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决战严岛-正篇(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九章决战严岛-正篇(三)
天文二十四年(后称弘治元年)夏季,战云紧锁的西国地区发生了一件极其诡异的事情。这件事情,使得吉川元春重新考虑光秀那句不合理的预言。
“元春,毛利与陶家的总决战不会在春季,而应该在严岛筑城完成后的秋天。”
说实话,别说是毛利家的一般家臣,就是被称为毛利氏第一猛将的吉川元春,也不同意这么天真的观点。
折敷畑之战以后,毛利与陶家的战事并没有暂停。相反,从冬季到春季,各种大小战事愈演愈烈。陶晴贤有意在折磨疲惫不堪的毛利军,这是谁都看得出来的事情。陶军准备在何时发起总攻击?没有人能猜测得到。吉川元春本以为,严岛筑城只是一种迷惑战术,吸引陶晴贤的注意而让主战场的毛利军得以稍作休整。因为陶家的水军,也即是原大内家水军,乃是与大友水军齐名的西国二大最强水军之一。陶晴贤只要打个喷嚏,严岛上面修筑着(或者即使修筑完成)的宫尾城顷刻就会倒塌。
换而言之,这座城堡的军事价值为零,即使它固若吉田郡山。
因此在这份诡异的军报传到吉田郡山城时,吉川元春才会目瞪口呆。光秀那毫无根据的预言,看来真要变成事实了。
‘军报:周防国琥珀院城主,江良房荣于近日起兵谋反。随同起义的有,周防豪族久芳贤重、同贤直、毛利与三……叛军与陶家大军对峙中,周防国的大内战一触即发……’
不要说毛利家,整个本国地区都震动了。
要知道,长年以来大内家能与十国太守尼子家在西国地区争霸,是因为家臣团内有四位极负盛名的领军大将。这四个人是:陶晴贤、江良房荣、弘中隆兼、三浦房清。合称‘大内四大天王’。后来,陶晴贤谋反成功,四大天王的称呼已经过时。剩下的三位天王都投入了陶家麾下,这三人中又以江良房荣的勇名最高。而且,陶晴贤谋反时江良房荣最早出兵支持(说起来,毛利元就也派了兵),之后便成为陶氏家臣团的最核心人物。
一个几乎不可能谋反的人谋反了,这是动摇陶氏根基的大事。
吉田郡山城中的谋士们,顿时幸灾乐祸起来。
“应该将江良房荣拉拢过来。”一些人出谋划策。
于是毛利元就迅速给江良房荣送去了秘信。当然,其结果是……完全没有回音。江良房荣也许是没能看到,也许是根本没兴趣一顾。
吉川元春认为,江良房荣根本不可能投降过来。然而,凭江良房荣一个人的力量也不可能打败陶晴贤,因此这件事情,真可以说是诡异到了极点。
不过,结果说来,倒是对毛利家有利。陶家忙于内战,大概无暇再理会严岛的那座小城。而且,侵攻安芸的日期真有可能延迟到秋天。可是光秀怎么预料到陶家会发生内战?难道,一切都是他一手策划的?就象在吉田郡山之战以后豪族们纷纷脱离尼子氏,有人说是出自光秀之手。之后被弱化的尼子氏,再也没有力量发兵向毛利氏报复了。
“光秀,你制造了这场叛乱?”
吉川元春当然不可能即时听到光秀的回答。此时的光秀,早已与阿国一起离开了安芸,向东国的上野去了。途中,只有阿国饶有兴趣的问了一次。
“怎么可能?我哪有那种力量?我又哪会知道那种事情?我说秋天才是决胜的关键,因为尼子晴久是秋天来犯吉田郡山城的;折敷畑也是秋天打起来的。所以我想,既然每年秋天都有人找麻烦,今年不应该例外。”
“就只是这样?”
哪有可能是这样。仗打得越多,光秀的鬼话就编得越顺口。是鬼,才相信他说的话呢!
“真的,就是这样。陶家不会攻打筑城中的严岛,那并不只是因为内战。我们把严岛的城修得越坚固,陶晴贤就越是喜欢。他唯一头疼的是我们的城修得太慢,如果筑城的石料不够、运输的军船不够,他恨不得帮忙运点石头、借点船过来。真的,你要是不相信,那我也没办法。”
骗人!连小孩子都不会相信。
阿国所乘坐的牛车摇摇晃晃,从山阳道大模大样的穿过京都,过中山道过美浓,稻叶山、明智领地,一路继续向东行驶。夏日的暖阳流过阿国心头,她懒洋洋的不屑再听光秀胡说八道。一路之上,足利义藤(义辉)、斋藤道三、织田信长都派人前来迎接。然而,光秀却没有在任何一座城堡停留。这固然是由于路途遥远,光秀还要在秋天之前赶回安芸,又因为他和阿国一样,懒于参与那些贵族式的交际应酬。这种性格会不会让光秀的政治前途布满荆棘?年轻的阿国也不知道,也不愿多想。在她看来,光秀是那种总有一天能够到达山峰顶点的人。而山顶的雄鹰,即使不与地面老鼠应酬交际也没关系吧。

“山顶的雄鹰,永远不会和毛利家的老鼠扯上关系。说到关系,那是他们想吃鼠肉的时候。”
就在这时候,西国有一个人说了这句充满霸气的话。
在西国还有一位被人们称为‘雄鹰’的人物,那就是有名的将领江良房荣。天文二十四年夏天举起反旗,却不屑与毛利家缔结盟约。独自与陶家大军对峙,周防国的内战于是整整打了一个夏季。
江良氏的兵力大约有五千。这次的叛乱毫无先兆,十分突然。然而,陶晴贤的反应也很快,援兵源源不断的拥入周防国。五月份,江良军要面对两倍于己的敌人;六月,增加到四倍。陶晴贤派来与江良房荣对阵的大将,是同列三大天王的将领弘中隆兼、还有三浦房清。陶晴贤曾成功的借助三个人的武力与智谋,迎来了陶氏帝国的最盛期。然而时至今日,陶家最团结的三大天王首先演出一场同室操弋。还有,最能想到雄鹰般的武士江良房荣,他一生最后的敌人竟是其多年的密友兼主君陶晴贤?
这一切到底是如何发生的?江良房荣为何要叛乱?相信没有人回答得上来这个问题。世人只知道,江良房荣确实是位悍勇的武士。江良军以弱敌强,挡住了陶军的精锐。战争拖到七月,七月三日,陶晴贤亲自出阵了。
没有人比江良房荣对陶晴贤更加了解。陶晴贤就象一条毒蛇,喜欢在敌人精疲力竭时出洞。
七月的战事对江良房荣绝对不利。最后,他只得坚守居城琥珀院。
到了七月十一日。
“毛利有援军到吗?”
琥珀院城的天守阁被火光包围了。面对西国无双的军事天才陶晴贤,坚固的城池仅仅阻挡了敌军三天。
江良房荣焦急地在大殿中踱来踱去。他口中所指的毛利军,并不是安芸的毛利元就。他指的,是周防豪族毛利与三。
几名武将跪在江良房荣面前,低着头不敢回话。其中包括江良房荣的最后一个儿子,江良彦二郎。
“父亲大人,久芳贤重、同贤直和毛利与三很可能已经舍弃我们,投奔安芸去了。”江良彦二郎小心地答道。
“懦夫!都不敢与陶晴贤面对面的较量。”江良房荣满是鲜血的脸上,充满了诡异的笑容。“只有我江良房荣,我!”
“大人,您赶快和彦二郎少殿下从后山出城吧,这里由末将们……”
“不,让女眷们逃吧。”
即使有秘道出城,其后逃出陶军追捕的可能性仍然微乎其微。与其在逃亡中被耻辱的捕杀,江良房荣宁愿选择与城堡共存亡的光荣最期。
“父亲大人……既然如此,就让彦二郎尽一份孝心,与您同生共死。”
琥珀院城天守阁轰隆倒塌之时,城内城外的陶军士卒仍能听到江良房荣豪气万丈的笑声。
天文二十四年夏天,西国名将江良房荣挑起叛乱,最终葬送了全族人的性命。江良房荣为什么要叛乱?
这是为了什么?此时此刻,领兵攻进城来的弘中隆兼似乎刚刚明白。望着倒塌的琥珀院城天守阁,他觉得自己心中的某座殿宇也在摇晃。
一匹快马急驶而来。
“弘中大人,末将传主公口谕,江良全族都要抓捕处斩。女人小孩,绝不能放走一人。叛徒的下场,要以此警示天下。”
弘中隆兼挑了挑眉毛。
他认得来传令的武士,那是陶晴贤身边的卫士伊香贺隆正。如果换成别人,弘中隆兼一定会怒叱过去。
可是伊香贺隆正,这个人只是在一字不差的传达命令。
“叛徒的下场?”弘中隆兼悲哀的重复着,“隆正,这是为了什么?”
“柳生氏的秘药。”伊香贺隆正象是在自言自语。“主公最近着了魔,不正常。”
“禁声。”弘中隆兼提醒了一句,向左右看了一眼。城堡中乱军奔走,杀戮还未停止,场面十分混乱。在这样的环境中要听清对方的话不容易,也不安全。
两个人于是不再说话,只用眼神继续交谈。
“应该停下来,弘中大人。”
“能说服主公吗?”
“不能。”
“有其它办法吗?”
“有的。”
弘中隆兼的手和伊香贺隆紧紧相握。今天只有一座城堡倒塌,可陶家还有许多坚固的城堡。
一切都还不晚,他们是知道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