行的知识必须非常专业。比如说,在战前就要改造船体,以适应逆橹行驶的需要。还有,要知道某些船只即使改造也不可能逆橹行驶,例如后端过于宽大的安宅船、还有大多数型号的关船……总而言之,进行局部的改造,就能进行正逆向快速行驶的船体,最佳的便是体积较小、两头尖削的小早船。
如此可见,毛利家的小早船在战前都经过改造。换而言之,他们的作战方案早已确定。陶晴贤目测双方船只间的距离,他惊奇地发现到了一定程度,就很难再行缩短。逆橹而且要将船距控制得恰到好处,这不容易。因为要控制的不是一艘船,而是整支船队。

然而,单凭逆橹技术是无法取得胜利的。对方保持这种程度的船距,他们在策划着什么?陶晴贤拼命搜索着脑中相同或者近似的战例。
然而并没有相似的记忆。
“主公,大友军船好象追不上,您有什么指示吗?”
陶晴贤思考一下。
“向屋代水军发信号,下令全军追击!”
传令兵退下去后,陶晴贤捧腹大笑起来。
毛利水军总不能一直逆橹下去。有什么阴谋,早点亮上台面好了。随后,在必要的时候放弃掉大友船队,利用屋代水军取胜就行了。
以关船为主力的屋代水军船,很快出现在大友水军的两翼,如同巨蟹伸出得意的铁钳。
“敌船船速减慢!”观察敌情的武士突然叫道。
“海流改向了?”
“还没有,主公!”
追击的船只走得越远,追击的队形就拉得越开。逐渐的,海上形势已有点浑浊。陶晴贤看得吃力,本想坐下来休息一下。可是被这么一说,他只好再站起来。
小早船的船速,果然出人意料的变慢了。
大友军船上立刻有无数箭羽,等不急地划空向前飞去。
“笨蛋,时机不对,应该再近一点!”陶晴贤骂了一句。
大友军太急切了。箭羽大多落入海中,少数插在小早船的船头。在船头竖有防箭的薄板,所以这种距离根本造不成伤害。
就在大友士兵重新弯弓搭箭的时候,毛利军船上有回敬品飞了过去。那是什么?不是箭羽,而是一大串黑乎乎的东西。
陶晴贤的思绪停顿了两秒。
闷绝的爆炸声来自大友船队,震断了他的思维。
“那是什么东西?”
尽管提出了问题,可是陶晴贤身边的武将,却都回答不上来。
那是一种他们都未见过的,叫做‘焙烙’的东西。
“这就是焙烙的真实威力吗?”
小早川隆景站在船头,他和光秀并肩而立。不得不说,虽然不喜欢身边这个少年,他却喜欢这少年的发明物。
‘焙烙’是什么,望一眼对面那些号称‘海上城堡’的安宅船就知道了。爆炸、残肢断臂的惨叫、全身是火的士兵惊恐地跳入海中、海上城堡过一会儿就会变成海上地狱……
小早川隆景知道‘焙烙’这个词,那是中国古代的暴君商纣王发明的。商纣王喜欢发明各种各样的酷刑,其中之一就是把犯人绑在涂满油的铜柱上,在最下端点燃炭火。犯人最初是在铜柱的顶端,然后在滑不溜手的铜柱上不断下滑。无论怎么挣扎,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下滑,不断下滑。最后滑到底部,整个人掉入烈火地狱之中。
商纣王很喜欢这酷刑,于是起名叫做‘焙烙’。
安宅船的甲板被大火吞噬了,一艘接着一艘,‘海上城堡’陷入一片火海。这,不正和商纣王的涂油铜柱相仿吗?船上数百的士兵被困舱中,他们是冲上甲板被炸死、烧死?还是缩在船内等待沉没、火势的慢慢蔓延?这发明真是有趣极了,他小早川隆景,真是很喜欢。
“不要停!继续,继续投!”小早川隆景兴奋地挥动着手臂。
焙烙是一种很沉重的炸弹。单单点着引线将它投掷出去,还不可能飞上敌船。因此,每个焙烙上面都系有一根粗绳。投弹者经过长期的训练,他们将粗绳在头顶挥舞数圈,然后用力将它掷得很远。
纵使比不上弓箭的射程,也差不太多了。
安宅船体坚固,一般不怕局部着火。但由火器所引发的大火,却是很不容易扑灭的。似乎感受到了危机,最前排的大友军船慌忙转向。
不过他们忘记了,庞然大物想在顺流急进的同时转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好不容易掉过头去的大友军船,不是被后面驶来的船只撞上,便是被第二轮的焙烙炸中。
安宅船队的命运,让人张口结舌。
“我说过了吧,军船越大,就越容易被击中。最后,变成一大堆废物!”被大友军船远远抛在后面的某艘能岛水军船中,村上武吉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可怕的武器!”村上水军的头领们惊呼。
村上武吉掂了掂手中的一个焙烙,这东西真是沉甸甸。
“发明这种武器的人,大概是另一个商纣王吧!”
其实,村上武吉并不真正关心武器的发明者。一直抱着冷眼旁观态度的他,这时候已经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