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决战严岛~前篇(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九章决战严岛~前篇(一)
就在盛大的东方民间节日――春节过后的没几天,一场盛大的庆功宴会在吉田郡山城内举行了。然而在这一时点,与其说是庆功宴,又不如说是安抚远征失败的宴会。
可是即使回忆吉田郡山城之下的光辉大胜,也不能一扫众将心中的阴影。又有人注意到,吉田郡山之战的第一位功臣,那位明智家的年轻人没有出席这次宴会。不知道是不是与此事有所关联,难掩一脸不愉之色的毛利元就,也只在论功行赏的会议上出现了一小会儿。甚至没有参加此后的正宴,毛利元就匆匆转回二之丸。
毛利元就居住的二之丸,宫殿规模比毛利隆元的本丸更加恢宏。这里是毛利一族真正的指挥中心。
“元春,明智光秀现在人真的在周防国?”
晚间,二之丸的密室里传出毛利元就沙哑、略显颤抖的声音。
“是的,父亲大人。据说去了山口的大道寺,初……拜吧。”
“初拜?”
新年之初,一切例行仪式都要带个‘初’字。第一次上神社祈福拜佛,就叫做‘初拜’。可是上大道寺初拜,这种说法却有点新奇。怎么说,大道寺其实并非庙宇,而是一座基督教堂。
基督教传入日本,这还是近几年的事情。由于尚未得到各地领主和民众的认可,布教活动并不顺利。天文二十三年新年初开,美浓国的年轻豪族明智光秀应教会邀请参加山口大道寺的新年弥撒活动,此事被郑重记入了该寺的寺典。不知算不算名人效应,此后基督教在西国地区的传播竟然渐显顺利。美浓国的明智光秀为何要跑去大老远的山口参加弥撒,这也许会成为未来历史学家争破头也搞不懂的事情。可此时毛利元就所关心的却不是基督教这种宗教,而是西国还另有对基督教感兴趣的大名……
如果传闻属实,那么问题就非常严重了。
“大友家的宗麟,听说好象也去了大道寺?”
“这个……元春不太清楚。如果是,那也只是巧合吧,光秀可能事前不知道。”
听完吉川元春的解释,毛利元就只是把双手合在一起,用力搓了一搓。
“元春,你立即去一趟周防。要弄清明智光秀有没有去过富田若山城……不,不管怎样,你先把他带回来再说,快去!”
这一天晚间,毛利氏的名将吉川元春突然离开吉田郡山,他直奔陶晴贤领地的周防国而去。所为何事?任何史料中都没有详细记载。不过,我们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毛利元就口中的富田若山城,正是陶晴贤的居城。
也许是宗教宣传的目的,这一年基督教在山口大道寺搞的弥撒活动特别盛大,今天我们仍能在当地的地方资料中找到关于它的记载。然而吉川元春到达山口仍然晚了,这时候光秀已经携阿国一起去了九州。
吉川元春一直追到九州府内城,才终于追上光秀。
府内城是九州著名的枭雄大友宗麟(宗麟为其法名,此时我们应该称呼他为‘大友义镇’。不过在本书中为了减少中国读者的阅读难度,武田信玄也不称其为‘晴信’,足利义辉也不称为‘义藤’,等等)的居城。
吉川元春对大友宗麟的事情知之甚详,他们是同龄人。几年前,大友宗麟发动了著名的“二阶崩之变”,为自己争得了大友家家督的宝座。拥有与东国大名武田信玄同样的霸气与野心,几年间大友宗麟东与陶晴贤结盟,西与九州诸大名争霸。扩建城堡、大造军船,大有以水陆优势来统一九州的势头。
这样的大友宗麟求材若渴,想尽办法与光秀接触也是在情理之中。问题只是光秀,在他心中可能根本没把自己当成是附庸于毛利家的臣子一名。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当然光秀自己未曾意识到。光秀是个聪明人,但毕竟太年轻了。
要见到府内城中的光秀总算不难。原来,光秀只是在宗教问题上与大友家的年轻家督兴趣相投,又对传闻中构造奇特的府内馆城十分感兴趣,才会前往游访。不过两人在其它方面上的见解,就显得有点话不投机了。
“大友宗麟和陶晴贤,他们的政治手腕都太强硬。强征暴税、将各地反抗的农民全部处死,要知道这并不是管理领地的好方法呀!”光秀有些感叹地,向吉川元春直叙在陶家、大友领地的所见所闻。

吉川元春没有作答。他心中只想,强征暴税,这也许是无可奈何的选择。陶晴贤和大友宗麟,他们都是靠谋反登上主位的人,时常得动用武力来镇压国内各种反对势力。安芸的毛利家如果不是在石见银山大捞了一票,这连连战争下来和这边会不是一样的光景吗?
觉得毛利家在施政上比较仁慈,这是光秀继续待在毛利家的原因吧。从光秀的脸上,吉川元春似乎已经看到了某种结局。
尽管大友宗麟非常殷勤的挽留光秀,但到了二月,光秀已知道自己不得不做一个选择了。
此时,陶家与毛利家的关系已越来越紧张。石见豪族吉见正赖的不断挑弄,使陶晴贤得到了正当的借口,指使下属豪族屯兵于边境附近。大友与陶家遥相呼应,是目前西国力量最强的一个军事联盟。而欲与之抗衡的毛利家,虽之前刚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尼子氏,自身也消耗了许多力量。双方目前的军力差异巨大,是明眼人谁都看得出来的。
然而这还不是光秀踌躇的真正理由。
“被称为西国无双之侍大将的陶晴贤,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
在吉川元春看来,光秀时常会问一些幼稚的问题。在经过的西国土地,人们都用‘伟大’来形容陶晴贤这个人物。可是一个弑君篡位的罪人,为什么会得到如此高度的评价,这大概是光秀想不通的吧。
而现在,最了解陶晴贤的人就在他身边。吉川元春,曾经是陶晴贤的结义兄弟相合元纲的侄儿,也是陶晴贤最喜爱的晚辈。
“是的,没有人比我更了解陶晴贤了,包括他身边的亲信大将也没人比我更了解他的过去和他的遭遇,以前每当叔父前去陶家做客的时候,总是喜欢让我相伴同行。我可以告诉你,这个陶晴贤年仅三十出头,他武艺并不高强,文学亦不精通。他所领导的陶家,在二十年前只是个年俸三百石的小土族。是的,就是这样的人,领导这么一个默默无名的家族,现在成了管辖九州地方丰前筑前、中国地方(作者:日本地名,非中国大陆也)周防长门的大诸侯。至于你问他为什么‘伟大’,那不是因为他战无不胜,也不是因为他爱民如子。就好象驱逐自己亲身父亲夺得家督之位的大友宗麟、武田信玄,不断谋害恩人与主君而夺得美浓一国的斋藤道三一样,他们之所以被人民认为是‘伟大’,只是因为他们夺得了‘权’。光秀,你知道吗?一个人只要有了‘权’,他便是伟大的。源义朝即使杀害自己的弟弟,他仍是我们国家最伟大的人。光秀,你明白这个道理吗?”
源义朝,是日本武士政权的始建人。即使杀害了自己的弟弟――古代最有名的义士源义经,他仍被后世称为日本最伟大的人物。这一切只是因为‘权’,只是因为‘权力’吗?光秀不明白,他真的不明白。
“听我说,光秀。一个人只要有了‘权’,便能做他想做的一切事情。善待人民或者横征暴敛、或者建立你心目中自己的桃源之境。光秀,你到底为什么来到西国这片混乱的土地?你能够说,自己对‘权’一点**也没有吗?”
不,不能说。
他对权力一点**也没有吗?
光秀问自己,他有的。
他也有期望保护的人、期望做的事情,期望改变的环境。对于期望,他是个永无止境的贪心鬼。既然如此,他对‘权’的需求也必然是很多的。即使要与陌生的敌人交战,即使要牺牲许多无辜的人民,他有自己想要完成的任务与**。
也许是因为一个人身处于遥远的、无论如何也无法适应的东方岛国,这种想改变环境的**、权力追求都在随着时间的进展,而象失控的天国蔓藤在向四处攀爬……
光秀跟随吉川元春回到吉田郡山城,是这一年三月份的事情。此时安芸国内的战争,已经毫无预兆的开始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